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3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960篇
林业   403篇
农学   696篇
基础科学   479篇
  619篇
综合类   3973篇
农作物   450篇
水产渔业   381篇
畜牧兽医   2586篇
园艺   521篇
植物保护   448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74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430篇
  2020年   438篇
  2019年   570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475篇
  2016年   601篇
  2015年   527篇
  2014年   638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798篇
  2011年   750篇
  2010年   679篇
  2009年   588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兔的1种传播性极强、致死率极高的重要传染病,针对性地加强该病原的进出境监测将对动物疫病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使用软件分析设计RT-PCR、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兔病毒性出血症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测定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只有阳性参照样品的DNA出现扩增,其他对照样品均未见扩增产物,证实这些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对阳性样品DNA进行10倍梯度稀释,再分别用新建的2种方法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兔病毒性出血症RT-PCR检测的DNA下限量为100 pg,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DNA下限量为100 fg,2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新建的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互补应用,有助于缩短检疫周期、提高检测效率,为出入境口岸部门加强入境试验兔或其他不同用途兔的疫病检测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92.
为从分子水平揭示宁夏枸杞钠的吸收积累机理,本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对盐胁迫下宁夏枸杞根中Na+、K+含量以及质膜和液泡膜Na+/H+转运蛋白与H+-ATPase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胁迫时间下,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枸杞根系中Na+浓度总体呈缓慢增加趋势,K+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Na+/K+比值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编码质膜和液泡膜的Na+/H+转运蛋白基因LbSOS1、LbNHX1以及液泡膜H+-ATPase基因LbVHA-C1表达量均呈升高趋势,质膜H+-ATPase基因LbHA1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相同NaCl处理浓度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Na+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K+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Na+/K+比值呈增加趋势。LbSOS1、LbNHX1表达量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LbVHA-C1、LbHA1表达量总体呈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胁迫时间下,枸杞根中LbSOS1、LbNHX1、LbVHA-C1和LbHA1表达量与Na+含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或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在低浓度NaCl胁迫时,维持枸杞体内较高的K+/Na+比值是宁夏枸杞耐盐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说明在胁迫初期,质膜和液泡膜的Na+/H+转运蛋白与H+-ATPase参与了枸杞细胞中Na+及时排出胞外和区隔于液泡,从而保持了根细胞内Na+的稳定性。此外,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LbSOS1、LbNHX1、LbVHA-C1和LbHA1的表达水平均降低,而 Na+积累量大幅增加,致使枸杞抗盐性降低。本研究揭示了宁夏枸杞的耐盐机理,为利用宁夏枸杞改良宁夏大面积盐碱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为了阐明水稻膜联蛋白基因家族成员OsAnn8在干旱和低温胁迫条件下的功能作用机制,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干旱和低温处理下的水稻叶片中OsAnn8基因进行转录水平上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OsAnn8基因在干旱胁迫处理前后表达量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而在冷胁迫处理前后表达量则呈现出低-高-低-低的变化。随后,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OsAnn8基因进行定点编辑,并借助农杆菌介导将OsAnn8基因靶位点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植物表达载体导入转基因受体品种TP309,经潮霉素筛选后共获得32株转基因阳性植株,靶位点扩增测序峰图分析表明其中的2个单株出现了重叠峰,进一步的T载体克隆分别测序表明,这2个单株为单等位基因敲除,说明本研究已经成功获得了OsAnn8基因靶位点敲除的单等位突变体,不同类型的水稻OsAnn8基因突变体的创建,为水稻膜联蛋白基因家族成员OsAnn8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功能研究奠定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994.
陈传君  金鹭  林华  胡滨  韩国全  陈世界  张婧  安微 《核农学报》2020,34(12):2762-2768
为了研究干制加工羊肉基因组DNA的最佳提取方法,本试验采用传统酚-氯仿法、磁珠法、改良CTAB法、离心柱法分别提取干制处理后的羊肉基因组DNA,并对4种方法提取的羊肉基因组DNA浓度、纯度、完整性以及提取所需时间、PCR扩增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磁珠法提取DNA的效果更好,DNA浓度为118.87 ng·μL-1,A260/A280值为1.89,而且此方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污染小等特点。本研究结果为干制加工羊肉基因组DNA的大批量提取和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为探究不同树龄对‘早酥’梨树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3~6年生的‘早酥’‘红早酥’为试材,测定了叶绿素含量、最大荧光(Fm)、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能转换速率(Fv/Fm)等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树龄的增加对‘早酥’和‘红早酥’的叶绿素含量、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等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树龄为6年时其荧光特性最好。2个品种相比较,‘早酥’的光合性能要优于‘红早酥’,更适宜在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96.
江苏省太保太仓支公司2013年奶牛保险承保工作全面完成,去年累计承保奶牛共1980头。去年的奶牛保险承保工作在承保数量的确定上与往年有较大差异。往年承保时,奶牛的数量是根据国家防疫耳标号来确定的。  相似文献   
997.
正夏末秋初,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内,仍是骄阳似火,绿意正浓,放眼望去这片占地680公顷的城市仿佛城市绿洲,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的同时,也提供了清新空气。而经常在这片公园里面锻炼、游玩的市民,会发现在这片绿海深处矗立着一座铁塔,有设备在不停运转,旁边能看到有数字显示屏  相似文献   
998.
在土壤环境中,大多数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2,4-DAPG)是由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产生的。它在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对近年来2,4-DAPG的生物合成及调控机理,2,4-DAPG在诱导系统抗性(ISR)的机制,2,4-DAPG的生物反应模式、生态效应,荧光假单胞菌农田生物防治应用实例等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探索益生性酿酒酵母菌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β-防御素-1(Sheep Beta-Defensin-1,SBD-1)表达的调节作用。建立绵羊瘤胃上皮细胞培养体系作为体外试验模型,用不同浓度酿酒酵母菌对体外培养的绵羊瘤胃上皮细胞刺激2 h后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导培养,然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 PCR)研究接受刺激后瘤胃上皮细胞中SBD-1 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各时间组内,SBD-1 mRNA的表达量随着菌液浓度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菌液浓度为5.2×107CFU/m L时表达量均达到最大,并与对照组和其他浓度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当菌液浓度一定时,SBD-1 mRNA的表达量先是随着诱导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诱导培养时间为12 h时SBD-1 mRNA表达量达到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因此,当浓度为5.2×107CFU/m L的菌液诱导瘤胃上皮细胞12 h时,SBD-1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高,且与此浓度下其他时间组的表达量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本试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菌能够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SBD-1的表达,且浓度为5.2×107CFU/m L的菌液诱导瘤胃上皮细胞12 h时,SBD-1的表达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000.
以12个甜樱桃品种和4个中国樱桃品种为试材,对荧光AFLP分析过程中模板DNA的制备、酶切与连接、酶切连接产物的预扩增与选择性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甜樱桃嫩叶和老叶DNA效果均很好;200ng DNA双酶切反应4h,连接产物稀释10倍作为预扩增模板,预扩增产物稀释20倍作为选择性扩增的模板;筛选了64对引物,其中8对扩增效果理想,能够得到清晰、稳定的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为40.6条,建立了樱桃AFL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该体系的建立为研究甜樱桃遗传多样性和标记重要农艺性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