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社会工作本身讲究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的尊重,其精华体现在“助人自助”的理念之中。但是,教授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中讲授知识和实务经验的同时,是否也能将这一理念融入教学之中,对于学生专业价值观的培养和专业实践甚至毕业后的实际工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者通过自己在《个案工作》课程教学中的体会,运用行动反思模式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32.
为了解人参灰葡萄孢对氯氟醚菌唑的抗药性情况,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人参灰葡萄孢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性,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监测人参灰葡萄孢对氯氟醚菌唑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氯氟醚菌唑对供试的148株人参灰葡萄孢菌株的EC50值为0.008 4~2.795 8 mg/L,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经K-S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未出现敏感性明显下降的抗药性菌株群体,EC50平均值为0.174 4 mg/L,可作为人参灰葡萄孢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基线;不同地区来源、不同年份分离的人参灰葡萄孢菌株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性差异显著(P<0.05);所检测的人参灰葡萄孢菌株对氯氟醚菌唑的抗药性水平多数为敏感菌株和低抗菌株,只有吉林省抚松县和集安市有少量中抗和高抗菌株,抗性频率均在3.70%以下。本研究为氯氟醚菌唑防治人参灰霉病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33.
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菌核病(sclerotinia stem rot)是一种破坏性严重的病害,多发于油菜和许多其他阔叶作物,在农业生产中主要采用杀菌剂进行化学防治。氯氟联苯吡菌胺作为一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s),对核盘菌的菌丝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为建立河南省核盘菌对氯氟联苯吡菌胺的敏感性基线,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5年和2016年从河南省不同地区采集分离的119株核盘菌对氯氟联苯吡菌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氯氟联苯吡菌胺对核盘菌菌丝生长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范围为0.0417~0.4732μg/mL,平均EC50值为(0.1968±0.1053)μg/mL。EC50值频率分布范围窄且呈单峰曲线,平均EC50值可以作为河南省核盘菌对氯氟联苯吡菌胺的敏感性基线。为明确氯氟联苯吡菌胺是否能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复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核盘菌对氯氟联苯吡菌胺、多菌灵、咯菌腈、丙硫菌唑、菌核净、叶菌唑及其混合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氯氟联...  相似文献   
234.
  目的  面对城市园林树木碳汇研究缺少精细化小尺度研究方法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的技术方法,对城市环境中特定时间点上的园林树木进行逆向三维重建,通过模拟某一时间段植物生长情况,获取相应的生物量以及碳储量,从而对碳储量基线情景进行描述。   方法  步骤包括:现状点云获取和点云数据处理;LIM模型构建;植物碳储量换算。以北京某高校校园大草坪两侧19棵国槐为对象进行试验。点云获取使用陆基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主要是对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和抽稀;LIM模型构建包括国槐单体的三维模型构建和生长模拟,以及根据地理信息定位的19棵国槐群体模型构建,及其在基线情景下的生长模拟;植物碳储量换算是指在基线情景下结合国槐年际生长变化模型,采用异速生长方程法测算国槐的生物量及碳储量。  结果  完成了单株国槐的LIM模型构建,实现了根据点云逆向构建根冠一体化的三维模型,并拟合生成其最佳生长曲线。应用该LIM模型实现了对该国槐单体在出苗第8年、第10年、第20年、第30年、第40年和第50年的动态生长模拟。基线情景下,国槐生长与碳储量成正比,从出苗到第50年生长期间,碳储量净增长1 396.87 kg,年均净增长33.26 kg。应用该LIM模型构建方法,实现了对北京某高校校园大草坪东西两侧不同树龄的19棵现状国槐在10年后、20年后、30年后、40年后及50年后的生长进行模拟并换算获得个体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值,以及相加所得的群体生物量与碳储量,完成了对基线情景的描述。19棵国槐的碳储量现状平均值为115.33 kg,总量为2 191.25 kg。  结论  结果表明基于LIM的方法可以用于精细化研究小尺度现状城市园林植物的碳储量。LIM模型中碳储量的数值模拟与植物生长的空间几何模型相耦合,通过空间几何模型可以将碳储量的测算与评价引入城市生境保护、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维管理、资产运营、空间治理等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