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181篇
农学   165篇
基础科学   219篇
  184篇
综合类   2483篇
农作物   94篇
水产渔业   216篇
畜牧兽医   2797篇
园艺   62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51.
将中草药添加剂添加到肉杂仔鸡饲料中,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用1日龄肉杂雏鸡300羽,随机分成三组,每组两个重复,每个重复50羽,雌雄各半,进行对比试验,试验期42d.A(对照组):基础日粮;B:基础日粮+0.4%中草药;C:基础日粮+0.5%中草药,观察其饲养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草药添加剂组B组和C组的的末重分别提高了10.11%(P<0.05)、12.06% (P< 0.05),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0.66% (P< 0.05)、12.63% (P< 0.0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11.36%(P<0.05)、9.55%(P< 0.05),差异均显著;三组间的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B组和C组之间各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952.
汪善锋  赵勇  笪浩 《养猪》2012,(1):34-35
在养猪生产实践中,为了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仔猪断奶后不仅在营养上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而且在饲养管理上以自由采食为主。但是这样容易使刚刚断奶的仔猪暴食从而引起尚未发育健全的胃肠机能紊乱而发生营养性的腹泻[1]。所以,对断奶仔猪饲喂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主  相似文献   
953.
母猪返饲的几点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疫苗一般都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其所含的病毒或细菌的致病力减弱或灭活后才给猪只使用。而返饲是将场内疑似由已知或未知某些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猪病,在没有有效商品疫苗的情况下,把假定含有这些病原的病料,如胎盘、肠道内容物给猪食用,  相似文献   
954.
《饲料广角》2012,(7):9-14
为保障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部组织起草了《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订,现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共八章四十七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955.
吉祥 《吉林蔬菜》2012,(6):17-17
1种植菜豆 播前每667平方米补施充分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增施过磷酸钙75千克,硫酸钾20千克或草木灰100千克,或者蔬菜专用复混肥75千克,满足菜豆结荚期和菜花结球期对磷、钾肥的需求。  相似文献   
956.
堆肥作为微生物菌剂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然风干的堆肥为载体,吸附3株功能芽胞细菌液体菌剂制成不同生物肥料,通过不同时间取样比较堆肥、有机无机肥和生物有机肥以及生物复混肥中功能芽胞细菌和普通微生物数量以及pH等指标变化,探讨堆肥作为载体生产生物肥料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自然风干的堆肥与蛭石比较,吸附液体微生物菌剂后无论外观、手感还是功能芽胞细菌死亡率,差异均不大。含水量小于15%堆肥吸附液体菌剂比例为6%比较合适,吸附比例高时,生物肥料含水量和pH较高,影响保存效果。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复混肥保存6个月时,3株功能芽胞细菌总数分别为0.59×108 CFU.g-1和0.38×108 CFU.g-1,依然可达到农业行业标准要求。生物有机肥中功能芽胞细菌数量最高,生物复混肥集合了三大肥料优点,堆肥中普通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最高。完全腐熟的堆肥经过自然风干后可作为微生物菌剂载体。  相似文献   
957.
郑华  张福权 《猪业科学》2005,22(11):28-31
搜集了我国历年养猪市场的行情资料,总结和分析了猪价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对猪粮比和猪料比指标分析得出了养猪总体效益和规模化养猪效益的波动趋势,通过对仔猪价格和玉米、豆粕、进口鱼粉和育肥猪配合料价格变动趋势的分析,预测了目前养猪生产形势的延续趋势,认为目前猪价正步入一个新的养猪低潮。文章还对我国养猪业市场波动的复杂性进行了讨论,根据波动规律和猪的生物学特性科学预测,组织生产,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保证。根据养猪业市场的波动特点来科学组织和调节食品市场供应,是食品企业和食品行业的行政管理者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58.
应用30%复混肥和40%复混肥在秋番茄上试验,结果显示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分别增产18.6%和17.1%.  相似文献   
959.
鹅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鹅发病的情况很多,大多病程较长、死亡率较低;但大肠杆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后情况则发生变化。2004年2月底江苏某鹅场有4300多只鹅,发生了以精神沉郁、拉稀、呈急性发病死亡为特征的病例。我们根据临床症状,解剖观察病变,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鹅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0.
  【目的】  提高土壤肥力是增加作物产量的有效方式,我们尝试了不同耕作和有机肥还田方式对砂粒含量较高且贫瘠的土壤的培肥效果。  【方法】  田间试验于2018年开始,在辽宁南部砂质棕壤进行,供试作物为玉米。以常规浅翻15 cm (T15)为对照,设置了秸秆浅混还田(0—15 cm,T15+S)、深翻35 cm (T35)、秸秆深混还田(0—35 cm,T35+S)、有机肥深混还田(0—35 cm,T35+M)、秸秆有机肥深混还田(0—35 cm,T35+S+M)、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和免耕秸秆条覆盖(HT+HS)处理,共9个处理 。2020年玉米收获后,测产,同时取0—15 cm和15—30 cm土层样品,测定土壤pH、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以及有机碳储量。  【结果】  试验进行3年后,在0—15 cm土层,T35+M和T35+S+M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较T15分别增加了19.2%和20.4%,而NT和T35处理则显著降低;在15—35 cm土层,T35、T35+S、T35+M和T35+S+M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T15分别增加了12.5%、24.5%、29.9%和35.7%。深翻和有机物料还田(T35+S、T35+M和T35+S+M)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与T15处理相比,3年T35+S、T35+M和T35+S+M处理玉米产量平均增加了10%、12.3%和16.4%,而浅翻处理(T15+S、NT、NT+S和HT+HS)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玉米产量。T15+S、HT+HS和NT+S处理间有机质转化率无显著差异,但与T35+S处理相比平均降低了57.9%,与T35+M处理相比平均降低了78.4%。0—15 cm土壤有机质和pH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而在15—35 cm土层,除pH外,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以及有机碳储量均对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  【结论】  腐熟猪粪、猪粪和玉米秸秆配合深翻混合还田可以快速提升0—35 cm土层中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提高有机质的转化率,是较为理想的棕壤快速培肥途径。通过提高深层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提高了辽宁南部棕壤的农业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