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62篇
  免费   1202篇
  国内免费   2299篇
林业   3868篇
农学   3353篇
基础科学   5158篇
  2805篇
综合类   28568篇
农作物   1882篇
水产渔业   2442篇
畜牧兽医   10298篇
园艺   5249篇
植物保护   840篇
  2024年   356篇
  2023年   1015篇
  2022年   1068篇
  2021年   1172篇
  2020年   1321篇
  2019年   1606篇
  2018年   719篇
  2017年   1501篇
  2016年   1748篇
  2015年   1947篇
  2014年   3388篇
  2013年   3267篇
  2012年   4197篇
  2011年   4151篇
  2010年   4009篇
  2009年   3999篇
  2008年   4749篇
  2007年   4101篇
  2006年   3344篇
  2005年   3217篇
  2004年   2234篇
  2003年   2321篇
  2002年   1253篇
  2001年   1328篇
  2000年   986篇
  1999年   698篇
  1998年   700篇
  1997年   477篇
  1996年   489篇
  1995年   436篇
  1994年   431篇
  1993年   356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351篇
  1990年   323篇
  1989年   236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9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0篇
  1965年   19篇
  1957年   5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从而成为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型人才。而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培养等方面的培养情况略显不够,因此急需对当前高校体育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方向主要包括意识情感、勇气精神以及创造思维等多种人格品质,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带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学生自身主观的引导带动,最大化地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以及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健全心理的建立以及今后在社会中更好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  通过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重叠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描述辽宁省6类235处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情况与重叠现状及特征,由此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现状进行评价,为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提供科学参考与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最邻近指数分析与核密度分析,评价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现状,同时提出了自然保护地镶嵌体的概念,通过分析镶嵌体内部的重叠板块占比情况,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重叠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相较于传统重叠率分析方法,为分析一个区域内多层重叠的情况我们提出了自然保护地多元重叠率计算方法。  结果  (1)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最邻近比率为0.904,表明辽宁省自然保护地分布属聚集型分布;(2)结合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辽宁省自然保护地主要形成4个聚集区域;(3)辽宁省自然保护地存在重叠情况的自然保护地数量占自然保护地总数的50.43%,重叠面积占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8.63%。重叠情况主要发生在自然保护区与自然公园之间,数量共107处,面积达134 421.1 hm2;(4)辽宁省存在重叠的斑块中两层重叠82处、三层重叠13处、四层重叠1处;(5)辽宁省可划分为36个自然保护地镶嵌体,其中内部重叠率高于50%的保护地镶嵌体有8处,最高为81.34%;低于10%的保护地镶嵌体有6个,最低为1.82%。  结论  将重叠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时,镶嵌体重叠率过高代表保护服务功能与划定保护范围过剩,整合时对于这种情况所涉及的保护地建议以合并为主。下一步对于计划新建自然保护地应将现有保护服务力度较低或中等区域进行补充完善,将如辽东半岛阔叶落叶林与湿地区南部的沿海陆域利用起来。在解决重叠与地质遗迹等情况后确保保护等级不下降,保证保护力度与保护效率。   相似文献   
994.
贾友江 《果农之友》2014,(10):47-47
土壤是贮存各种营养物质的"大仓库",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各种营养元素并源源不断向树上输送的"采购员"。维持根系健壮并增强吸收功能,需要一个酸碱度、水分、温度适宜和通气性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要使土壤保持取之不尽的各种营养元素,必须通过历年加强土壤管理、科学用水和科学施肥不断加以改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995.
鲁西南山岭薄地土质偏沙性,土层浅,保肥保水能力差,基本无水浇条件,农作物浇水基本“靠天吃饭”,常年仅能种植甘薯、花生等耐旱耐瘠作物[1],如遇春、夏高温干旱,易造成黑斑病等病害发生较重,产量不高,品质下降等问题。水肥一体化技术将对土地施用水肥转变为对作物植株根系直接施用,具有节水、节肥、高效等特点[2]。将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山岭地鲜食型甘薯栽培,研究其对山岭旱薄地鲜食型甘薯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以指导甘薯生产实现绿色、经济、高效目标。  相似文献   
996.
以棉花幼苗下胚轴和茎尖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茉莉酸合成抑制剂,观察棉花下胚轴生根及愈伤组织的形成率以及对茎尖分化的影响,探究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对棉花脱分化及茎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可以显著地促进愈伤组织的生成,加快生根,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愈伤组织POD及SOD的活性。当茉莉酸合成抑制剂浓度为0.075 mg·L~(-1)时,对生根及愈伤组织形成方面作用效果最显著。而在茎尖培养过程中,2.0 mg·L~(-1)的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在棉花茎尖培养初期对分生组织分化起显著促进作用,棉花生长量最大,植株SOD酶和POD酶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997.
采取生态循环型生命周期-系统论的方法,利用多维地理信息技术,搭建由农业资源多维评价、农业多维区划、农业多维规划、农业项目多维可行性研究、农业多维规划/农业项目多维可行性研究实施、多维后评估、农业多维区划/农业多维规划方案调整优化、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等组成的农业资源多维优化配置信息化共享管理平台,遵循系统性、市场导向、降低成本、劳动地域分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和集约化发展与高效保护七大原则,以促进传统农业资源配置转型升级、实现农业资源高效持续配置和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构建宏观系统化的农业资源多维优化配置思路。  相似文献   
998.
为胶陀螺菌作为抗氧化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相结合筛选胶陀螺菌丝体液态发酵最优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葡萄糖、酵母浸膏、KH_2PO_4和MgSO_4·7H_2O的添加量分别为4.6%、0.3%、0.5%和1%,装液量为100mL/250mL,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25℃,转速150r/min摇床培养6d可获得菌丝体生物量14.95g/L;菌丝体浓度为1.3mg/mL时,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68.25%和78.38%。胶陀螺菌丝体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作为抗氧化剂产品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