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0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690篇
林业   968篇
农学   1402篇
基础科学   765篇
  675篇
综合类   6608篇
农作物   886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512篇
园艺   2042篇
植物保护   304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430篇
  2014年   658篇
  2013年   771篇
  2012年   1207篇
  2011年   1055篇
  2010年   859篇
  2009年   840篇
  2008年   968篇
  2007年   716篇
  2006年   627篇
  2005年   536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9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6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51.
<正>近年来盆栽植物作为一种新兴的栽培方式,因为兼具了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受到了栽培农户及居民的喜爱,其中,盆栽葡萄凭借其叶片面积大、果实紧凑、颜色艳丽的特点,成为盆栽植物的首选栽培类型。现阶段盆栽葡萄的种植不够规范,造成盆栽葡萄在种植价值上大打折扣,下面就盆栽葡萄的特点及种植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52.
选取3年生"蓝丰"、"北陆"、"美登"蓝莓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和"指甲油法"观察了3个蓝莓品种叶片解剖结构和气孔特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叶片的角质层、表皮细胞、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等组织厚度都存在着差异,其中"蓝丰"的角质层、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最大,"北陆"次之,"美登"最小;从叶片组织紧密度来看,"美登"的最大,"北陆"次之,"蓝丰"最小;栅海比参数比较中,"北陆"最大,"美登"次之,"蓝丰"最小;从蓝莓叶片气孔特性来看,"蓝丰"气孔长度和宽度最大,"北陆"次之,"美登"最小,而气孔的密度呈现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3.
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材,分析了不同疏粒量处理对始熟期后葡萄叶片内容物、果实大小、果实糖酸含量及果实酸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始熟期开始随着果实成熟,对照和处理的果实纵横径及糖含量均逐渐增加,而果实酸含量及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可溶性酸性转化酶活性都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细胞壁酸性转化酶活性却持续升高。另一方面,在相同果实成熟期随疏粒量的增加,果实糖含量明显上升,酸含量明显下降,而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及细胞壁酸性转化酶的活性均升高。另外,疏粒处理对各时期果实纵横径、叶片叶绿素影响不大,但随疏粒量的增加,各时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却逐渐降低。对果实酸性转化酶活性、叶片可溶性糖及果实含糖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细胞壁酸性转化酶活性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果实含糖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且随着果实疏粒量的增加,相关性有升高趋势。总之,葡萄果实成熟期疏粒处理对葡萄果实中的酸性转化酶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细胞壁酸性转化酶,最终可能改变了葡萄树体的库源关系,增加了果实库强,使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分配到果实中。  相似文献   
954.
以滇西北丽江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丽江云杉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解剖学的方法对不同海拔梯度(2 900、3 050、3 200、3 350m)上的丽江云杉叶片解剖结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各参数的变化与海拔的相关性以及各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上升,叶片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韧皮部厚度、木质部厚度、转输组织厚度、内皮层厚度、维管束直径、叶片长短径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海拔3 200m处达到最大值,当海拔超过3 200m时,各项参数均显著下降,说明玉龙雪山海拔3 200m附近最适宜丽江云杉的生长;此外,丽江云杉叶片解剖结构各项指标之间基本都具有相关性,且其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性表明不同海拔上的环境因子限制了丽江云杉的生长和分布,也体现了环境因子与植物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955.
<正>近年来辣椒"鸡爪疯"发生率越来越高,一般开始于5月中下旬,到6月中下旬,大面积辣椒叶片卷曲,尤以嫩叶最为严重,最终脱落掉光。辣椒植株的分枝生长顶端由于叶片脱  相似文献   
956.
在盆栽条件下对百里香和小花溲疏叶片的气孔特征、叶绿素含量及气体交换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百里香的气孔密度明显高于小花溲疏,且气孔的长与宽比小花溲疏要小;百里香的叶绿素含量比小花溲疏高;百里香和小花溲疏都具有比较典型的双峰型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它们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基本一致;在一日内百里香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始终大于小花溲疏;百里香叶片气孔的结构特点、叶绿素含量的生理基础以及百里香植株的生物学特点是其净光合速率始终高于小花溲疏的主要原因,也使得百里香较小花溲疏更适应旱生环境.  相似文献   
957.
以丰产性好、抗旱力强的栽培大豆晋豆23为母本,山西农家品种半野生大豆灰布支黑豆为父本杂交衍生的447个RIL作为供试群体。将亲本及447个家系分别于2011、2012和2013年采用随机试验种植,按照标准测量叶长、叶宽和叶柄长3个性状,并于2012年8月1日和8月8日和2013年8月2日和8月9日各测量1次叶绿素含量。采用QTLNETwork 2.0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法,对大豆叶片性状和叶绿素含量进行遗传分析和QTL间的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叶长受2对加性-加性×加性上位性混合主基因控制,叶宽受3对等效主基因控制,叶柄长受4对加性-加性×加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叶绿素含量受4对加性主基因控制;检测到10个与叶长、叶宽、叶柄长和叶绿素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位于A1、A2、C2、H_1、L和O染色体。其中2个叶长QTL分别位于C2和L染色体,是2对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QTL;3个叶宽加性与环境互作QTL分别位于A2、C2和O染色体;2个叶柄长QTL分别位于L和O染色体;3个叶绿素含量QTL分别位于A1、C2和H_1染色体。叶片性状和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机制较复杂,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是大豆叶片性状和叶绿素含量的重要遗传基础。建议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一方面要考虑起主要作用的QTL,另一方面要注重上位性QTL的影响,这对于性状的遗传和稳定表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8.
杨明超 《种子科技》2007,25(5):44-46
通过盆栽及水培试验,结果表明:参试三个品种的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呈直线相关,但气孔导度对蒸腾速率的相关系数﹥气孔导度对光合速率的相关系数;品种间气孔调节能力为农大60号>中单2号>陕单911;陕单911的渗透调节能力>中单2号>农大60号,陕单911能通过较低的渗透势和细胞内溶质含量的增加维持细胞吸水,从而维持叶片较高的相对含水量和叶水势,并具有较高的膨压,维持细胞的延伸生长。三个品种的耐脱水干化能力不同,失水速度为陕单911>农大60号>中单2号。  相似文献   
959.
测试了棉花2个品种4水平种植密度的4个关键生育时期冠层反射光谱,应用微分技术处理棉花冠层反射光谱,提取了红边(680~750nm)波段范围的最大一阶微分值(Dr)和红边面积(SDr)参数。分析了棉花冠层红边参数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特征和棉花吐絮期的两种生长类型的冠层红边状况,表明红边位置可以指示它们的氮素状况。以新陆早8号的SDr为自变量与对应的LNA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SDr与冠层LNA达1%极显著相关(R=0.9186**,n=32),利用其构建的模型方程估算新陆早6号的LNA,实测LNA和估测LNA的估计标准差为0.8909g/m2,估算精度为88.1%(R=0.9277**,n=32),说明采用高光谱提取的红边参数信息是无损实时、快捷评价棉花氮素状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60.
免耕抛栽水稻源库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水稻免耕抛秧栽培在中国广西等部分地区发展迅速。为了探讨免耕抛栽水稻产量形成特点,以金优253(OryzasativaL.)为试验材料,以常耕抛栽水稻为对照,从叶面积大小、剑叶光合速率与衰老、库的大小及源库比率等方面研究了免耕抛栽水稻的源库特性。结果表明,免耕抛栽水稻早、晚季产量分别为5.97t/hm2和7.53t/hm2,常耕抛栽水稻分别为6.19t/hm2和7.63t/hm2,其产量差异在早季和晚季均不显著。与常耕抛栽水稻相比,免耕抛栽水稻的每穗总粒数和单位面积上的总粒数较多,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较大,灌浆期剑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较高,而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丙二醛的含量较低,在生理上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免耕抛栽水稻的源库协调能力较差,粒叶比和结实率下降,致使免耕抛栽水稻在产量上表现出一定的劣势。免耕抛栽水稻粒叶比和结实率的下降是由于其生产的干物质更多地分配在叶片中、贮藏在茎鞘中的干物质在抽穗后向穗部运转的能力较差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