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9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815篇
林业   581篇
农学   1090篇
基础科学   932篇
  928篇
综合类   3759篇
农作物   403篇
水产渔业   204篇
畜牧兽医   1104篇
园艺   506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438篇
  2012年   590篇
  2011年   615篇
  2010年   525篇
  2009年   565篇
  2008年   555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浸种、机械处理、温度、光照及消毒液选择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穿心莲种子发芽检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穿心莲种子浸种时间不宜过长,以2h左右为宜.机械摩擦处理可显著降低种子发芽率.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临界最低发芽温度为15℃.光照试验结果表明,穿心莲种子为非需光型种子,黑暗条件下种子可以发芽,但光照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酒精和HgCl2浸种处理均能起到消毒的作用,但HgCl2对种子的发芽有显著抑制作用,而酒精可促进种子发芽;用酒精消毒,酒精最佳浓度为50%、消毒最佳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992.
甜菜耐低温种质筛选和苗期耐冷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气候箱,采取耐低温发芽筛选方法,对50份二倍体甜菜种质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筛选出耐低温的种质12份,芽期耐冷指数≥0.76。通过苗期耐寒性鉴定发现,这12份种质的苗期耐冷能力与芽期基本一致,但个体间对低温的反应速度及持久性表现存在差异,其中,6份资源具有更强的苗期耐冷能力。试验证明,甜菜种质苗期冷害的生理临界温度为3~6℃,在该低温阈值下,耐冷性强的种质对温度变化不太敏感,而耐冷性弱的资源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1~2℃是甜菜冷害的发生温度,耐冷性强的资源表现为停滞生长,子叶皱缩卷曲,真叶和下胚轴出现似烫伤表现,逐渐死亡;耐冷性弱的资源受冷害症状较早出现,很快发生畸变和死亡。  相似文献   
993.
以糙米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确定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及生长素对发芽糙米中多肽富集量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液组分为NaCl 3.61 mmol/L,CaCl_2 21.63 mmol/L,MnSO_41.54 mmol/L,GA_3 41.37μmol/L,在此条件下培养的发芽糙米中多肽质量分数达到8.19 mg/g,分别是对照和原料糙米的2.21(3.72 mg/g)倍和2.57(3.19 mg/g)倍。  相似文献   
994.
南方红豆杉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豆杉始载于《东北药植志》,别名赤柏松、紫杉、紫柏松,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其枝、叶、皮、根可提取昂贵抗癌药物——紫杉醇,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珍稀常绿乔木。红豆杉为常绿乔木,高20米左右,胸径60~100厘米。小枝互生,叶螺旋状着生,排成二列,条形,微弯,长1~4.5厘米,宽2~5毫米。果实球形坚果,假种皮,种子  相似文献   
995.
气象树     
《科学种养》2013,(6):48-48
气象树生长在安徽省和县境内的山上,能"预报"当年旱涝情况。这棵树高10多米,树干要3个小孩手拉手才能围过来,树冠遮盖了100多平方米的地面。据说这棵树已经生长了400多年。经过多年观察,人们发现根据这棵树发芽的迟早和树叶的疏密就可以知道当年是旱还是涝。例如,树在谷雨前发芽,芽多叶茂,这一年雨水就多;按时令发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解钠基蒙脱石(sodium montmorillonite, Na-MMT)在油脂脱胶过程中的吸附行为以及吸附机理,采用钠化方法将钙基蒙脱石制备成Na-MMT,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利用Na-MMT对菜籽油中的磷脂(phospholipids, PL)进行吸附,探讨PL在Na-MMT上的静态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Na-MMT对PL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833.3mg/g;Na-MMT对PL的吸附是属于优惠吸附,吸热且自发进行。Freundlich吸附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其静态吸附行为;同时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适用于描述Na-MMT吸附PL的动力学特性。 [  相似文献   
997.
牛的马铃薯中毒,多在1~3月份马铃薯发芽期发生。马铃薯的外皮和幼芽含一种有毒的生物碱马铃薯素,健康牛胃肠黏膜对其吸收很慢,而受损或发炎的黏膜则吸收较快。马铃薯外皮茎叶内,还含有4.7%的硝酸盐,霉烂的马铃薯、堆积发热或煮后长时间加盖焖放的马铃薯,在细菌作用下,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牛吃了会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重组猪干扰素α1 (rPoIFN-α1)冻干粉针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本研究将实验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肌肉和皮下注射rPoIFN-α1 1.0×107 IU,每组设立对照组,于注射后间隔不同时间采血,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其血清样品中rPoIFN-α1的效价.结果表明,肌肉注射组和皮下注射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血药峰时间(Tmax)分别为2.872±0.314 h和4.000±0.539 h,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6.236±0.551 h和6.644±0.751 h,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980±2.875× 104 IU/L和1.080±0.986× 104 IU/L.静脉注射组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分布半衰期(T1/2α)为0.136±0.021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5.195±0.351 h,Cmax值为6.380±0.546× 104 IU/L.rPoIFN-α1静脉、肌肉和皮下注射组清除率分别为0.930±0.132 L/h、0.677±0.228 L/h和0.879±0.210 L/h.与静脉注射组相比,肌肉注射组的生物利用度为47.82%,皮下注射组的生物利用度为35.09%.本实验结果提示这3种rPoIFN-α1的注射方法在猪体内吸收、消除较快,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rPoIFN-α1肌肉注射给药的生物利用度高于皮下注射组,消除半衰期比静脉注射组延长,可以作为替代静脉注射的一种方便和安全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999.
两种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制备了两种稳定的20%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按10 mg/kg的剂量分别给猪肌肉注射,观察两个制剂在猪体内单剂量肌注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多西环素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3.246±1.04)和(9.631±1.12)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0.462±0.28)和(17.525±0.14)(μg/mL)*h,达峰时间(Tpeak)及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1.427±0.16)h、(1.465±0.20) μg/mL和(1.694±0.15)h、(1.058±0.09) μg/mL.其中制剂一的血药浓度在给药2h后迅速降低,为普通注射液;与制剂一相比,制剂二能够缓慢释放药物,为长效缓释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  相似文献   
1000.
蜂毒是蜜蜂工蜂毒腺分泌出来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成分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蜂毒肽、蜂毒明肽、肥大细胞脱粒肽等多肽类;另外还有透明质酸酶、磷脂酶A2等50多种活性酶类,以及组织胺、多巴胺等生物活性物质。蜂毒中研究较多的是蜂毒肽,它是一种水溶性阳离子两亲性细胞毒肽。蜂毒肽占蜂毒比重的45~50%,是蜂毒中的主要功能物质。蜂毒肽呈碱性和正电性,易溶于水,相对分子质量为2800左右,具有消炎、降压、镇痛、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辐射、抗菌、抗病毒(如抗HSV—l病毒、抗HIV)、抗风湿性关节炎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1-2]。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抗肿瘤、抗艾滋病毒的作用,引起了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