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48篇
  免费   1583篇
  国内免费   2987篇
林业   2738篇
农学   5253篇
基础科学   869篇
  2302篇
综合类   25127篇
农作物   4658篇
水产渔业   1375篇
畜牧兽医   9130篇
园艺   4912篇
植物保护   754篇
  2024年   473篇
  2023年   1552篇
  2022年   1444篇
  2021年   1600篇
  2020年   1474篇
  2019年   1743篇
  2018年   1024篇
  2017年   1516篇
  2016年   1682篇
  2015年   1808篇
  2014年   2349篇
  2013年   2237篇
  2012年   2966篇
  2011年   2797篇
  2010年   2885篇
  2009年   2967篇
  2008年   2958篇
  2007年   2575篇
  2006年   2504篇
  2005年   2580篇
  2004年   2250篇
  2003年   2290篇
  2002年   1588篇
  2001年   1450篇
  2000年   1017篇
  1999年   825篇
  1998年   811篇
  1997年   753篇
  1996年   735篇
  1995年   678篇
  1994年   662篇
  1993年   466篇
  1992年   494篇
  1991年   495篇
  1990年   474篇
  1989年   447篇
  1988年   152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8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信阳地区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历年在10万亩左右波动。近两年,发展迅速。1988年种植面积43.14万亩,其中汕优63面积占75%,平均亩产539.5公斤。1989年落实面积为105万亩,预计1990年将达到200万亩。为了发挥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促进我区杂交水稻生产的发展,1987—1988年,我们对汕优63众多数量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一、基本认识与研究方法《中国稻作学》指出,“在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比较稳定。产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每亩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的乘  相似文献   
142.
不结球白菜抗冻性鉴定及其相关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朱月林  曹寿椿 《园艺学报》1989,16(2):127-133
本试验以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为材料,对不同地区的26个主栽品种和杂种一代在自然和人工条件下的抗冻性进行测定,探索抗冻性的鉴定技术及其相关性状。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的抗冻性与地理起源和发育特性有关,华南品种抗冻性较弱,华北品种及生育期晚的品种抗冻性较强。不同类型的不结球白菜中,菜薹类(var.tsai-tai Hort.)的抗冻性较弱,薹菜类(var.tai-tsai Hort。)的抗冻性较强。杂种一代受冻后恢复能力较强。低温锻炼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冻性呈正相关。不结球白菜的抗冻性鉴定宜将测定低温致死温度和田间抗冻性试验相结合。杂种优势利用是不结球白菜抗冻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3.
摄影秘诀     
《河南农业》1996,(6):34-35
  相似文献   
144.
应用常染色体上的标记基因研究能够加快数量性状的遗传进展。亲代由标记基因遗传给后代的加性遗传方差值可以用来测定标记基因这种效益。分别在个体水平上以及在复合连续平衡的分离群体水平上建立了标记基因加性遗传方差值的理论方程。这些方程包括与标记基因连锁的数量性状位点数、这些数量性状位点的效应值以及与标记基因有关的重组率。并就分离群体中标记基因加性遗传方差的期望值进行了推导。在分离群体的系谱选择方案中,常染色体上遗传方差中绝大部分与位于该染色体上的标记基因相关。对于牛的一个平均长度染色体来讲,这部分值大约是该染色体孟德尔分离方差值的40% 。标记基因的位置效应和干扰因素对这一期望值的影响是很小的,而染色体的长度对期望方差值影响很大。如果标记基因缺乏多态型以及染色体替代效应估计偏差会大大降低MAS的选择效果。常染色体上标记基因遗传方差期望值的大小表明:即使当标记基因处在一个非活动位点,在分离群体中,仍有较大的染色体替代效应存在。  相似文献   
145.
对在新疆境内收集到的34份杂草黑麦进行研究表明,杂草黑麦与栽培黑麦相比,分蘖力强,籽粒小,结实率低;它虽为异花授粉植物,但也有一些自交结实植株,连续套袋自交可以获得高度自交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6.
乌龙茶品系比较鉴定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1993年对13个乌龙茶天然杂种和人工杂交种的经济性状与生物学性状进行系统观察与比较鉴定。1993年6月同行专家进行现场评佶、茶样审评、资料审阅。结果从参试品系中筛选出101、105、111、114、115等5个早、中、晚生系列无性系乌龙茶新品种,分别命名为悦茗香、黄观音。紫观音、金观音、春桃香。均系铁观音的天然杂种和铁观音与黄金桂的杂交种。其鲜叶产量5年平均比铁观音增产106.8%-242.6%,比黄金桂增产11.2%-53.3%,或与黄金桂平产。加工品质多年表现高香优质,制优率高,内含物质丰富,达到铁观音或黄金桂的品质水平。扦插繁殖率高。在鸟龙茶区鉴定或试种,均表现抗性强,适应性广,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7.
茶叶中芳樟醇香叶醇及其配糖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36年在煎茶中鉴定出芳樟醇和香叶醇以来,有关它们在茶叶中的含量、品种和地域特征、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一直为各国茶叶工作者所关注。研究表明,茶叶中的芳樟醇具铃兰香气,系阿萨姆种及我国大叶种茶香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其含量在新梢各部位的分布表现为芽>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茎,各季含量以春茶最高,夏茶最低。加工过程中,芳樟醇大量产生于揉捻及发酵工序。芳樟醇还有四种顺式和反式吡喃型及呋喃型氧化物。与芳樟醇不同,香叶醇为中小叶种茶叶中的主要香气成分,具典型玫瑰香型。祁门红茶中含量极高的香叶醇成为“祁门香”的重要基础物质。然而,香叶醇在新梢各部分的含量分布及其季节和加工变化与芳樟醇相似。 茶叶单萜烯醇配糖体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1981年,竹尾忠一首次将茶鲜叶匀浆物置40℃下培养30分钟后发现有大量的芳樟醇和香叶醇产生,当加入β-葡糖甙酶的抑制剂Hg~(2+)及特异性抑制剂葡糖酸-1,4-内酯后,芳樟醇和香叶醇的生成受阻,而受热处理后的茶叶匀浆物添加β-葡糖甙酶后同样亦能产生芳樟醇和  相似文献   
148.
对天鹅内脏器官的外部形态、位置关系进行了解剖研究.天鹅舌背面有发达的角质乳头,食管在胸前部不形成嗉囊,盲肠颈明显,部分气管盘曲在龙骨崤腔内,鸣管无鸣肌,外鸣膜不与支气管连接,气囊发达,输精管不呈弯曲状.  相似文献   
149.
甘蔗花粉在人工培养基中的萌发结果表明,不同甘蔗品种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供试三个甘蔗品种I101—66、CP44—154和C0530的花粉在培养基A、B中的萌发率以CP44—154最高,在培养基A中为15.82%,在培养基B中为10.32%。10个参试品种花粉在培养基C中的萌发率以I523.86、CI85—80和BC2最高,为9.99.8.62%。甘蔗品种I101—66、I523—86、BC2和CP44.154的花粉管最长,为109.93.95.35μ。离体花粉管的生长可能会受到某种养分缺乏以及柱头结构差异所影响,但是,在人工培养基中没有发现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0.
为获得白皮大蒜组培繁殖体系,以其茎尖为材料,通过BA和NAA不同激素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 BA0.2mg/L NAA0.5mg/L,诱导率达60%;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 BA1.0mg/L NAA0.1mg/L,丛生芽繁殖系数高达80%。同时,为建立扩繁最佳体系,分别研究了激素、pH、谷氨酸钠三因素对不定芽增殖系数的调节效果,研究表明:添加0.5mg/L的GA3使增值系数提高到13.8;pH5.8最利于不定芽增值;添加10mg/L谷氨酸钠能在多次继代培养中保持较高的增值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