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17篇
  免费   801篇
  国内免费   2364篇
林业   1081篇
农学   3751篇
基础科学   835篇
  1312篇
综合类   10255篇
农作物   2205篇
水产渔业   774篇
畜牧兽医   4188篇
园艺   1347篇
植物保护   734篇
  2024年   246篇
  2023年   805篇
  2022年   786篇
  2021年   873篇
  2020年   802篇
  2019年   975篇
  2018年   487篇
  2017年   707篇
  2016年   876篇
  2015年   902篇
  2014年   1235篇
  2013年   1103篇
  2012年   1519篇
  2011年   1646篇
  2010年   1558篇
  2009年   1536篇
  2008年   1706篇
  2007年   1396篇
  2006年   1240篇
  2005年   1189篇
  2004年   914篇
  2003年   869篇
  2002年   572篇
  2001年   569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319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8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21.
黄瓜全雌性基因连锁的AFLP和SCAR分子标记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本研究以全雌品种‘戴多星’自交系和弱雌品种‘北京截头’自交系为双亲杂交获得F1 ,然后得到F2 性型分离群体, 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 构建全雌和弱雌两个基因池, 筛选了64对AFLP选择性引物EcoR I-NN +Mse I-NNN组合, 发现EcoR I-TG +Mse I-CAC引物组合在全雌基因池中扩增出一条分子量为234 bp的特异带。经F2 代单株验证, 该特异条带能在全雌单株中稳定出现。以MAP MAKER (Version 310) 软件分析, 该标记与全雌性位点的连锁距离在617 cM。命名该连锁标记为TG/CAC234。将该特异条带回收、克隆、测序, 设计特异SCAR引物, 再对F2 代单株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仅在全雌单株中扩增出1条分子量为166 bp 的特异带, 表明已成功地将与黄瓜全雌性连锁的AFLP标记转化为操作简便、表现稳定的SCAR标记, 该标记命名为SA166。  相似文献   
122.
苹果自花授粉的花粉管结构变化及S-RNase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红星’品种授粉处理24 h后, 自花授粉比异花授粉的花粉管生长缓慢。授粉处理48 h后, 可观察到自花授粉花柱通道组织的花粉管内有二裂粒子增加、管壁破裂和管内物质溢出、外层管壁增厚等现象。苹果气球状花期未授粉的花柱及自花和异花授粉24 h后且无花粉管存在的花柱切片显示, S-RNase位于花柱通道组织的细胞内。自花和异花授粉48 h后有花粉管通过的花柱切片显示, S-RNase位于花柱通道组织的细胞间隙和花粉管内。  相似文献   
123.
黄瓜抗霜霉病异源易位系CT201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曹清河  陈劲枫  钱春桃 《园艺学报》2005,32(6):1098-1101
 将栽培黄瓜‘北京截头’ (Cucumis sativus L. , 2n = 14) 与Cucum is属双二倍体新种C. hytivus (2n = 38) 回交, 随后自交。通过霜霉病田间接种试验筛选, 从中发现抗霜霉病单株HH12825。将HH12825与C. hytivus的原始亲本‘北京截头’和野生种C. hystrix进行农艺性状对比观察, 发现此单株在叶面积、节长、果长×果径等方面介于栽培黄瓜和野生种之间, 在侧枝数、果刺颜色等方面偏向野生种。观察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发现其PMC中期Ⅰ多价体频率(56% ±8% ) 和后期Ⅰ二价体分离滞后率(72% ±5% ) 都较高, 具有染色体易位的细胞学特征。进一步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 结果在40个随机引物中找到了两个引物( E219: ACGGCGTATG和A I220: CCTGTTCCCT) 能够在HH12825中重复地扩增出原始亲本野生种C. hystrix特异DNA片断, 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其为黄瓜异源易位系, 并把此易位系命名为CT201。  相似文献   
124.
柑橘抗CTV转基因与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峰  周常勇 《果树学报》2005,22(4):372-375
综述了柑橘抗衰退病基因工程中两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多种来源于柑橘衰退病毒(Citrustriztezavirus,CTV)核酸序列的转基因柑橘和抗性种质资源中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以及所涉及的方法和遇到的问题。目前研究表明,虽然已成功实现对病毒衣壳蛋白(CP)等基因的转化和Ctv等抗性基因的标记,但尚未获得对CTV有高度抗性的转基因柑橘,而抗性基因亦不能实现定点克隆和转化。因此上述两方面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25.
1969年美国耶鲁大学Gall和Pardue首先创立了原位杂交技术,确定了爪蟾核糖体基因定位于卵母细胞的核仁中。与此同时,Buongiomo—Nardelli和A maldi John及其同事等相继利用同位素标记核酸探针进行了细胞或组织的基因定位。Oah应用3H标记的兔乳头状瘤病毒cRNA探针进行了兔乳头状瘤组织的冰冻切片进行杂交,首次用原位杂交技术检出病毒DNA在细胞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6.
湖北良友畜禽有限公司长流分公司是以生产英系大白种猪而闻名全国,聘请华中农业大学熊远著院士、邓昌彦教授为技术指导,以数量遗传学和分子理论为依据,采取了常年大群测定和分子测定,测定结果居国内领先地位,(测定数据原已作过报道)。为了充分发挥种猪优势,保持和提高种猪质量,  相似文献   
127.
1分子育种研究对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1种猪主要依赖进口,急需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种猪育种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育种效率只有发达国家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128.
分子育种成果之我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5日中国农业太学成功获得我国第一头体细胞克隆猪,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拥有自主克隆猪能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9.
我们通常所说的赖氨酸指的是L-赖氨酸盐酸盐,它是动物体的必需氨基酸,添加于饲料中作为氨基酸的补充剂。在其商品中,一分子赖氨酸带一分子盐酸,商品上标明的98%含量,指的是L-赖氨酸和盐酸的总含量。扣除盐酸量后,L-赖氨酸的含量实际上仅为78%左右,因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要用78%的比例推算出L-赖氨酸的真实含量。1理化性状L-赖氨酸盐酸盐为灰白色或淡褐色粉末,无味或微有特殊气味,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和乙醚,有旋光性,(1∶10)水溶液的pH值为5.0~6.0,吸湿性强,温度高时易结块。2质量标准L-赖氨酸盐酸盐的质量标准见下表:3品质鉴定3.1…  相似文献   
130.
新西兰猕猴桃商业化栽培管理及分子遗传育种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新西兰HortResearch鲁亚库拉 (Ruakura)研究中心部门经理GarthSmith博士的邀请 ,我们一行 5人于 2 0 0 1年 4月 2 5日至 5月 8日前往新西兰 ,先后对位于哈密尔顿 (Hamilton)的鲁亚库拉研究中心和位于奥克兰的阿尔伯特山 (Mt Albert)研究中心进行了参观访问 ,还前往新西兰猕猴桃集中种植区域之一的梯普克 (TePuke)研究中心 ,着重参观该研究中心的种植模式、果园管理及配套设施建设情况、采收及分级包装车间、冷库等 ,并到商业性果园进行实地考察 ,了解猕猴桃种植的重要环节及Kiw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