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50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201篇
  78篇
综合类   708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问卷调查法、计量分析法对丘陵地区规模服务型土地规模经营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对农户收益的影响效果。以四川省内江市为例,对参与高粱种植专业合作社前后的农户收益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发现参与合作社后的农户人均种植业纯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重比参与前农户收益增加了5%,引入控制变量发现人均种植业纯收入的"净影响"为495元,补贴性收入变动仅次于种植业收入变动。种植业收入显著提高了农户收益水平,但收益的提高仍较大程度依赖补贴收入。  相似文献   
102.
川西南丘陵区人工桉树林土壤养分与水分变迁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四川盆地西南丘陵区人工桉林土壤养分和水分变迁规律,对当地桉林可持续生产和生态安全维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空间变异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分析该地桉林土壤养分和水分变迁规律。结果表明:①随着树龄的增加,桉林表层土壤(0~40 cm)有机质质量分数略有增加,深层土壤(60~100 cm)有机质质量分数增加不显著;全氮、全磷和全钾质量分数显著降低,其中0~40 cm土层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变化幅度显著大于60~100 cm土层。②随着树龄的增加,桉林土壤水分质量分数显著降低;在沟槽平地1~6年生桉林对土壤水分的消耗以40~80 cm土层土壤水分为主;在丘陵坡地,1~3年生桉林对土壤水分的消耗以40~80 cm土层土壤水分为主,3~6年生桉林对土壤水分的消耗以6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为主。③与自然混交林相比,人工桉林对土壤养分的消耗较多。因此,可通过增加人工桉林(尤其是沟槽平地)的养分投入,缓解其对深层土壤养分的消耗,进而达到可持续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3.
手扶式田间电动运输车的虚拟样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一种手扶式田间烟叶电动运输车,采用轮毂电机驱动,整车结构精简、轻巧,能够大大提高丘陵地区田间的运输效率及安全性,降低劳动强度。采用UG三维制图及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车体关键零部件进行三维造型,并对整车关键零部件前后轴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优化了设计方案。田间道路试验表明整车结构设计合理,满足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4.
6.25%,且具备专业学历的不足5人,亟待补充专业人才和加强现有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五是农机农艺融合困难。农机农艺融合是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经营的客观要求。但在农业生产实际中,农机农艺两相融合有困难。有的农机具从设计上与作物农艺技术、种植模式和种植制度等不相适应,有的机具技术含量低,在结合农艺要求上操作困难,实现机械化仅限于设计条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05.
基于多时相GF-1WFV 数据的南方丘陵地区甘蔗种植面积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方丘陵地区甘蔗种植具有分散、形状多样等特点,利用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提取甘蔗种植面积时,数据的有效性和精度都难以满足要求.利用高分辨率GF-1WFV遥感数据,分析比较甘蔗与其他地物类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及植被指数时间变化差异,采用多时相迭代方法构建甘蔗提取特征向量决策树模型.利用该模型提取了广西江州区的甘蔗种植面积,经野外实地调查验证,甘蔗面积提取的用户精度为90.13%,生产精度为88.78%,表明GF-1WFV数据是复杂地形下提取甘蔗等农作物的潜力数据源,该提取思路可以为在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了解甘蔗种植情况,进行甘蔗长势监测和产量估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6.
四川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平 《绿色科技》2013,(3):23-25
对四川丘陵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典型案例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四川丘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以便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7.
<正>目前国内马铃薯淀粉年需求量约为80多万t,每年可向市场提供的一级以上产品的数量不足15万t,其中宁夏南部丘陵地区的固原市每年生产优级马铃薯精淀粉2万t、一级精淀粉5万t,占国内实际年生产量的47%。已形成的生产能力约占国  相似文献   
108.
平昌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巴中市境内。东接万源、宣汉,南抵达州、渠县,西邻营山、仪陇,北连通江、巴中,是达县通往通江、南江、巴州三区县的咽喉,素有“川北重镇”之称。平昌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非常适合发展各类蔬菜产业。  相似文献   
109.
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是典型丘陵地貌的农业经济区。近年来,该市在努力探索适应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子上取得了较大进展。1998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614万千瓦,农机固定资产原值达38亿元,农机经营总收入达443亿元,分别比5年前增长35%、81%和150%,农机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达132%,比5年前增长21%。为探求原因,笔者进行了调查,现综述于后。一、上下求索,进一步明确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80年代以来,该市走以小型、家庭自办为主的选择性、市场型农机化发展路子,使全市农机化水平和综…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深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有效性,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微耕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及效益高等优势,无论是大田、小田,还是平川、山地,微耕机都能够自如操作,但当前微耕机在丘陵地区的推广存在诸多障碍和限制。文章从目前山区微耕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微耕机在丘陵地区的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