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7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林业   267篇
农学   237篇
基础科学   1158篇
  268篇
综合类   1435篇
农作物   193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349篇
园艺   310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竞争性内源RNA (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假说提出具有相同短序列非编码微小(microRNA,miRNA)应答元件(microRNA response element,MRE)的转录物通过竞争的方式结合miRNA,从而影响转录物的表达水平。ceRNA假说颠覆了miRNA与靶基因单向调控的传统观念,在RNA调控网络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在众多转录物中,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序列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对lncRNA的研究涉及到遗传、分子生物、基因调控、疾病(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等领域。miRNA与lncRNA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调控网络,lncRNA可作为ceRNA抑制miRNA的功能,从而影响后续基因的表达。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发现ceRNA作用机制不仅涉及到人类癌症疾病,而且在各种复杂动物的肌细胞分化、脂肪细胞分化和颗粒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作者追溯了ceRNA调控机制,分析了ceRNA网络调控的影响因素,综述了ceRNA在不同动物中调控miRNA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lncRNA与miRNA的调控网络提供参考,为畜牧业发展及复杂动物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2.
<正>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强力拉动下,出现了家家购农机,户户用农机的新景象。但是我们发现,有的农机手能科学正确的使用农业机械,收入高、油耗低、效益好;有的缺乏农机技术知识、效益差、甚至亏损。在使用农机中,怎样才能达到节能减耗、收益高、效益好呢?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一些方法。一、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1.要正确使用农业机械农机手购置新农业机械后,一定要按要求进行磨合试运转。在作业中,农机  相似文献   
73.
以萝卜芽苗菜为试材,探讨了在不同浓度铅(100、300、500mg·L~(-1))胁迫下,4种内源植物激素(玉米素(ZR)、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以及IAA/ABA、GA3/ABA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ZR含量随铅浓度的升高而下降。ABA随着铅浓度的升高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GA3含量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铅浓度为300mg·L~(-1)时达到最大值。IAA与GA3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在铅浓度升高的条件下,含量先升后降,在铅浓度100mg·L~(-1)时达到峰值;生长促进类激素与衰老促进型激素的比值如IAA/ABA、GA3/ABA也随着铅浓度的升高,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铅胁迫能改变萝卜芽苗菜内源植物激素含量,进而调控萝卜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74.
为探究低磷胁迫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以及内源激素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营养液沙培法,以耐低磷5号和磷敏感1号红豆草为试验材料,设置常磷(1.00 mmol·L-1 KH2PO4)和低磷(0.01 mmol·L-1 KH2PO4)胁迫处理,于不同胁迫天数后测定形态、光合以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低磷胁迫抑制红豆草生长和光合作用,在低磷胁迫下,除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外,供试红豆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下降。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2份红豆草材料地上和地下部玉米素(ZT)、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及其之间的比值变化趋势不一致,耐低磷红豆草地上和地下部ZT,GA3,IAA,ABA耐低磷系数大于磷敏感材料。相关性分析表明,IAA与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显著相关,ABA与IAA,ZT,GA3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红豆草耐低磷特性研究提供...  相似文献   
75.
【目的】揭示影响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时滞的关键因素。【方法】对不同居群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的萌发时滞、生理生化特性、内源营养物质含量及其环境因子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居群P2种子萌发时滞最短,为6.0 d,P8萌发时滞最长,达到47.3 d。居群P5种子千粒重最大,为4.2 g,较千粒重最小居群P6高82.6%(P<0.05)。P8种子的脯氨酸(Pro)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分别较最低的P1和P4提高了517%和14.2%(P<0.05);P1的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较P7降低了34.9%(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磷(P)含量最高,分别是P5和P4的3倍、4倍(P<0.05);P3的电导率(Ec)值最低,较P6降低了43.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大,较P2提高12.8%(P<0.05);P5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最高,分别较含量最低的P6和P1提高了87%、110%(P<0.05);P4的N含量最高,较P7提高了59.6%(P<0.05);P9的K含量最高,较P4提高了27.2%(P<0.05)。...  相似文献   
76.
利用MATLAB的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对SBR工艺中进水COD-污泥负荷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建立了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这为工艺运行中及时、合理地调整COD-污泥负荷来提高系统脱氮效果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7.
梳脱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输送装置模糊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梳脱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输送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应用Fuzzytoo1box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当作物属性变化等因素而引起该装置的工作负荷发生较大变化时,模糊控制器能够对机组前进速度傲出相应的调整,使被控量迅速恢复到设定值附近,且能保持稳定,有利于发挥机器的最大的工作潜能,提高机器的可靠性,降低机器故障率。  相似文献   
78.
以6 ̄7年生的设施杏(金太阳和凯特)为试材,研究了从扣棚升温至开花前枝条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ABA和ZR呈“升-降-升”的趋势;GA3变化较为复杂,IAA前期含量低且变化缓慢,后期含量急剧升高;四种内源激素中,ABA含量最高,IAA最少;ZR/ABA在升温后16d开始升高,而(IAA GA3 ZR)/ABA的升高,金太阳比凯特提前5d。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蛋白质及糖类对水分逆境的生理响应,采用盆栽试验和吸光度测定结合的方法,以湿地松普通种子为对照(CK),测定了七个湿地松半同胞家系在正常水分状态(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弱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5%~60%)、中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5%~40%)和强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25%)条件下的可溶性蛋白质、还原性糖、可溶性糖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不同水分梯度还是不同家系水平,蛋白质、还原性糖、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性水平。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各家系蛋白质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水分胁迫初期,各家系蛋白质含量增加,水分胁迫中、后期各家系蛋白含量呈直线下降;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各家系还原性糖、可溶性糖含量呈直线上升。家系1027、101、464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其抗旱性较其它家系要强,是这三个家系速生、高产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0.
正反转旋耕灭茬机刀片的功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旋耕机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耕耘机械.人们目前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正转旋耕方式和正转刀片,对反转旋耕方式及其刀片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对其中的一些性能和适用条件尚未完全了解.为此,分析了旋耕过程中不同的旋耕方式对于旋耕功耗以及各种负荷的影响,提出了在一定渠道条件下的旋耕方式,为设计出合理的刀片形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