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林业   400篇
农学   159篇
基础科学   74篇
  87篇
综合类   1305篇
农作物   143篇
水产渔业   127篇
畜牧兽医   1038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8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以300、400、500、700℃下制备的园林废弃物树叶和树枝生物炭为吸附剂,对不同氮、磷浓度的废水进行了吸附和解吸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对废水中磷的吸附能力基本上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500℃以上制备的树叶生物炭对磷的吸附效果高于树枝生物炭,而在500℃以下时则反之;随着铵态氮浓度的升高,在300℃下制备的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能力更为突出;树叶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效果基本上高于树枝生物炭;从整体上看,树叶生物炭对氮、磷的解吸率均低于树枝生物炭,且在较高温度(500℃以上)下制备的生物炭对磷的解吸率较低;除在400℃下制备的树枝生物炭外,树枝生物炭对铵态氮的解吸率在20%~40%,树叶生物炭的解吸率在25%以下;除在500℃以上制备的树叶生物炭外,其他生物炭对磷的吸附能力均在磷浓度为50 mg/L时最强,而对铵态氮的吸附能力随着氮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除在较高温度下制备的树叶生物炭外,其他几种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效果均高于对磷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72.
嗜水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了AHYT—1和AHl05012株嗜水气单胞菌的菌体单抗,筛选出11个能稳定分泌抗嗜水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并对这些单抗进行了特性分析。经单抗类型测定,这些单抗分属IgM、IgG2a2个亚类,且均具有ELISA反应特性,腹水抗体效价在1:10^4—1:10^6,其中单抗4G4、2H4、GH9具有免疫荧光特性。ELISA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4G4、2H4、FA4、GH9、CF2为嗜水气单胞菌血清型特异性单抗,4G4、2H4识别同一种血清型的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而FA4、GH9、CF2却识别另外一种血清型的嗜水气单胞菌,并且与其他血清型的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以及鳗弧菌、爱德华氏菌、克鲁氏耶尔森菌、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均不反应。Western-blot结果表明,单抗4G4、2H4、FA4所针对的抗原是菌体脂多糖(LPS),且它们所识别的LPS抗原表位不同。菌体单抗研究结果表明,4G4、2H4和GH93株单抗可应用于嗜水气单胞菌的诊断和血清分型。本研究目的旨为建立一种快速诊断鱼类嗜水气单胞菌病的方法和血清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173.
174.
鲤鱼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条件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鲤鱼侧线鳞处静脉采血于含有肝素的一次性注射器中,采用RPMI1640全培养基进行体外淋巴细胞培养。通过对采血后细胞培养时间、秋水仙素浓度及加入时间、低渗时间及温度等条件的摸索,建立了较成熟的培养鱼类血淋巴细胞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5.
<正> 二龄青鱼疾病较多,尤其是出血病、肠炎病危害更大,使其成活率一般仅有20%左右,严重阻碍了青鱼养殖生产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浙江省卫生实验院流行病组和五十年代末期,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先后对青鱼传染性肠炎病致病菌进行过研究。我们自1978年以来,先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原研究、疫苗制备及生产性免疫防病等试验研究,并结合生产利用青鱼出血病、肠炎病灭活疫苗对二龄青鱼进行免疫预防注射,成活率一般可达70%以上,效果显著。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76.
可溶性膳食纤维是一类易溶于水却无法被人类和动物胃肠道直接利用的碳水化合物,但是其对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可溶性膳食纤维基于其水合作用和持油性等理化特性、抗氧化性、糖脂代谢和肠道微生态平衡等生物学功能而在人类医学、食品以及畜禽饲料领域具有很高的开发和应用价值.本文就可溶性膳食纤维定义、理化特性、制备工艺、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77.
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黄芩苷-β-CD)的制备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β-CD与黄芩苷的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包合工艺条件,模拟得到黄芩苷-β-CD包合率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结果:最优包合条件是β-CD与黄芩苷的比例为2.51、包合时间1.57 h、包合温度63.79℃,包合率的实测结果 (89.83%)与响应曲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90.22%)符合性良好。表明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的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包合率高,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8.
为快速获得大量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原生质体并使其再生,本试验研究了酶质量浓度、酶解温度、菌龄、酶解时间对D.flagrans原生质体产生的影响,以确定D.flagrans原生质体最佳快速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在溶壁酶2mL/L、蜗牛酶8g/L、纤维素酶8g/L时,35℃恒温条件下,酶解菌龄为2d的菌丝7h,捕食性真菌D.flagrans产生原生质体数量最多且能够再生。这为下一步转化并标记和克隆捕食性相关基因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9.
摸索得到酶法水解扬子鳄肌肉组织的最佳条件,即以扬子鳄肌肉为原料,充分匀浆后高压蒸煮,调pH至8.5。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2:1一次性加入,37℃10-12h后活性碳脱色得到淡黄色蛋白水解液,其蛋白质利用率为52%。  相似文献   
180.
为建立泰妙菌素(Tiamulin,TML)完全抗原制备方法,分别用混合酸酐法(Mixed anhydride,MA)和N,N-羰基二咪唑法(1,1′-Carbonyldiimidazole,CDI)将半抗原泰妙菌素偶联至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en,BSA),以制备泰妙菌素完全抗原。对2种方法制备的抗原进行紫外扫描鉴定和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根据SDS-PAGE凝胶电泳图估算出完全抗原的偶联比。结果均显示抗原偶联成功,估算出的偶联比分别约为1∶23.6和1∶8.1,说明,混合酸酐法制备泰妙菌素完全抗原时偶联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