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21篇
基础科学   8篇
  22篇
综合类   1088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83篇
植物保护   4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也是产生抗药性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本文就国内外小菜蛾在抗性监测、交互抗性、抗性机制、抗性选育、抗性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究氟虫腈和阿维菌素对小菜蛾及其寄生蜂半闭弯尾姬蜂的毒性对比。方法:选用3龄的小菜蛾幼虫和实验用半闭弯尾姬蜂为研究对象,并对对小菜蛾幼虫和寄生蜂进行毒力测定工作。同时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氟虫腈和阿维菌素对于小菜蛾LC50分别为1.106mg/L和1.608mg/L;对于寄生蜂半闭弯尾姬蜂的LC50分别为2285mg/和6038mg/L,田间实验中,两种药物对寄生蜂半闭弯尾姬灭亡率为95.74%与94.25%结论:虽说氟虫腈和阿维菌对于小菜蛾幼虫有着良好的预防效果,但对与其天敌也有着一定的杀伤作用,因此,在天敌数量较多的季节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氟虫腈和阿维菌素,在根本上减少对于寄生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2013年应用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小菜蛾,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小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有一定的特效性,对大白菜安全,田间有益生物没有变化,生产上推荐用量为1 500mL/hm2。  相似文献   
994.
利用不同红蓝光比例的LED灯对菜心幼苗进行补光,探索LED灯对菜心小菜蛾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光组合的LED灯补光可以减轻菜心幼苗的小菜蛾发生,病叶率和病情指数明显低于对照,而不同红蓝光组合对菜心幼苗小菜蛾的发生影响不同,以红蓝比9∶1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995.
8种杀虫剂防治甘蓝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8种杀虫剂防治甘蓝小菜蛾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42.5%丁醚·茚虫威悬浮剂、22%氰氟虫腙悬浮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种药剂对小菜蛾防效最好,药后7 d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5.3%、91.0%和93.2%,有较好的持效性,且对甘蓝生产安全,是今后生产中防治甘蓝小菜蛾值得推广的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明确中药植物鸦胆子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鸦胆子甲醇提取物进行萃取,采用非选择性叶碟法测定各萃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结果]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鸦胆子甲醇提取物的萃取率分别为0.50%、0.73%、2.10%;在10 mg/ml质量浓度下,氯仿萃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组分萃取物,其24、48h的拒食率分别为91.95%和92.61%.[结论]试验结果为鸦胆子各种杀虫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分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蔬菜高效安全农药复配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丁烯氟虫腈、啶虫脒、杀虫单、烯啶虫胺4种单剂以及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啶虫·杀虫单3种复配剂对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单剂和3种复配剂对小菜蛾的毒力存在较大差异。单剂中以丁烯氟虫腈的毒力最高,LC50为18.51 mg a.i./L;烯啶虫胺和杀虫单次之,LC50分别为163.85、188.48 mg a.i./L;啶虫脒最低,LC50为260.94 mg a.i./L。丁烯氟虫腈·啶虫脒复配剂比例为4∶1、2∶1、1∶1时对小菜蛾毒力增效明显,共毒系数分别为133.65、123.11、120.45;啶虫·杀虫单复配剂比例为10∶1、5∶1时增效显著,共毒系数分别为133.18、122.62;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复配剂5个配比均表现为相加作用。田间药效结果表明,3种复配剂在药后3 d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均高于75%,药后7 d防效均高于80%,高用量时可以达到90%以上。40%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乳油600 m L/hm2、40%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乳油300 m L/hm2、44%啶虫·杀虫单悬浮剂1 500 m L/hm2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优于对照药剂5%丁烯氟虫腈乳油450 m L/hm2。3种复配剂以40%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乳油用量最少,防效最高,40%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乳油次之,与对照药剂相比,这2种复配剂均可以在降低农药使用量的同时达到同样的防治效果,从而大大减少农药单剂在蔬菜上的残留量,44%啶虫·杀虫单悬浮剂用量较大,但从剂型的安全性和用药成本考虑,也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8.
药效试验需要大量发育良好、虫龄一致的小菜蛾幼虫作供试虫源,而实验室内饲养的小菜蛾难以达到这一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4℃条件下对小菜蛾的卵、蛹进行不同时间的冷藏。结果表明,小菜蛾产卵量、卵的孵化率和蛹的羽化率都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小菜蛾卵冷藏10 d时,孵化率最高。因此,在4℃左右的条件下,小菜蛾卵和蛹的冷藏时间都应该控制在10~15 d。  相似文献   
999.
为了寻找安全高效防治花椰菜小菜蛾的药剂,文章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微乳和多杀霉素5%悬浮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防效均能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000.
测定了木荷树皮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菜粉蝶3龄幼虫生长发育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木荷树皮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菜粉蝶生长发育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用8 g/L木荷树皮甲醇提取物处理后的白菜叶碟饲喂小菜蛾3龄幼虫,24h抑制率为92.35%,抑制中浓度IC50为1.771 9 g/L.用2 g/L木荷树皮甲醇提取物处理后的白菜叶碟饲喂菜粉蝶3龄幼虫,24、48 h抑制率分别为94.52%、90.08%,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0.195 4、0.310 9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