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16篇
  免费   535篇
  国内免费   1070篇
林业   994篇
农学   1423篇
基础科学   289篇
  870篇
综合类   6644篇
农作物   1057篇
水产渔业   630篇
畜牧兽医   1051篇
园艺   1111篇
植物保护   352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408篇
  2022年   503篇
  2021年   515篇
  2020年   464篇
  2019年   543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504篇
  2016年   565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638篇
  2012年   786篇
  2011年   826篇
  2010年   863篇
  2009年   795篇
  2008年   775篇
  2007年   705篇
  2006年   582篇
  2005年   504篇
  2004年   361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稀土对刺槐苗木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赵兰勇  王九龄 《林业科学》1997,33(4):374-379
稀土对刺槐苗木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赵兰勇,梁玉堂(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泰安271018)王九龄(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稀土,刺槐,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水分利用效率,矿质元素含量近年来,稀土元素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已...  相似文献   
82.
营养液浓度及pH值对山葵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0.5、1.0、1.5 倍日本园试营养液3 种浓度(以清水为对照) 和5.4、6.0、6.6、7.2 等4 种pH 值对山葵生长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营养液1.0 倍和pH 6.0 条件下, 山葵平均根茎鲜质量为42.75 g , 且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83.
NFH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亚硝基亚铁血色原 (NFH)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 ,NFH色素吸光度略有减少 ;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 ,色素的吸光度仅缓慢下降 ,说明色素对热的稳定性相对较好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 ,NFH色素吸光度下降。经这次试验得出 ,NFH色素的贮藏稳定性以 pH值 7为最好 ,pH值 4为最差 ;不同pH值的贮藏稳定性为 pH7>pH6 >pH8>pH5 >pH4。光照稳定性与贮藏稳定性相类似。  相似文献   
84.
微生态制剂养鱼对水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质的恶化是影响鱼类存活率和产量的主要障碍。随着水质恶化的日益严重 ,已经开始尝试在水体中使用微生态制剂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研究以鲫鱼为对象 ,对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净化养鱼水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作用机理。结果显示 ,单独添加光合细菌降解水体氨氮的能力十分显著 ,E1组氨氮的浓度由 1.6 2mg/L下降到 0 .4 5mg/L左右 ;单独添加芽孢杆菌可以显著同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 ,E2 组亚硝酸盐含量下降幅度达 5 0 % ;复合微生态制剂无论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还是COD含量 ,均优于单独制剂 ;与对照组相比 ,微生态制剂缓和了pH值的大幅度变化。这为微生态制剂合理有效地使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5.
刘建平 《山东家禽》2004,(10):16-17
褐壳蛋鸡蛋壳颜色的深浅与蛋的销路密切相关。所以,很多养殖户对蛋壳颜色非常关注,很在意观察蛋壳颜色的变化,并常常把它的变化与所喂饲料联系在一起。常有养殖户发问:“鸡蛋壳又变白变浅了,是饲料的毛病?还是鸡又闹什么病呢?”。针对这些情况,现就蛋壳颜色的问题和大家作一交流。  相似文献   
86.
CO2浓度增强对沿阶草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实验在人工控制CO2浓度梯度条件下。分别测量了沿阶草于两个生长季——11月份和3月份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Vpdl)对连续CO2浓度增大的响应。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的整个过程中.Pn和水分利用率(WUE)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CO2浓度从350μmol.mol^-1增至1600μmol.mol^-1。11月Pn增幅达327.8%,3月Pn增幅达895.9%;水分利用率11月增幅达255.1%,3月增幅达995.7%。两个生长季的Ci、Tr、Gs则刚随CO2浓度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且Gs与Tr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沿阶草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极显著。CO2浓度升高对沿阶草光合作用的直接促进作用很大。并能从提高现有水分利用效率途径促进植物的第一性生产。  相似文献   
87.
北京地区不同水分条件下菊苣光合与蒸腾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设置水分充足、中度干旱和干旱三个处理,测定菊苣叶片光合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和3个生育时期(莲座叶簇期、抽薹初期、现蕾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菊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有双峰型日变化规律;土壤水分不足能明显降低菊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加剧或提前菊苣“光午休”现象的发生;菊苣在抽薹初期对水分缺失反应较敏感;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存在弱的二次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8.
以紫花苜蓿幼苗为材料,用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渗透介质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外源喷施NO供体硝普钠(SNP)、钙信号试剂CaCl2、NO抑制剂亚甲基蓝(MB)和Ca2+通道阻断剂LaCl3,对紫花苜蓿幼苗光合特征、抗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图谱进行研究,探讨了渗透胁迫下NO介导的Ca2+信号对紫花苜蓿幼苗光合作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渗透胁迫条件下,施加SNP、CaCl2均能够有效缓解叶片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及总叶绿素含量降低,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气孔限制值(Ls),而对胞间CO2浓度(Ci)没有缓解作用。SNP、CaCl2及SNP+CaCl2处理提高了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其中共处理时效果最为显著,第4天 SOD、POD、CAT活性较PEG处理升高了39.29%、30.41%和56.24%,脯氨酸含量增加了45.59%,MDA含量降低了45.59%。POD同工酶图谱在第4天时酶谱带数最多,POD活性最强,且SNP+CaCl2共处理下出现新酶带。而添加外源NO的同时添加Ca2+通道阻断剂LaCl3,紫花苜蓿幼苗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均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添加Ca2+信号的同时施加NO抑制剂MB也具有相同的作用,说明Ca2+信号参与NO信号转导过程并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渗透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的生理应答响应。  相似文献   
89.
苜蓿(Medicago sativa)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优质的豆科牧草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和生态价值。然而我国的苜蓿种植大多集中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东北一带,水分是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比光合呼吸系统、活性氧防御系统、渗透调节系统、脱落酸等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分析了苜蓿抵御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同时对转录因子、蛋白酶基因和抗旱基因在苜蓿干旱胁迫下的应答过程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苜蓿应答干旱胁迫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
为探讨激活蛋白对大豆生长、产量的影响,以大豆冀豆17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合仪与称重法测量了不同浓度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1,2,3,4,5,6μg/m L)处理后大豆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结果表明,随着施用的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浓度的增加,大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有效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施用1,2,3,4μg/m L浓度的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不仅提高了大豆叶绿素含量,而且增加了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同时还能提高叶绿素荧光的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有效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其中以3,4μg/m L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施用更高浓度的激活蛋白(5,6μg/m L),上述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促进效果下降或者消失。施用中浓度激活蛋白(3,4μg/m L)大豆产量增加了11.21%~14.76%。结果表明,喷洒合适浓度的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是一种促进大豆增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