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7篇
林业   7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4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一、适时采种 小叶杨雌雄异株,雌株树冠圆平,多分枝,较矮,因各地气候差异花期3—4月,果实成熟期4—5月,事前选择生长健壮,10年生左右的孤立木作母树,花谢后,随时观察,发现部分果实裂嘴吐絮,果皮呈黄褐色时就要抓紧采收。  相似文献   
32.
甜菜碱是在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细胞相容性物质,它不仅能使细胞在干旱等胁迫条件下与环境保持渗透平衡,而且还具有稳定复杂蛋白质高级结构的能力。胆碱单氧化酶(CMO)在植物体中是催化胆碱转变为甜菜碱的关键酶,单独转化CMO基因的转基因植物可以完成甜菜碱的合成,起到抗盐、耐旱的作用。小叶杨是我国特有乡土树种,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生长优良、寿命长等特性,在荒沙及黄土高原区均能生长。本研究以小叶杨为材料构建了干旱胁迫和正常生长条件下的cDNA文库,以特异性引物从中扩增出一条1269bp大小的DNA片段,经序列分析证实该片段编码胆碱单氧化物酶(CMO);将该片段构建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在落叶松杂交育种中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带有该CMO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转入杂种落叶松,收获球果取出种子,提取转化种子发芽长出幼芽的DNA,特异性PCR扩增和Southern、WesternBlotting检测证实落叶松中CMO基因的插入。因此,我们不仅克隆得到了小叶杨编码胆碱单氧化物酶(CMO)的基因,还将其导入杂种落叶松,得到CMO超重表达的转基因杂种落叶松。  相似文献   
33.
34.
小叶杨是子午岭林区的建群种,为林区主要的用材树种,生长较快,树体高大,干形通直,出材率高。20世纪后期,国有林区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销售小叶杨原木。通过对小叶杨自然分布规律的调查分析,掌握了小叶杨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适宜栽植的区域,可供林业工作者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35.
雁北地处内长城以北,为半干旱温带气候类型,自然植被稀少,风沙危害严重,农牧业产量低而不稳,农村生活较苦。从1958年以来,在风沙区和桑干河沿岸,营造了300多万亩小叶杨林。这些小叶杨林有效的制止了风沙危害,保护了农田,调节了气候,改善了生态环境,在促进农牧业增产丰收,保护工交生产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由于立地条件太差,林木年龄偏大,很多林分已达成熟林或过熟林。所以大片小叶杨林生长衰退,形成“小老树”林,成片林木枯死,很多林地变成疏林和迹地,防护效益降低,某些地段再次出现风蚀现  相似文献   
36.
研究采用各种处理柱头的方法对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与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之间的杂交障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母本花粉提取液处理柱头的方法最为有效,其成苗率达到了73.68%,在此基础上对F1用回交、测交和自交的方法进行了遗传学分析,F1是真正的杂种,表明远缘杂交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37.
简述了小叶杨的栽培利用史和生物学特性 ,指出应对小叶杨给予正确认识 ,并采取保护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38.
旱柳花粉能够萌发,花粉管能进入小叶杨柱头。受精过程基本正常。杂交障碍主要表现在:花粉管在花柱基部生长受阻;花粉管在子房腔中缠绕;受精频率低;胚和胚乳发育不协调,胚出现异常发育、停滞发育和败育现象。本文支持以不协调性模型解释杂交障碍的机制。报道了旱柳和小叶杨属间杂交原胚期胚珠培养的成功。  相似文献   
39.
利用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策略克隆了小叶杨CCH基因,基因编码区全长258 bp,编码由8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蛋白质,蛋白N端具有与铜离子结合的保守功能域MXCXXC,且具有铜伴侣蛋白典型的βαββαβ二级结构,命名为PsCCH。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sCCH蛋白与橡胶、麻疯树、葡萄的CCH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90% 93%)。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对其在不同浓度铜离子、其它重金属离子及植物生长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叶杨PsCCH的表达受多种重金属及植物激素的调控,在低浓度铜离子、铝离子、锌离子、水杨酸处理下,其mRNA表达先上升而后下降;而在高浓度铜离子、钴离子、汞离子、茉莉酸处理下则是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40.
小叶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春兰 《农技服务》2009,26(11):106-106,124
从苗圃地的选择及整地,母树林的选择和插条的采集与处理,施肥及灌溉,病虫害防治,幼苗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小叶杨育苗技术。并从造林时间的选择,栽植技术,林地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小叶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