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21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农村法治建设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而广大农村村民的法律信仰状况却令人担忧。法律信仰缺失在我国农村的产生是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主体法律意识、立法及执法司法等复杂因素导致的。要克服农村的法律信仰危机,最根本的是要重塑法律在农村的权威,要多渠道培育农民法律信仰,使法律成为农民的必需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32.
早期以狩猎和驯养牲畜为生的游牧民族,对大自然的依赖,对自然和自然力的不可把握性、神秘性,使他们有了对整个自然界包括动物在内的信仰。其中卫拉特蒙古作为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其民间信仰习俗中必然显现出不自觉地对大自然的崇拜意识。本文主要以卫拉特蒙古人的信仰习俗包括禁忌民俗为例论述了民间信仰习俗其中所渗透着的不自觉地思想意识——原始游牧民族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33.
随着第四次修宪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宪法诉讼似乎离我们又近了一步。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就山东齐玉苓提起的“冒名上学”诉讼一案作出的司法解释,引发了法学界和司法界关于宪法司法化的热烈讨论,对宪法司法化的是是非非和种种质疑,其最终结果是唤起国人开始关注宪法,重新审视宪法,宪法诉讼随之也就日益提上建设日程。而今,人权入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宪法诉讼已切切实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理性的思索。正是基于此,本文将在阐述宪法诉讼的正当性的基础上,对宪法诉讼的受案范围和体制建构作一前瞻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34.
舍斯托夫认为传统美学中对"美本质"的探讨是理性野心的产物。丰富繁杂的"美的事物"就是"美"这个名词所包含的内容,"美本身"是不足为信的"鬼火"。他的美学思想离开传统理性的道路,在理性主义者看来,是没有根基的美的知识,是"无根之美"。  相似文献   
35.
英国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而出现的,并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得到洗礼和升华,成为一种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步走向成熟、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6.
李尚旗 《甘肃农业》2005,(10):136-137
政党制度的宪法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化水平的重要依据。因为政党制度被纳入宪法的框架体系,政党的独立性、自主性、制度的稳定性和程序性就得到了根本保证。我国现行宪法所规定的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其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将我国政党制度纳入宪法体系,确立政党制度的法律地位,理顺党法关系,对于维护宪法的权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7.
专业分工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表现在媒体中,就是越来越多的媒体有着强大的专家学者队伍为后盾,甚至直接把专家学者推上前台,以示自己的“知识正确”。我本人也属于专家党的一员,爱掺和媒体的分析报道评论,也极爱向媒体推荐作者.某专家适合分析交通问题,某学者对信仰有研究,某人评论读经现象最好.我自己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38.
金荣 《甘肃农业》2005,3(6):76-77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动了宪法的变革,在理论上应先明确宪法、国际法,国内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从宪政历史的发展进程来分析其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提出我国宪法在国家主权、民主、人权方面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9.
宪法本质属性:众说述评及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谦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23(5):380-382,391
各家学者的传统宪法概念可归纳为四论:根本属性论、公权架构运行论、个权调整保障论和阶级属性论。这些传统概念大多以宪法某一表层次属性为宪法的本质属性,由此而定义,真正的本质属性并未指出。将宪法本质属性重新界定为权利与权力,在此基础上重述宪法概念为:宪法是调整权力与权利本身运作及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40.
汪明霞 《甘肃农业》2006,(5):210-211
通过对《法律与宗教》一书的阅读,引发了本人对法律信仰问题的思考。法律被信仰包括法律在意识形态上被信仰以及法律在法治活动中被信仰两个方面。本人将理论结合当代中国的实践论述了法律信仰了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