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144篇
  免费   1892篇
  国内免费   6854篇
林业   1687篇
农学   10119篇
基础科学   3263篇
  3319篇
综合类   54240篇
农作物   7006篇
水产渔业   4464篇
畜牧兽医   53537篇
园艺   4661篇
植物保护   4594篇
  2024年   504篇
  2023年   1681篇
  2022年   1672篇
  2021年   1934篇
  2020年   2139篇
  2019年   2550篇
  2018年   1174篇
  2017年   2103篇
  2016年   2648篇
  2015年   3002篇
  2014年   6221篇
  2013年   5758篇
  2012年   7824篇
  2011年   8301篇
  2010年   7779篇
  2009年   8121篇
  2008年   7943篇
  2007年   6977篇
  2006年   6323篇
  2005年   6322篇
  2004年   4833篇
  2003年   4544篇
  2002年   4175篇
  2001年   4096篇
  2000年   2952篇
  1999年   2637篇
  1998年   3559篇
  1997年   4916篇
  1996年   4191篇
  1995年   3724篇
  1994年   3607篇
  1993年   4092篇
  1992年   2462篇
  1991年   2000篇
  1990年   1546篇
  1989年   1636篇
  1988年   218篇
  1987年   138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4篇
  1974年   15篇
  1965年   39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79篇
  1955年   14篇
  1953年   4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江苏淮南麦区近17年小麦品种产量性状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2.
通过调研山东75家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生产情况,分析规模生产条件下山东小麦玉米种植规格、各环节作业方式和机械配备等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小麦玉米机械化种植模式,并对各环节作业提出了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3.
笔者在基层乡镇从事动物诊疗工作期间,2019年7月初曾诊治过一例典型黄牛焦虫病散发病例,本文将发病及诊疗经过详细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虽然造成的死亡率较低,但是隐性带菌猪的存在导致健康猪群反复感染,反复发病,使得养殖场的饲料利用率显著下降。笔者主要结合一起实际病例分析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治,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5.
对腹状镰刀菌引起的橡胶树茎基腐病的治疗试验表明,刮除病灶,涂杀菌剂,用治疡灵涂封伤口的措施均降低了参试病树的病情级别,疗效显著,与只刮除病灶的对照相比,相对防效为69.6%。  相似文献   
46.
小麦是费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该文分析了小麦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明确防治时间、合理使用农药、科学灌溉、采取物理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等综合防治技术,给小麦种植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
为探索微型薯繁育过程中马铃薯疮痂病的有效防治方法,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了发病蛭石基质中的疮痂病原菌,并进行了生防菌ZWQ-1水剂+化学药剂的协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辽宁本溪微型薯苗床的疮痂病原菌为普通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scabies)。在29种测试药剂中筛选到了8种对S.scabies有抑菌效果的药剂,其中适乐时0.1 g/L处理的抑菌圈直径最大,为41 mm。微型薯苗床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化学药剂适乐时+ZWQ-1水剂、福美双+ZWQ-1水剂2个组合对微型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72.60%和57.92%,且福美双+ZWQ-1水剂处理可显著促进植株生长。说明利用菌药协同防治疮痂病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8.
[目的]对广西贺州市荸荠种植区感染秆枯病的荸荠样本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分析病原菌的侵染过程,为荸荠秆枯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发病明显的荸荠茎秆组织进行分离,采用传统的形态学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通过制备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于载玻片上培养,测定分生孢子萌发情况。利用病菌孢子悬浮液对荸荠茎秆进行离体接种,检测病菌的侵染过程。[结果]分离获得1株病原分离物(Ceh),经形态学鉴定该病原为荸荠柱盘孢菌(Cylindrosporium eleocharidis Lentz)。病菌分生孢子接种于载玻片后4 h开始萌发,8 h后大量萌发,12 h后形成大量附着孢,菌丝24 h后形成。病菌接种荸荠茎秆4 h后,分生孢子开始萌发并产生芽管;8~12 h芽管伸长,形成附着孢侵入荸荠茎秆表皮组织;24 h至7 d菌丝形成;接种8 d后,病菌在茎秆表面形成分生孢子盘。[结论]引起广西贺州市荸荠种植区荸荠秆枯病病原为荸荠柱盘孢菌(Cylindrosporium eleocharidis Lentz)。荸荠秆枯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侵染过程可用于病原菌和寄主互作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49.
病虫害是限制小麦高产高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其进行防控需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升防控技术措施,针对各生长阶段和疾病种类进行防治,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