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3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1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1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Ghrelin是1999年发现的脑肠肽,既有强烈的促进生长激素释放功能,又有调节能量平衡、影响消化道激素分泌、促进摄食等多种功能[1-2].Ghrelin前体经过切割后形成成熟肽.Ghrelin主要由胃黏膜分泌,小肠、大肠、胰腺、肾、免疫系统、胎盘、垂体、睾丸、卵巢以及下丘脑等组织处有少量分泌[3],与人类的多种疾病有关[4].  相似文献   
322.
研究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GPR54 mRNA在苏姜猪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分布定位.在60日龄和初情期(160日龄)2个不同发育阶段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均检测到GPR54 mRNA阳性杂交信号,结果表明:苏姜猪2个不同发育阶段的3种组织中均有GPR54 mRNA表达.其中下丘脑以弓状核、腹内侧核的阳性杂交信号最强,尤其是在初情期更明显;各级卵泡中以初情期时成熟卵泡的阳性杂交信号最强.  相似文献   
323.
微生态制剂对幼兔生长及HPA轴5-HT能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对幼兔生长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5-羟色胺(5-HT)免疫反应细胞的影响.选用108只雄性幼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益生素组在日粮中添加 0.1%蜡样芽孢杆菌PAS38制剂,益生元组在日粮中添加0.2%甘露聚糖制剂,合生元组在日粮中添加0.1%蜡样芽孢杆菌PAS38制剂和0.2%甘露聚糖制剂.其中48只兔(每组12只,每4只为1个重复)用于全程观察生长性能,其余60只家兔饲喂至60、75和90日龄时每组宰杀5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PA轴5-HT阳性细胞数量和表达.结果表明,益生素组和合生元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益生元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益生素、益生元、合生元组的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13.8%、10.9%、14.9%(P>0.05).微生态制剂对HPA轴5-HT阳性细胞数量变化不显著(P>0.05);75日龄和90 日龄时,益生素和合生元组HPA轴5-HT阳性细胞的表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益生元组90日龄时HPA轴5.HT阳性细胞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微生态制剂能促进幼兔生长,增强HPA轴中5-HT阳性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324.
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的配体(ghrelin)是Ko-jima等人于1999年发现的,目前为止第1个天然的内源性的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的配体[1].哺乳动物ghrelin为28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禽类的ghrelin则由2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2].  相似文献   
325.
犬多饮多尿症是一种症状,有的也称尿崩症。其病因复杂,可由丘脑-神经垂体损害而致抗利尿激素缺乏所引起,可导致下丘脑及垂体后叶病变(如炎症、出血、肿瘤等);内分泌紊乱,尤其是使用地塞米松过多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如糖尿病、紧张、重劳役、受惊、天气过冷、滥用利尿药及低血钾和能影响中枢神经和间脑垂体的各种传染病都可成为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26.
运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和DAB显色技术,研究Kisspeptin在青春期雌性皖西白鹅下丘脑和垂体的定位.免疫组化DAB显色结果表明,在下丘脑后内侧核、室周弓状核和室旁核均可观察到大量Kisspept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下丘脑室周区及外侧区也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Kisspeptin阳性细胞;腺垂体中亦可见少量免疫阳性产物,但神经垂体无阳性细胞.Kisspeptin在雌性青春期皖西白鹅下丘脑和垂体中均有分布,初步揭示Kisspeptin在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和参与生殖调控以及青春期的启动中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7.
以45日龄雏鸵鸟为试验动物,分正常组和攻毒组,利用RIA技术和TUNEL技术,探讨新城疫病毒(NDV)对雏鸵鸟HPA轴的影响。结果表明,雏鸵鸟感染NDV,HPA轴内细胞凋亡数量在病毒感染期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NDV能诱导雏鸵鸟HPA轴系统发生细胞凋亡;在病毒接种后1d,肾上腺内可检测到大量凋亡细胞,接种5d后凋亡数量显著增加(P〈0.05),之后凋亡呈下降趋势,肾上腺内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反映了雏鸵鸟HPA轴对ND病变的适应和调节。雏鸵鸟感染NDV,血清ACTH水平于NDV接种后1d开始上升,至5d达到峰值(P〈0.01),之后有所下降,渐趋于正常;血清Cor水平于病毒接种后1d开始下降,至7d有所回升,9d渐趋于正常水平,表明NDV接种后雏鸵鸟血清ACTH和Cor水平的变化与其HPA轴功能的损伤及恢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28.
性激素为性腺所分泌的甾体类激素,其产生和分泌受下丘脑-垂体前叶的调节,而体内性激素又通过反馈作用影响下丘脑-垂体前叶的机能,调节动物的生殖生理。常用的性激素类药物包括,促性激素类,如垂体促卵泡素(卵泡刺激素)、垂体促黄体  相似文献   
329.
1 母猪繁殖周期中激素变化促卵泡素(FS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1种激素,可促进卵巢中卵泡的发育.卵泡成熟时分泌的雌激素会刺激母猪表现出典型的静立发情行为. 促黄体素(LH)刺激卵巢排卵,也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卵泡破裂释放出卵子之后,破裂卵泡内的细胞继续发育,形成黄体. 母猪的正常发情周期是21天,垂体前叶会在发情周期的后期,大约18~20天时分泌FSH.LH是在发情周期的0~2天分泌的,刺激排卵.  相似文献   
330.
<正>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nIH),这种神经肽最初在鹌鹑被发现,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都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这种影响随后也被证实,对啮齿目动物和绵羊使用鸟类GnIH和哺乳动物类似肽也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另外,GnIH还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共同的α亚基和特有的β亚基的合成。所以,对垂体前叶GnIH及其作用的研究的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