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0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林业   568篇
农学   601篇
基础科学   146篇
  210篇
综合类   3286篇
农作物   422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625篇
园艺   901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442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3种不同基因型的羽衣甘蓝品种"皱叶红心"、"白鸥"和"红鸥"为试材,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BA、NAA、IBA激素,筛选不同品种真叶叶片不定芽的诱导频率,同时确定不同材料对除草剂双丙氨膦和抗生素壮观霉素的致死临界质量浓度,为羽衣甘蓝的叶绿体转化研究筛选受体材料。结果表明:影响羽衣甘蓝叶片诱导不定芽因素中,激素质量浓度的影响比品种的影响更大;当诱导培养基中的6-BA质量浓度为1.0mg/L、NAA质量浓度为0.1mg/L时,诱导效果最佳,是3个品种的最适培养基;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3个品种的不定芽诱导率依次为"红鸥"、"白鸥"和"皱叶红心",因此择优利用品种"红鸥"作为后续转基因研究的受体材料;分别利用双丙氨膦和壮观霉素的不同质量浓度梯度进行筛选,研究二者对"红鸥"品种叶片分化的影响,发现双丙氨膦和壮观霉素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4mg/L和50mg/L。该研究结果对今后利用叶绿体遗传转化技术改良羽衣甘蓝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2.
以"新郁"葡萄组培苗为试材,采用离体再生方法,探究了IBA+6-BA及IBA+TDZ2种激素组合的8个浓度配比对"新郁"葡萄离体叶片、叶柄和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的影响。此外,通过比较红光、白光、蓝光、暗培养转红光、暗培养转白光、暗培养转蓝光6种光照条件下愈伤组织的诱导效率及分化潜力,确定了最适宜"新郁"葡萄离体组织培养的光照条件。结果表明:"新郁"葡萄离体再生体系在以叶片为外植体时不定芽再生效率最高;在最适宜的外源激素组合IBA 0.2mg/mL+6-BA 2.0mg/mL诱导下,不定芽再生率可达34.9%。6种光照条件中,以暗培养3周后转红光培养不定芽再生效果最佳,再生率、平均再生芽数、愈伤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干物质含量均高于其它光质。  相似文献   
103.
以白檀未成熟胚为试材,以改良MS为培养基,研究了白檀未成熟胚的器官发生和植株再生.结果表明:改良MS(mMS)能够很好的诱导愈伤组织,在添加了0.2 mg/L 6-BA+0.1 mg/L NAA的培养基中,诱导率高达92.5%;胚性愈伤组织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MS+0.25 mg/L 6-BA+0.15 mg/L NAA,分化率为72.4%;分化出的胚性愈伤组织在空白mMS培养基上继代培养15 d,76.6%的组织分化出芽,再转入1/2mMS+ 1.5%蔗糖培养基上培养20 d,芽长至1.5 cm.  相似文献   
104.
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象草幼穗为外植体材料、改良的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外源激素组合对不同发育时期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最适长度为2~5 cm;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4.0 mg/L 2,4-D 0.05 mg/L KT和4.0 mg/L 2,4-D 0.10 mg/L KT时,颗粒状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79.0%和72.6%;转入添加3.0 mg/L 2,4-D 0.2 mg/L 6-BA的继代培养基,分别有40.9%和74.0%的愈伤组织保持颗粒状结构;在添加2.0 mg/L CPPU 0.01 mg/L NAA和0.50 mg/L KT 0.5 mg/L IAA的分化培养基上,经过继代培养后的颗粒状愈伤组织的成苗率分别为36.4%和38.5%,总成苗率达50.2%和43.9%.3片叶大小的幼苗转入附加NAA 0.50 mg/L的1/2 MS壮根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在继代培养过程中逐代选择外表呈白色、干燥、紧密、颗粒状的愈伤组织,是提高其植株再生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5.
沙棘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不同沙棘品种顶端分生组织接种于不同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沙棘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不仅需要低无机盐的培养基,而且需要较低水平的激素物质,无激素或激素浓度偏高都将导致外植体的死亡。  相似文献   
106.
插皮接技术在棉花再生植株嫁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首次将插皮接技术用于棉花再生植株的嫁接,详细介绍了它的操作过程和实用技巧,该法要求简单,操作方便,成活率高;成活后砧芽枝摘心留叶有利于接穗良好生长发育。在砧木适合的嫁接时期、成活率和生长速率等方面与劈接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插皮接对砧木和接穗粗细比例无严格要求,从而延长了砧木可使用的时期,砧木生长过程中适合劈接的时间有一周左右(3~5片真叶),而在此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均适合于插皮接(4~5片真叶直到开花期);由于形成层吻合好,使用的砧木较大,有较发达的根系,在高成活率的前提下相对缩短了再生植株成活的时间。再生植株嫁接前不练苗,在嫁接后采取新的保湿和透气策略,使练苗和嫁接同期进行,有效缩短了再生植株缓苗时间。  相似文献   
107.
大豆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大豆遗传转化研究中的再生系统和基因导入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8.
花生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雪莲  郑奕雄 《种子》2006,25(1):46-50
同多数豆科作物一样,花生的基因转化技术难度大,且与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相比起步晚,因此进展较慢。本文收集近几年的中外资料,时花生基因转化研究中植抹再生体系的完善过程及存在问题、目前用于转化的目的基因、主要转化方法的改进及转化基因的表达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在花生基因转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努力的方向,为进一步进行花生转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9.
在宁夏南部山区,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家畜饲料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当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养鸡业的发展,鸡粪的加工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鸡的消化道比较短,对饲料中养分的吸收能力差,因而鸡粪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一种潜在的饲料资源.在鸡粪的开发利用方面,国家宁南旱农试区的科研人员根据一般养殖户的情况,已经初步探索出一种配方独特、饲用价值高的微发酵法处理鸡粪的实用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0.
龙牙百合的植株再生与遗传转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龙牙百合鳞片叶切块为外植体,通过多种培养基的比较试验,得出MS 2,4-D 2mg/L 6-BA 0.2mg/L是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MS 6-BA 1mg/L NAA 0.05mg/L是不定芽诱导及伸长的适宜培养基。MS N_AA2mg/L是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本试验已建立了适用于龙牙百合遗传转化的快速高频再生系统。用携带有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工程菌,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转化法转化龙牙百合,经PCR和点杂交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中。同时对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进行比较,发现农杆菌介导法的转化率为16.7%,基因枪法的转化率为50%,因此可能基因枪转化法更适于龙牙百合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