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5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221篇
水产渔业   938篇
畜牧兽医   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刺参(Apostichopas japonicus Selenka)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木盾手目、刺参科、刺参属,列“海产八珍”之首,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具有特殊滋补与营养保健多重功效的海产珍品。随着刺参消费量与市场售价的同步增长,拉动了刺参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参浪潮波及黄渤海沿岸,尤以山东、辽东半岛最为猛烈,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62.
李永宁 《海洋渔业》1991,13(2):67-68,72
<正> 刺参 Stichopus japouicus 是一种珍贵的养殖品种,具有适应性强、饵料简便、生长迅速、营养价值高的优点。1989年荣成市海珍品育苗厂进行了较大水体的刺参人工育苗,从6月中旬催产、孵化、培育,到8月初在15个大池(10米×10米×1.6米)共获3~5毫米稚参4055.8万头;其中21号池647.7万头。经饲养至10月底,平均每方水收获1.5厘米以上2350头,最大个体8厘米长。通过多年刺参育苗的生产实践,总结如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63.
薛清儒 《齐鲁渔业》2007,24(11):14-16
海参在我国海域有100多种,可食用而有增养殖意义的有20余种,其中以黄、渤海的刺参和南海、西沙群岛产的梅花参最为名贵,特别是刺参,其经济价值可称为"参"中之冠。刺参属温带种,我国辽宁、山东、河北等省浅海沿岸均有分布,其南限达江苏连云港外的平山岛周围海域。刺参体长一般在20~30 cm,宽3~6 cm,  相似文献   
64.
刺参血系统的超微结构观察与功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刺参血系统的组织细胞结构,探讨血系统的生理功能,结果显示:(1)刺参的血系统由复杂的管网构成,排列紧密的血管上皮细胞和上皮下连续成层的基膜,构成血系统中连续而封闭的管状结构,管腔中充满血液,血系统的管网承担了血管输送血液的功能,并通过与呼吸树的连接完成血液的气体交换。(2)血管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微绒毛和吞饮小泡呈酸性磷酸酶阳性反应,表明细胞具有吸收功能。血管上皮细胞内的小泡在管壁内外的物质运输中起作用。由单层细胞和基膜构成的血管壁是血液与体腔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3)血管上皮细胞富含内质网、脂滴、线粒体及分泌自噬体,具有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可能与刺参体内的固醇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65.
刺参( Oplopanax elatus)在长白山区呈间断性窄地域分布,受到森林锐减、过度采挖等因素影响,导致种群衰退。通过对野生刺参生长环境、土壤特点、伴生植物的调查,分析其种群退化原因;指出通过政府引导,加快产业调整,实施人工驯化栽培满足市场需求是解决刺参濒危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6.
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隋锡林 《水产科学》2003,22(5):52-52
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Liao),俗称“沙口巽”,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仿刺参属。一般生活在2~40m深的海底,但水深超过20m的海区其栖息数量明显减少。刺参是我国有记载的21种食用海参中唯一分布于黄渤海区的温带种,也是世界海参类中品质最佳、经济价值最高的种类。它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沿岸,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日本、韩国、朝鲜等地沿海均有分布,但以我国的辽宁、山东、河北等省沿海的产量最大。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研究由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于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科技攻关…  相似文献   
67.
从患溃疡病的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病灶处分离出1株优势菌H1,以浸浴、创伤浸浴、体腔注射和体壁肌肉注射等方式进行感染实验,证实菌株H1为养殖刺参溃疡病病原菌,并证明该菌通过体表创伤侵入的方式感染刺参,以创伤浸浴和体壁肌肉注射感染的LD50(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26×107CFU/尾和1.80×107CFU/尾。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mini API系统鉴定,确定菌株H1为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ma-soucida)。提取菌株H1的胞外产物(ECP)进行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ECP可导致刺参死亡,其对刺参的LD50为5.24μg蛋白/g体质量。H1-ECP具有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几丁质酶和淀粉酶活性,并具有溶血素活性;对底物偶氮酪蛋白(Azocasin)作用的酶比活力可达到674.5活力单位/mg蛋白,最适作用温度为50℃;对热不稳定,70℃作用30 min时,酪蛋白酶活性降到0;100℃作用30 min,ECP对刺参的毒性消失;ECP酶活可被10 mmol/L EDTA完全抑制,可被5 mmol/L PMSF抑制98.8%,Ca2 和Mg2 可使酶活性分别提高约9%和4%。结论认为,该病原菌通过体表创伤侵入方式感染宿主刺参,菌株H1胞外产物是其对刺参致病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68.
刺参体内的新病原--一种球状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欢 《水产科学》2006,25(1):30-31
2004年12月中下旬~2005年4月对辽宁沿海地区刺参越冬苗发病严重地区,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刺参越冬苗发病比往年早,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流行面广,具较明显的流行病特征,病症异于往年,发病厂家达50%以上,部分地区超过80%,严重地区80%~90%;从患病参体内分离出2株优势细菌和一种新的球状病毒,经负染和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证实有大量球状病毒存于参体内。  相似文献   
69.
威海刺参产自海域面积广阔、浮游生物丰富、水质无污染的山东半岛近1000km长的海岸线,那里是海参自然繁殖生长的优良场所。威海刺参自获得专用权以来,经过威海市政府不懈的推介和宣传,在国内市场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尽管鲜参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大连,但在2010年度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中以45.62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水产品品牌的第一位,在消费者中拥有极高的认知度。可见,威海刺参已经成为威海市最靓丽的城市名片,那么威海人在威海刺参的品牌建设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相似文献   
70.
自2007年4月份以来,河北省抚宁县人工鱼礁建设项目已投人礁体近20万空m^3。2008年5月23日至27日,秦皇岛海洋牧场增养殖有限公司把从福建保苗获得的刺参苗种1.2万kg,共计176万头,经技术处理后全部投入鱼礁区。经潜水观察,刺参活动、生长状况良好。这次所投苗种有三种规格:60头/kg、90头/kg、120头/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