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7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460篇
林业   261篇
农学   383篇
基础科学   97篇
  659篇
综合类   4110篇
农作物   274篇
水产渔业   1254篇
畜牧兽医   3576篇
园艺   328篇
植物保护   543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499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708篇
  2011年   776篇
  2010年   653篇
  2009年   691篇
  2008年   753篇
  2007年   556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489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设备与器材:生化培养箱、高压灭菌器、放大镜、玻璃平皿等. 1.1.2试剂:营养琼脂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公司.  相似文献   
12.
附红细胞体体外交叉感染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以下简称附红体)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群微生物。1984年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将附红体列为立克次体目(Rickettsiaies)、无浆体科(Anaplasmatace-ae)、附红细胞体属(Eperythrozoon)。在不同动物中寄生的附红体各有其名,如绵羊附红体(E.ovis)、猪附红体(E.suis)、牛附红体(E.wenyoni)、人附红体(E.humanus)等。迄今已发现和命名的附红体有14种。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人及动物附红体感染。目前该病的流行病学尚不清楚。调查发现,附红细胞体病没有严格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年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3.
天麻是兰科植物,生活过程中需与真菌共生,才能完成由种子到米麻、白麻及箭麻的整个过程。因此天麻种子萌发菌、蜜环菌的优劣直接影响天麻的产量和质量。除此之外,天麻的生长特性也是决定天麻优质高产不可忽视的因素。天麻生长中有3种特性:避光性、向气性、向湿性。在栽培中具备优良萌发菌和蜜环菌的基础上,只有满足天麻这3种特性,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从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及浙江5省7市采集的14科33种观赏植物上分离到199株软腐欧文氏杆菌菌株,44项理化性状鉴定结果:126株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胡萝卜变种(Erwinia carotovora pv. carotovora简称Ecc)、7株为菊欧文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简称Ech)、66株介于Ecc和Ech之间的中间型(I、Ⅱ、Ⅲ、Ⅳ、V)。Ecc和中间型菌株是我国观赏植物的主要病原细菌。在本文中首次报道了竹芋科(竹芋)、苋科(千日红)两科及一些植物种:芦荟、白穗花、玉簪、黄精、富贵竹、兜兰、砂仁及饿术草是软腐欧文氏杆菌的新的寄主植物。血清学研究表明,Eca、Ecc及Ech这三个种之间不发生交叉反应,但同一个种内是可以起反应的。另外,Ecc与中间型相互之间有沉淀反应,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7.
18.
19.
雏鸡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鸡的沙门氏菌病 ( Salmonellosis avian)是由某些特定血清型的沙门氏菌 ( Salmonella)所引起的一类传染病的总称 ,对养鸡生产及食品卫生具有较大危害。鸡的沙门氏菌感染多以单血清型为主。鸡伤寒沙门氏菌 ( S.gallinarum)通常引起成年鸡发生急性或慢性败血病 ,但以雏鸡死亡率为高 [1,2 ] 。鸡白痢沙门氏菌 ( S.pullorum)主要引起雏鸡、雏火鸡的白痢 [3 ] 。近年来河北卢龙、昌黎等地大面积暴发雏鸡沙门氏菌病 ,引起大批雏鸡死亡。经鉴定为鸡伤寒和鸡白痢沙门氏菌混合感染所致。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被检材料  1 5只死雏鸡均…  相似文献   
20.
EM是英文Effective MicroorganisrrLs(有效微生物群)的缩写。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成功,EM是由光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以及发酵系列的丝状菌等5科10属80余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多功能菌群。20多年来的研究表明,EM在促进畜禽生长,提高抗病力,消除粪尿恶臭,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已经在日本.美国.法国等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