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6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643篇
林业   736篇
农学   635篇
基础科学   215篇
  480篇
综合类   3798篇
农作物   403篇
水产渔业   173篇
畜牧兽医   964篇
园艺   799篇
植物保护   18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687篇
  2010年   751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玉米矮花叶病的药剂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志强  周广和 《玉米科学》1998,6(1):073-076
综合温室浸种、保护剂和治疗剂试验以及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供试药剂DHT、灭毒灵、病毒A、A21、三功苄、三功苄 1号及黄枯绿等对玉米矮花叶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0.3%DHT和0.3%灭毒灵效果较好,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病毒A300倍、A21 200倍效果也比较好,可以配合使用,黄枯绿作为治疗剂、保护剂以及浸种剂都有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利用。三功苄及三功苄1号浸种无效,但作为治疗剂和保护剂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三功苄2号作为浸种剂和保护剂有一点作用,无治疗作用,应用前景不大。  相似文献   
992.
小麦生育中后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其与穗粒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1~1993两年不同品种和不同施氮处理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测定,对小麦生长发育中NRA变化动态及其与穗粒重、千粒重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叶片NRA在开花期为最大,开花前呈上升趋势,开花之后随籽粒灌浆而逐渐下降,穗部(籽粒和颖片)NRA在开花后逐渐上升,开花后15~21d达到最大,之后又逐渐下降;叶片、籽粒NRA以及NRA总量与穗粒、千粒重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3.
用RAPD标记检测与杨树生长和物候期有关的QTLs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取美洲黑杨(母本)和青杨(父本)杂交获得的F2群体样本80株,应用RAPD标记检测与F2群体3个数量性状(苗高、地径和封顶期)有关的QTLs。在F2群体中,一年生苗高、地径和封顶期性状表现显著分离,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单因子方差分析检测出与苗高、地径和封顶期性状相关的7个、6个和3个标记座位,并计算了各标记对相关性状变异的贡献率。与数量性状相关的标记有不同的亲本来源。t检验结果表明,各标记显带型和不显带型组性状均值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两个标记除外);与各性状相关标记的显带型或不显带型的频率,在各性状上的分布有异同。双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与性状相关联的标记中,有两组QTLs互作组合与苗高性状相关联。  相似文献   
994.
挤奶作业是一项繁重、复杂且单调的体力劳动,其作业量占整个奶牛场劳动量的30%~40%。长期手工挤奶不但会使人的大姆指变形,而且牛粪便极易污染鲜奶,使奶达不到卫生标准。为此,研制了小型活塞式挤奶小车。一般挤奶机的主要形式是以旋片式真空泵作为动力源,并配...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确定美国东北部有林条件下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真实精度而进行了多次试验,评价了地貌、林冠、定位仪器安置次数及三维位置几何精度因子(PDOP)对精度的影响。总共通过27个定位点来确定其定位精度,即3种林冠类型(阔叶、针叶、无林地)和3种地貌类型(梁峁顶、坡面、沟谷)的组合,设3次重复。对所有定位点都进行了长达9个月的定位数据采集,每1个点都要重复10次,进行60,100,200,300和500次的定位仪器安置。所有观测点的平均差分改正定位精度为43m,针叶林的精度最小,阔叶林居中,而无林地最高。平均定位精度从沟谷到梁峁顶依次增加。随着每个观测点定位仪器安置次数的增加其平均精度也随之提高。数据采集所花费的时间从无林地至阔叶林再到针叶林地依次增加。接收机和基准站之间的距离与精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96.
珠美海棠组培苗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珠美涨棠为材料,研究了培养基配比、苗龄、琼脂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光照条件和培养容器对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良型培养基MS+6-BA0.5mg/L+IAA0.2mg/L用于分化培养、1/2MS+IAA0.5mg/L或1/2MS+IBA0.5mg/L用于生根培养,苗龄30-40d,使用接近国际标准的琼脂、光照强度1500-2000lx条例上生产的组培苗繁殖系数最大、有效苗最多  相似文献   
997.
DD-PCR技术在植物抗土壤逆境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差示PCR(DD-PCR)技术是分离特异表达目的基因的重要手段,在环境逆境诱导表达基因的分离、克隆研究中已有报道。随着DD-PCR技术的不断改进,它将在植物抗土壤逆境胁迫诱导表达基因的背景研究中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差示PCR的方法原理与技术改进及其在分离土壤植物营养胁迫诱导表达基因方面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用散布性重复序列MGR586探针与EcoRI组合,分析广东省稻区的112个稻瘟病菌株(M.grise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根据带型相似性大于80%为度划分为15个遗传宗谱(genetic lineage)。这些在分子水平上划分的宗谱与寄主品种的遗传背景关系密切。由于广东省(包括华南稻区)大多数育成的常规稻品种和杂交稻组合在遗传背景上与GDL1及GDL2两个优势病菌宗谱寄主具有相似的共进化同缘宗亲关系,致使品种的抗性水平不高,抗性周期短暂。从而提出了选择异源供体,开展多元化育种的方向及途径。  相似文献   
999.
作物品种区试资料的非参数度量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描述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的基本特征。Pi和P′I是品种Vi的丰产性指数,分别表示产量低于和显著低于Vi的品种的出现率。Si是品种稳定性指数,表示Vi在各种环境中的产量秩次的变异。Dj是环境或试验的鉴别力指数,表示环境Lj中品种间的显著差数的出现率。以一个有9个品种10个地点的区试实例说明上述非参数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选用来自全国各地野生在豆和栽培大豆地方品种中有代表性的材料,分析其在等位酶、细胞器DNARFLP和细胞核DNAPAPD标记位点上的群体遗传表现。结果表明:野生大豆在上述标记位点上的综合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栽培大豆,二者的综合遗传丰富度和遗传离散度分别为180(95.2%)和154(81.5%)及0.2891和0.2091。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群体在所分析的大多数位点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明显,其中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