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40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554篇
林业   1667篇
农学   487篇
基础科学   1342篇
  2170篇
综合类   13681篇
农作物   156篇
水产渔业   110篇
畜牧兽医   1202篇
园艺   628篇
植物保护   360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551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619篇
  2016年   743篇
  2015年   1028篇
  2014年   1655篇
  2013年   1508篇
  2012年   1657篇
  2011年   1630篇
  2010年   1551篇
  2009年   1532篇
  2008年   1399篇
  2007年   1137篇
  2006年   1023篇
  2005年   924篇
  2004年   671篇
  2003年   560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在仲裁工作思路、业务建设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为学习借鉴先进省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推动我省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5月下旬省农业厅组织部分省辖市及13个省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县(市、区)农经科(站)长对江苏省东台市、常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考察。  相似文献   
32.
本文提出应推行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有期限、可流动的使用制度,从理论上分析了创新法律制度的切入点,并对具体制度设计中的流转范围、流转条件、流转方式、流转程序、流转收益的分配等问题做了探讨,最后对与其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33.
34.
《农家致富》2004,(15):46-46
南京市六合区葛塘街道四周行政村仁井组.68亩良田被村委会租去搞“开发”,导致良田白白荒芜了1年多。一些村民想种田却又种不成——  相似文献   
35.
我是一个农民,我们的土地被政府征用修公路。征用前,我们和村里签订了30年的土地承包合同.现土地才使用了8年就被征用,还剩22年。征用后,政府对剩下的22年承诺给予补偿,但补偿款要每一年按700元给付一次.政府这样做对吗?  相似文献   
36.
目前,我省农业耕作制度,除极少数市县个别乡镇实行统种、统肥、统管、统收、统销,改变了传统的一家一户耕种形式外,绝大多数乡镇仍然采取的是传统的一家一户经营形式,这种经营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实行农机专业化服务是土地流转、农业耕作制度改革、农民增收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37.
赵振华 《油气储运》2005,(12):46-46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近年来.我们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半地下式简易棚等没施进行“两菇一莱”种植模式试验、示范、开发,组装了以下几种模式,对推动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一、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应建立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稳定的基础之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使农户获得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种经营方式,不  相似文献   
39.
浙江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华 《山东农业》2002,(9):11-12
土地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命根子”。 二三产业发达、已有一半以上农民不种田的浙江乡村,却正在悄然无声地发生这样一场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民以契约的形式,把世世代代耕种的土地自愿交付给他人经营,毅然告别土地,进城入厂做买卖。 一位多年来致力于浙江农村经济发展调研的专家指出,土地流转不仅对进一步改变这个省的产业格局、实现现代化产生重大推动作用,而且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股票田”的出现和加速的土地流转 2001年初,浙江省在全国第一个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改变了沿袭千百年的农民交“皇粮”的传统。之后不久,浙北德清县钟管镇沈介墩村的328户村民,把承包田倒包给了村委会,再由村委会统一租给种养大户经营。原来的承包户“不稼不穑”。每1/15公顷可得租金550元。农民形象地把这种田称为“股票田”。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