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5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472篇
林业   614篇
农学   866篇
基础科学   192篇
  525篇
综合类   4846篇
农作物   492篇
水产渔业   385篇
畜牧兽医   2164篇
园艺   805篇
植物保护   333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643篇
  2013年   496篇
  2012年   684篇
  2011年   756篇
  2010年   694篇
  2009年   756篇
  2008年   862篇
  2007年   752篇
  2006年   679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植物乳杆菌发酵产生的抑菌物质经乙醇浸提、SephadexG-15层析、氨基酸组成分析、反相液相色谱分离及鉴定,发现该植物乳杆菌产生的抑菌物质为一类分子量较小(小于1000Da),且比较接近,极性不同的多肽。  相似文献   
22.
果实中糖类物质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果实中糖类物质的测定过去大多采用滴定法或比色法,这些方法只能测定总糖或还原糖,不能对各类糖进行具体的定性定量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果实中的糖类物质不仅能对各种可溶性糖分别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而且具有灵敏、快速和操作简便等优点,是70年代以来逐渐被采用的一种新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3.
全世界已知的毒菇种类有二千多种,中国有一百八十三种,四川已发现五十四种(其中峨嵋山十一种)、沈阳十二种、长白山十四种、西安地区六种、大别山七种、山东崂山六种、湖南莽山十六种、河北经鉴定的毒菇有九科十三属二十一种。据测试,其中能够引起人们食后中毒致死的约三十多种。已公认的极毒菇有:毒伞,白毒伞,鳞柄白毒伞,白鳞粗柄伞,豹斑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菌,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褐鳞小伞,肉褐鳞  相似文献   
24.
25.
影响根寄生植物列当种子萌发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列当是对农业危害性较大的根寄生植物,其种子须经预培养并在萌发刺激物作用下才能萌发.本文阐述了温度、渗透势、预培养时间、生长调节物质及光照等因素对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科学防治列当提供有益的探索依据.  相似文献   
26.
27.
28.
《天然产物分离》2005,3(1):29-31
天然产物结构分析中质谱与核磁共振技术应用新进展;色谱在天然产物活性物质筛选中的应用;青蕨化学成分的研究;星状凤毛菊的化学成分研究;无花果叶化学成分的研究;山葡萄根化学成分研究。  相似文献   
29.
种子发芽的抑制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种子多有休眠现象,引起休眠的原因不一。在排除胚未成熟,种皮机械障碍等因素后,如果给以适当的温、光、气、水条件仍不能萌发,则应当考虑是否有发芽抑制物质的存在。一、发芽抑制物的种类抑制种子发芽的物质很多,既有简单的无机物,也有复杂的有机物及植物激素等。  相似文献   
30.
水稻株型及穗型改良,其目的是提高光合产物,加快物质分配速度。近几年穗部性状在产量结构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认为,灌浆期弯穗型品种物质生产量低于直穗型品种,其穗重增加量也低于直穗型品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弯穗型品种普遍存的穗封行影响了群体后期通风透光的缘故。陈温福等在研究直立穗型与弯穗群体生长率和灌浆速度差别时发现,直立穗型比弯穗型大,并指出灌浆前期籽粒中的干物质有很大二部分来自出穗前的贮存。因此,北方超高产育种把直立穗型作为株型改良中的理想穗型。但由于直立穗型着粒密度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