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7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853篇
林业   941篇
农学   771篇
基础科学   357篇
  674篇
综合类   5721篇
农作物   571篇
水产渔业   341篇
畜牧兽医   2524篇
园艺   558篇
植物保护   479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652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684篇
  2011年   999篇
  2010年   1036篇
  2009年   835篇
  2008年   922篇
  2007年   713篇
  2006年   722篇
  2005年   599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284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龟纹瓢虫对麦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结果表明,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成虫对麦蚜的捕食效应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为Na=0.7059N/(1 0.013 3N),成虫对麦蚜的寻找效应是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根据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得:Na=75.19exp(-47.53/Nt),在1 d内,1头龟纹瓢虫对麦蚜达到最大捕食量为75.19头,最佳寻找密度为47.53头,在利用龟纹瓢虫成虫防治麦蚜时,益害比可以以1∶50作为参考值.  相似文献   
992.
生物反应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彦 《甘肃农业》2004,(11):114-114
对生化反应器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并着重对生化反应器的类型、发展以及新型生化反应器的开发前景等作了介绍。同时还介绍了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993.
 在大麦花培育种研究中,探讨了具有不同棱型、熟期和生态型的6份大麦栽培品种和由它们相互杂交后产生的30份F#-1的花培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棱型、熟期和生态型的大麦,其花培反应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它们的F#-1花培反应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4.
三突花蛛和T纹豹蛛对豇豆荚螟幼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福莲  张帆  谢广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75-276,278
三突花蛛和T纹豹蛛对豇豆荚螟2~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为HollingⅡ型,三突花蛛的捕食上限(Namax)和a/′Th值均高于T纹豹蛛。这两种蜘蛛的寻找效应均随豇豆荚螟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且T纹豹蛛下降幅度较大。随着猎物密度增加和寻找效应降低,二者的捕食量均有提高,而三突花蛛提高较多。三突花蛛的寻找效应仅在豇豆荚螟密度为4头/皿时低于T纹豹蛛,当其寻找效应高于T纹豹蛛时,其捕食量(捕食上限)高于同密度下T纹豹蛛的捕食量。用汪世泽等(1988)的模型来模拟,求出了二者的日最大捕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田间应用这两种蜘蛛控制豇豆荚螟时,益害比可分别设为15∶和11∶.3。  相似文献   
995.
昆虫滞育诱导中的温周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周期是指每日的温度循环,它由夜间温度(或低温期)和白天温度(或温期)组成。在全暗条件下,温周期本身通过低温持续期、温周期反应阈值、温周期幅度决定昆虫的滞育发生。在光周期条件下,温周期与光周期的配合方式、温周期幅度会影响昆虫滞育诱导;在有些昆虫中,温周期诱导的滞育个体比恒温诱导的滞育个体表现出更深的滞育强度。  相似文献   
996.
从植株诱导处理后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植物体内多种抗病防卫反应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对植物诱导抗病性作了概括性介绍。  相似文献   
997.
人及兔醛化红细胞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用4种血型的人醛化红细胞测定植物凝集素(PHA)的活性,并用标准抗血清对血型进行复查。同时初步探讨兔醛化红细胞对植物凝集素(PHA)凝集活性的测定效果。[方法]将新鲜的人A、B、O、AB型血以及兔血进行红细胞的提取并醛化,然后用抗A和抗B血清测定醛化后的人红细胞的血型,并用醛化的人的4种血型的红细胞悬液以及兔的醛化红细胞悬液对植物凝集素进行效价的测定。[结果]醛化后的人的4种血型的红细胞仍保持原血型不变,并且可以与植物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结果与用新鲜血浆测定的效价一致。用兔醛化红细胞悬液也测定出同样的植物凝集素效价,且灵敏度与用人的醛化红细胞悬液测定相同。[结论]醛化的人的4种血型的红细胞以及兔醛化红细胞不仅未改变其表面的抗原,而且均可用于对植物凝集素的效价测定,同时具有保存时间长的优点。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也可采用兔的醛化红细胞血液对植物凝集素进行效价测定。  相似文献   
998.
  多花蔷薇无刺4号(Rosa multiflora'Inermis 4')对根癌病有较强抗性。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接种多花蔷薇无刺4号为目的材料,刺伤处理为对照,采用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方法,构建了富集多花蔷薇根癌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差减cDNA文库。差异筛选差减cDNA文库后,随机选取增强表达的92个克隆进行测序,去除冗余的cDNA和病菌的基因片段,共得到53个单一序列。利用GenBank数据库进行核酸和蛋白质同源性比较,获得的cDNA片段功能涉及:细胞分裂、生长(22个克隆),逆境防御、信号转导及激素调节(11个克隆)以及初生与次生代谢(10个克隆)。另有10个基因片段功能未知,可能为新的EST。根据测序及比对分析结果,对多花蔷薇无刺4号抗根癌病的分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9.
1992年~1993年,在陇东旱塬的平凉镇原及灵台3县(市)进行12个冬小麦新品系(种)的多点联合试验。结果表明,品系83 49 107和81202 2 3 6 3,丰产性强,特别适种区为平凉市和镇原县。品系76 89 4和83 53 5,稳产性好,特别适种区为镇原和灵台县。911 28 1 83 49 19 3,82194 71 5 1 1 1,76 89 101 5等品系均有较好的丰产性产稳产性,适种区广泛,在陇东旱塬各地均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00.
现阶段国内动物育种的技术重点:基础研究应以高效的遗传种质监测体系和技术为重点:快速准确地从个体、群体、细胞、生化、分子等水平上分析研究畜禽遗传特征,用于亲子鉴定、品种(系)间血缘关系(遗传机理)分析,加大对主效基因、基因多效、连锁和杂种优势的分析及主性状基因的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