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4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350篇
农学   634篇
基础科学   185篇
  368篇
综合类   2260篇
农作物   2283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304篇
园艺   156篇
植物保护   18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438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66年   6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正近年来,浙江省新昌县农村沼气发展迅速,全县已累计建成规模化畜禽场排泄物、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污水处理沼气工程108处,总池容10950m~3;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282处,总池容24630 m~3;安装5户以上沼气集中(联户)供气工程点21处,集中供气总用户数465户。沼气工程不仅使148个村庄2万多户农民直接受益,而且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循环农业、创建美丽乡村和国家级生态县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沼液的资源化利用率不高,不  相似文献   
82.
正近些年来,高山茶园的种植面积逐年提高,但由于高山茶园的地理位置特殊,多植于台地和山坡地,不便管理,致大部分高山茶园杂草危害相当严重,成为影响茶叶生长的重要障碍。特别是对于新建的高山茶园,要加强人工除草,种植相关草类或豆科绿肥作物进行覆盖,也可将地表的树木植被或农作物的秸秆进行垄面敷盖,也可进行外圆半覆盖,做到园区水能排除、泥不外流。茶园覆盖与敷盖不仅可以防治水土流失,保温、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茶树生长,而且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结合茶园实际管理,将覆盖与敷盖物翻耕入土,可以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熊飞 《中国茶叶》2014,(8):25-25
建设无性系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扦插繁殖的无性系茶苗根冠比小,栽植成活难度较大,有的地方栽后多次补苗,仍然不能实现全苗,以致对无性系茶园建设失去信心。如何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确保"一栽全苗、一建成园",成为无性系茶园建设成败的关键。根据笔者经验,如果没有特殊自然灾害,只要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环节,就可使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一建成园"。  相似文献   
84.
张旭 《农业考古》2020,(1):7-15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先秦两汉时期11组古代人群的龋病状况做了统计与分析,在与我国北方地区16组古代人骨材料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其生业模式与龋患的关系。龋病的罹患情况是反映人群摄入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有效指标,龋病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农业出现相关,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不同生业模式人群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摄取量的多寡决定了其龋齿发病率的高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龋齿发病率最高,并随着时代发展而进一步增加;以畜牧或渔猎采集经济为生的古代人群龋病发病率较低;农牧兼营的混合经济人群龋齿发病率居中,并且因农业经济所占比重的不同,其变异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85.
86.
我县山区和丘陵地区茶园管理水平差别较大,遭成了部分茶园产量低、品质不佳。如何提高茶园产量、改善茶叶品质是茶园管理重要课题。笔者从改良品种、加强春季管理和夏秋季管理等措施进行了阐述,供广大茶农参考。  相似文献   
87.
刘俊 《草原》2014,(10):110-112
乌兰察布,中国北方边塞之地。形似金雕,古老而苍黄,遥远而辽阔,神奇而壮美。阴山山脉横跨东西,沧桑岁月尽写南北。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从战国到明朝,境内赵、燕、秦、汉、北魏、金、明六个时代的长城亘古绵延,依稀可见;从先古黄帝、周朝穆王到赵武灵王、汉武隋炀、北魏拓跋、成吉思汗、清朝康熙,先后二十多位帝王在此留下足迹。登阴山之颠北望,冬季银装素裹,白雪茫茫,千里冰封;夏时绿草如荫,波澜壮阔,丘峦起伏,浩浩无际。中国神舟一号至八号皆降落于此。故称"神舟家园"。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马山生态茶园害虫种类以及发生程度、危害程度的调查,发现有害虫11种,其中咖啡小爪螨(Oligonychus coffeae Nietner)秋季发生严重,而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ethe)春夏时期发生严重。结合马山生态茶园发生的情况,采用综合防治茶叶害虫的措施,并对主要害虫茶红蜘蛛和假眼小绿叶蝉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建议,为进一步利用和保护丰顺马山生态有机茶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保证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9.
我国超过60%的茶园分布在丘陵山区,然而目前我国丘陵山区的茶园种植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茶园的耕作主要以人工进行的浅耕除草为主,在一些规模较大的茶园出现了微耕机的应用;茶园的植保主要以人工使用手动喷雾器喷洒农药为主,并结合一些新型的物理防治手段;茶叶的采摘以手工为主,在大规模茶园出现了一些大宗茶鲜叶或原料芽叶较粗大的乌龙茶的机械化采摘,而对于名优茶尤其是高档名优茶的采摘则完全依赖手工。为此,通过对我国丘陵山区茶园耕作、植保和茶叶采摘这3个环节的机械化现状的研究,分析了目前丘陵山区茶园种植机械化在茶园、作业机械、农机农艺融合、茶机共同使用和茶农这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快丘陵山区茶园种植机械化进程的思路,旨在为丘陵山区茶园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梁遂权  彭玉琴  郑政  黄延政  杨金凤 《茶叶》2014,40(4):194-197
2012年,我们在实施全国农业示范推广补助项目,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茶叶科技示范户周先明进行调查,发现该户从2009年起每天采茶都记了日记帐,我们分析了他4年采茶产量收入,春茶产量占全年29%,其收入占全年60%,亩产鲜叶量为1256.3公斤,亩现金收入为6054元。2013年实施该项目后,我们一是通过他多年每日记载数据分析绘制成图;二是实地茶园土壤肥力性状,树体结构和管理措施调查分析,提出其水田茶园不同于过去旱坡茶园的综合高效管理增产增收途径,在2013-2014年早春干旱情况下,茶叶产量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对全区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