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东省胶东地区52株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diplodiella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检测了水杨肟酸 (SHAM) 对葡萄白腐病菌菌丝生长及其对吡唑醚菌酯敏感性的影响,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比较了吡唑醚菌酯与其他4种不同作用机制药剂的毒力。结果显示:添加SHAM (20 μg/mL) 能够显著提高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 (F = 5.5017,P = 0.0388),与吡唑醚菌酯单独作用相比,添加SHAM后吡唑醚菌酯对葡萄白腐病菌的毒力提高了1.17倍。供试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整体仍表现为敏感,EC50值在0.176~6.012 μg/mL之间,平均值为 (2.826 ± 1.670) μg/mL,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且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EC50平均值 (2.826 ± 1.670) μg/mL作为山东省胶东地区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相对敏感基线。戊唑醇、福美双、代森锰锌及多菌灵对葡萄白腐病菌的EC50值分别在0.364~16.873、5.236~25.562、15.912~84.778和1.819~568.690 μg/mL之间,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与对戊唑醇的相当,显著高于对福美双、代森锰锌和多菌灵的敏感性。研究结果可为田间防控葡萄白腐病的药剂选择及合理轮换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93.
该文总结了使用SEAL-AA1流动分析仪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过程中的几点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主要从基线入手,通过仪器的原理以及从开机到开始分析之间几个阶段基线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并找到导致基线出现问题的原因,同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也介绍了其他可能引起仪器出现异常的情况以及应对这些情况的方法,旨在为从事连续流动分析的同行提供一些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94.
立体模型下水平航片相对航高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立体模型下利用立体象对的象基线测量水平航片相对航高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关的计算公式:H=Δh×b/Δb,式中,H为水平航片的相对航高;Δh立体象对象主点的高差;b为水平航片的象基线;Δb为立体象对象基线之差。  相似文献   
95.
<正>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阻碍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主要见于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甘肃、四川阿坝等牧区。青海省是棘球蚴病的主要流行区,本文对青海省家畜棘球蚴病流行病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1材料与方法1.1问卷调查设计包含牲畜的养殖方式和数量、驱虫、屠宰、内脏处理、牧犬饲养及防治知识知晓等方面的基线调查问卷,分别对牧区县、农区县、半农半牧区县的部分乡镇、村和农牧户进行棘球蚴病基本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96.
魏峰  张健  彭伟 《绿色科技》2013,(10):221-223
详细介绍了TBC软件的基线解算方法,探讨了基线质量的检验指标和基于TBC软件下对影响基线解算质量因素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7.
本文在简述影响GPS外业观测时间的因素和BP网络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后,着重讲述了如何建立预测GPS外业观测时间的BP网络模型.实际数据表明该网络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8.
为推动北方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稳定维持生态健康安全,满足草地资源适度利用协调发展,该文选择北方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的正蓝旗为典型研究区,利用TM遥感影像的NDVI,结合大量的野外地面调查数据,建立植被盖度遥感反演模型,提取区域植被盖度,并按照沙地类型划分标准划分沙地类型,提取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过渡带处的平均植被盖度,开展防风固沙功能基线盖度评估研究。以基线盖度为基准,划分非利用区和可适度放牧利用。结果显示,提取正蓝旗草地资源利用基线盖度为30.47%,并通过基线盖度地面调查验证,与基线盖度地面调查结果一致。确定了可适度利用的草原范围及面积为396 927.3 hm2,占正蓝旗草原面积的39%,建立了生态保护约束下的草地资源利用格局。该研究可为沙化草地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为明确河北省梨树褐斑病菌(Septoria piricola Desm)对戊唑醇和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吡唑醚菌酯、环丙唑醇等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的敏感性及交互抗性,采用室内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分别测定了不同杀菌剂对11个地市分离到的133 株病菌菌株的毒力,以及对梨树褐斑病的防治效果,研究了病菌对戊唑醇与对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吡唑醚菌酯、环丙唑醇等药剂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戊唑醇对梨树褐斑病菌供试133株菌株的EC50 范围在0.0392~2.0522 μg·mL-1 之间,平均EC50为0.5486±0.0012 μg·mL-1;不同县市内的菌株对戊唑醇EC5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为2.7~7.4;各县市的菌株对戊唑醇敏感性差异不显著,戊唑醇EC50平均值变化范围在0.1639~0.9124 μg·mL-1 之间。将梨树褐斑病菌对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和吡唑醚菌酯EC50平均值0.2621±0.0014 μg·mL-1、0.2750±0.0017 μg·mL-1分别作为该病菌对上述2种杀菌剂的敏感基线;梨褐斑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与其对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之间无相关性,与其对环丙唑醇的敏感性存在相关性。戊唑醇与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戊唑醇与吡唑醚菌酯可以复配使用,最佳增效配比分别为1∶6和4∶1。田间防病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与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30+180 μg·mL-1)、戊唑醇与吡唑醚菌酯(100+25 μg·mL-1)田间防效与单剂之间差异显著,1次用药后10 d防效分别为95.49%、93.48%,3次用药后10 d防效分别为86.51%、87.40%,3次用药后50 d防效分别为69.02%、70.33%,持效性均明显优于单剂。  相似文献   
100.
四川省退耕还林碳汇潜力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研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建立模型,预测未来60 a 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碳汇潜力。采用经由森林清查人工林历史生长数据拟合的里查德方程(Richards equation)进行分树种生长量预测,依据文献调研所得有关参数计算相应的生物碳储量,结合碳排放、碳基线和碳泄漏的分析与估算,得出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未来60 a碳汇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