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121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96篇
  207篇
综合类   692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113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71.
不同土壤环境因素对微塑料吸附四环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探究不同土壤环境因素对于微塑料吸附抗生素的影响,选用三种常见的微塑料: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PA),以四环素(TC)代表抗生素,通过批平衡试验来研究微塑料对TC的吸附行为和机理。研究发现,3种微塑料对TC的等温吸附方程均可用Langmuir方程进行拟合,其吸附能力为PEPSPA,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154、0.086、0.075 mg·g~(-1)。在中性条件下PE对TC的吸附量达到最大,pH对PA吸附TC影响较小,而PS在酸性条件下对TC的吸附量最大,且随着pH增加吸附量逐渐降低。不同浓度的Ca~(2+)和Mg~(2+)会影响微塑料对TC的吸附,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吸附量逐渐降低。富里酸的存在抑制了TC在PE上的吸附,但低浓度的富里酸(1 mg·L~(-1))会促进PA和PS吸附TC。结果表明,不同微塑料对TC的吸附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土壤环境因素明显影响了微塑料对TC的吸附行为,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评估微塑料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行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2.
【目的】厘清袁州区可高效安全利用富硒耕地土壤资源范围,确定清洁富硒耕地的面积。从区域耕地立地条件、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土壤硒元素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富硒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为袁州区富硒耕地高效、合理、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支撑。【方法】运用ArcGIS软件,采用综合评价法,对袁州区富硒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基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探究研究区富硒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结合富硒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及土壤环境质量进行富硒耕地利用分区研究。【结果】(1)袁州区富硒耕地质量总体较好,综合指数53.48~98.13,质量等级以二级耕地为主,面积23 218.3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7.14%;从空间分布看,袁州区富硒耕地质量存在较强的空间分异性,富硒耕地质量北部高于南部,西部高于东部。(2)袁州区富硒耕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等级分清洁、尚清洁和轻度污染三级,富硒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以尚清洁为主,占比60.87%,这表明研究区整体而言土壤环境质量较好。(3)将袁州区富硒耕地土壤划分为富硒耕地发展区、富硒耕地提升区和富硒耕地治理区,根据不同类型区域特点,提出相应的发展高效安全富硒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3.
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能够准确反映当前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为城市道路绿地的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以北京市五环内道路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34个样点进行土壤细菌高通量测序,探究北京市五环内道路绿地土壤细菌的群落组成、多样性和丰富度,并采用冗余分析(RDA)法分析土壤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市五环内道路绿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且由市中心向外呈递减趋势;门分类水平下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4类菌门,占土壤细菌总比的78%左右;属分类水平下主要由RB41、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H16等优势属组成;属分类水平下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较门分类水平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分异;RDA分析结果共解释了50.26%的变异,土壤含水量、全N、有机质和有效P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显著相关性。总体来看,北京市五环内道路绿地土壤养分状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可通过改善道路绿地的管理措施提升土壤质量,进而优化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4.
为明确酚酸类物质在连作植烟土壤中的变化特征,探讨土壤主要环境因子对酚酸类物质的影响,以不同连作年限(4 a,6 a,8 a,14 a和16 a)植烟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植烟土壤酚酸类物质、理化性状、酶活性和细菌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并利用Mantel Test分析了酚酸类物质与土壤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连作年限增加,土壤酚酸类物质和速效钾含量升高,pH、有机质含量、细菌菌群丰度和多样性降低,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Mantel Test分析表明,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与理化性状、酶活性和细菌丰度显著相关,且与理化性状相关性最高;不同酚酸类物质含量与土壤主要环境因子相关性存在差异,其中,对羟基苯甲酸和阔马酸与植烟土壤理化性状、酶活性以及细菌丰度的相关性最高。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连作植烟土壤酚酸类物质具有明显积累特征,植烟土壤环境恶化;酚酸类物质积累受理化性状、酶活性和细菌多样性影响,且理化性状影响最大;不同酚酸类物质受主要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羟基苯甲酸和阔马酸积累所受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5.
采用实验室干燥试验设备,按企业生产干燥基准进行25 mm厚桃花心木干燥试验,并通过锯材干燥质量检测和分析,制定出常规干燥基准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干燥基准,干燥周期由企业原基准的12 d缩短为6 d,干燥效率提高一倍,残余干燥应力值显著降低,锯材综合干燥质量由3级提升至2级,可满足家具、地板等实木制品对锯材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6.
在对企业50 mm 厚进口辐射松锯材干燥生产调研的基础上,检测和分析干燥速率、干燥周期和锯材干燥质量 的相互关系,制定常规干燥优化工艺和高温干燥工艺。结果显示:以满足国家标准干燥锯材质量二级材的要求为前 提,常规工艺干燥周期可由10.75 d 优化至6.20 d,高温干燥周期仅需3.69 d,干燥效率大幅提高。推荐使用优化的 高效干燥工艺,有条件的企业可采用高温干燥工艺,进一步提高干燥效率。  相似文献   
177.
城市化过程对土壤资源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城市化过程对土壤资源的质与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一种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土壤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强烈人为活动影响下发生功能上的转化、弱化甚至消失.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土壤景观、各种土壤过程都明显异于传统的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农业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城市化过程中土壤演变研究的挑战性也更大.深入开展城市化过程中土壤质、量响应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系统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8.
观赏草     
观赏草是非常理想的植物造景材料。它们生命力强、养护管理成本低、色彩丰富,叶片形式和质地多样、株高差异大,从15cm至5m不等,较易形成各种景观。观赏草能适应多种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大多数观赏草耐寒性强,能露地越冬。此外,观赏草还具有耐旱、耐炎热等优点。因此,观赏草在我国园林绿化中逐步得到重视和应用。但在我国多数园林园艺技术人员,对观赏草的类型、生理、生态以及应用还缺乏了解,为此,  相似文献   
179.
基于数据仓库的土壤环境监测综合挖掘模型构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土壤环境监测全流程优化问题,提出了监测流程综合挖掘方法,采用数据仓库和工作流挖掘技术,构建了一个土壤环境监测综合挖掘模型构架.首先,采用雪花结构建立了数据模型构架,为流程挖掘提供数据底层;然后建立了监测流程综合挖掘模型构架,给出了监测单元挖掘、监测点位挖掘和监测数据挖掘,以及综合挖掘的模型函数和参数,以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的思路实现了土壤环境监测全流程优化.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土壤环境监测效率,拓展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构建土壤环境监测数据仓库和专家系统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0.
《现代园艺》2020,(5):82-83
华北落叶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树种,因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以及生长快速等特性,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乡土树种种植、园林景观绿化等方面。由于华北落叶松在栽培和管护技术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致使华北落叶松成活率降低、抗病虫害能力减弱等现象频发。简要地分析华北落叶松的生长特性,提出了华北落叶松在栽培种植和种植期管护的几点技术策略,以供广大种植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