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9篇
  5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针对植物叶脉复杂多变导致叶脉信息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在HSI颜色空间中提取叶脉信息的方法.该方法根据植物叶图像在HSI颜色空间中色度H的分布,把植物叶分为单色叶和对比色叶两类;然后利用色度分量H提取对比色叶的叶脉信息,对于单色叶则采用色度分量H和亮度分量I特征融合的方法提取.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各种类型的叶脉信息,为下一步植物叶的识别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
一、植株上出现的生理病害 1.缺钾 (1)症状与病因番茄是需钾较多的作物,缺钾时,叶脉保持绿色,但主叶脉之间的叶片组织褪绿,叶片卷曲、呈赤绿色,严重时沿叶缘发生灼伤。  相似文献   
23.
三叶草不同品种叶结构特征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评价三叶草3个品种抗旱能力的强弱,了解其叶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以黑龙江乡土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以及2个引进品种瑞文德(T.repens L.)和普通红三叶(T.pretense L.)为材料,田间播种后正常管理,于当年选取成株叶,采用石蜡切片法,分析3个品种叶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测定的10项指标中有6项指标,包括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值、上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主脉导管直径,以及木质部面积与维管束面积比值在品种间差异显著,可作为评价三叶草抗旱性的理想指标,应用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黑龙江乡土白三叶>瑞文德>普通红三叶。  相似文献   
24.
氮肥用量及氮钾比例对烟叶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丽琢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6):54-55,7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及氮钾比例对烤烟K326烟叶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钾肥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烟叶含钾量,但过高的施钾量导致氮、钾比例失调,影响根系对钾的吸收。同一叶片上钾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叶脉远远大于叶肉;叶脉基部>中部>尖部;叶肉部分为叶基部>叶中部>叶尖部,近主脉部分>叶缘。叶肉组织中钾的分配很不均匀。  相似文献   
25.
水稻叶脉白化突变体wpsm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绿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缺的元件。叶色突变体的发掘与研究在叶绿体发育、叶绿素代谢、光合作用等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化学诱变剂EMS诱变水稻(Oryza sativa L.)籼型恢复系缙恢10号,从其后代中筛选出一份突变性状稳定遗传的叶脉白化突变体wpsm (white primary and secondary midrib)。与野生型相比,该突变体苗期表现正常,孕穗后期剑叶、倒二叶、倒三叶整张叶片的主叶脉和次级叶脉白化,叶肉细胞无显著变化,该性状一直持续到成熟期。抽穗期突变体wpsm的光合色素含量极显著低于野生型,净光合速率(Pn)及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极显著降低,株高、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等农艺性状均显著降低。该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调控,利用892株西农1A/wpsm的F2隐性定位群体,将该基因定位在第6染色体上引物InDel 10与InDel 4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6 cM和0.12 cM,物理距离约为56 kb。本研究为WPSM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基于植物叶脉自然选择的结构优越性,构建叶脉的数字化模型,研究其组织结构的力学性能。选取具有典型耐候性和清晰叶脉结构的荷花玉兰叶脉进行叶脉组织结构三维多孔模型的构建,通过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对组织结构扫描电镜图进行处理,采用基于狄洛尼三角剖分的面积权重方法对阈值分割后的二值图片进行网格化,形成组织结构的数字化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叶脉横截面多孔组织进行拉伸模拟和冲击仿真。结果表明,叶脉最外缘的区域对叶脉组织力学性能的贡献最大,而具有细胞壁厚度呈梯度变化的叶脉模型在小位移情况下对能量吸收表现出良好的优越性,其冲击破坏过程是依层进行的。  相似文献   
27.
蔬菜病毒病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蔬菜病毒病田间主要症状1.花叶叶片色泽不匀,形成深绿、淡绿、黄绿相间的斑驳状,或环状,或疱状花叶,还可细分为以下几种:(1)明脉及沿叶脉变色症。早期花叶症状,叶脉的色泽较淡,透光度特别强,看起来比一般叶脉宽,随后发展为沿叶脉两侧一定宽度之间的色泽变浅或深。  相似文献   
28.
水稻叶脉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脉能够运输营养物质和水分,同时还为植物叶片提供机械支撑力,以维持正常的形态结构,从而有利于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水稻侧脉的数量直接与叶片宽度成正比,叶片的合适宽度、长度以及直立度都影响其光合效率。因此,对水稻叶脉微管束系统的形态发育以及分子机理研究就显得相当重要。综述了近年有关水稻叶脉发育的细胞以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吉林蔬菜》2013,(Z1):35
甜瓜细菌果斑病在叶片上的症状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黄瓜叶片上的症状相近,但该病侵染叶脉,并沿叶脉扩展。初发病时仅局限在果皮上,进入发病中期后,病菌可单独或随同腐生菌向果肉扩展,使果肉变成水渍  相似文献   
30.
一个新的水稻无中叶脉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和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一个中叶脉缺失的水稻突变体dl-7进行了突变表型观察和遗传特性分析,并利用分子标记精细定位了突变基因,以期为研究水稻叶脉的发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dl-7各叶位叶片的中脉延伸长度不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披垂;突变体的颖花发育正常,没有受到突变的影响;叶片中央位置上形成的叶脉没有透明细胞,其形态和结构与侧脉类似;突变性状由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目标基因dl-7被定位在3号染色体短臂上的280 kb区段内;杂交F_2代群体中分离出了共显性单株。因此认为dl-7是该类型中一个新的突变效应最弱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