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7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875篇
林业   1883篇
农学   833篇
基础科学   1649篇
  1634篇
综合类   6563篇
农作物   573篇
水产渔业   486篇
畜牧兽医   1752篇
园艺   839篇
植物保护   281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449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487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397篇
  2016年   552篇
  2015年   599篇
  2014年   724篇
  2013年   773篇
  2012年   933篇
  2011年   934篇
  2010年   889篇
  2009年   907篇
  2008年   907篇
  2007年   859篇
  2006年   637篇
  2005年   666篇
  2004年   553篇
  2003年   457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368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7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碳纤维复合材料焊缝补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道的环焊缝和螺旋焊缝存在裂纹时,会降低轴向拉伸能力,严重影响其服役安全性。详细论证了用碳纤维对焊缝进行补强的原理、方法和可行性。认为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焊缝补强可以满足抵抗焊缝开裂的强度需求,并且补强后不会因裂纹扩展和疲劳问题而失效。  相似文献   
92.
93.
湿地松流脂病发病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松流脂病发病规律及防治研究徐锦才,卢桂兴,符德江(江西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333000)湿地松(Pinuselliottiienglm)原产美国东南部,1974年,我场开始引种育苗,分别于1975年、1976年在浮南分场、白虎湾林区造林102.47...  相似文献   
94.
‘过山香’香蕉多芽体的诱导及其体细胞胚的发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我国重要香蕉种质‘过山香’ (AAB) 为材料, 研究了香蕉多芽体诱导、多芽体茎尖薄切片即分生组织性的表层结构物( scalp) 愈伤组织诱导和体细胞胚发生的合适条件。结果表明, 该品种单个不定芽茎尖在P4培养基(含BAP 100 μmol·L - 1和IAA 1 μmol·L - 1 ) 中继代5个周期后可诱导获得类似花椰菜结构的多芽体。从30 μmol· m - 2 ·s- 1光强, 光/暗周期(16 h /8 h) 培养的多芽体所获得的scalp在添加2,4-D 5μmol·L - 1和Zeatin 1 μmol·L - 1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黑暗培养, 45 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7.6%。诱导20 d后黄色分生小球体类结节状愈伤组织开始发生, 90~120 d后在分生小球体局部可获得白色或浅黄色松散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7.5% ) 。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体细胞胚在成熟培养基上培养60 d后体胚萌发率和植株转化率分别为14.5%和11.1%。  相似文献   
95.
红千层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红千层离体快繁的若干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叶片在MS + 6-BA 115 mg·L - 1+NAA015 mg·L - 1中的愈伤组织诱导率43% , 并可直接从愈伤组织表面分化出不定芽, 分化率为69.2%; 腋芽启动培养基为MS + 6-BA 1~1.5 mg·L - 1 + NAA 0.5 mg·L - 1 , 萌动率为77%; 继代和增殖培养基为MS + 6-BA 1 mg·L - 1 +NAA 0.25 mg·L - 1 , 平均增殖系数为16.7; 生根壮苗培养基为1 /2MS +NAA 0.25 mg·L - 1 , 生根率96.1%; 试管苗生根培养30~35 d移栽, 成活率最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6.
香蕉ACC氧化酶基因(MAO3)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俊生  王华  张世清 《园艺学报》2005,32(5):807-811
 根据同源扩增得到香蕉(Musa acuminata) ACC氧化酶基因(MAO3) 的核心部分, 再通过3'和5'RACE扩增上、下游序列以及Genome-Walker的方法得到启动子部分, 共获得3 718 bp长度的序列。将所得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发现香蕉中ACC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非常保守, 各序列间的同一性高达99% ,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ACC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66.7%~71.8%之间。组织原位杂交试验表明MAO3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初步认为是在韧皮部筛管组织中特异表达。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实时监测到了MAO3基因和香蕉乙烯受体基因ERS2受机械伤诱导的定量变化。  相似文献   
97.
大棚温州蜜柑越冬栽培中棚内外温度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温度是影响柑桔生长发育及生理机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强度等都有重要影响。温州蜜柑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对温度要求严格,要求栽培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冬季不低于-5℃。  相似文献   
98.
低温胁迫下解放钟枇杷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枇杷果实皮薄多汁,成熟期较集中且适逢高温季节,采后在常温下极易失水皱缩和衰老变质,不耐贮藏和长途运输,损耗率极高。解放钟枇杷是福建省的主栽品种,4月中下旬成熟,果实特大,单果重70-80g,很受国内外市场欢迎。但采后常温下果实极易腐烂变质,果实的远程贮运受阻,外销更困难。国内外对枇杷采后的呼吸变化及其生理作用,已经有相关报道,但对解放钟枇杷果实采后呼吸及其他生理变化缺乏研究。为此,开展了本试验研究,以期为解放钟枇杷果实的贮藏保鲜和远程运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国内外葡萄保鲜技术措施主要分为"低温 CA(气调库贮藏) 二氧化硫"和"低温 MA(自发气调贮藏) 二氧化硫"两大类.我国以"低湿 MA 亚硫酸盐(或焦亚硫酸盐)类片(粉)剂水解释放二氧化硫熏蒸"为主,该方法简便、实用,释放的二氧化硫对葡萄贮藏中常见的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还可以降低葡萄的呼吸强度,有利于保持果实的营养和风味,但由于果实品质、机械伤、袋内湿度和库内湿度不同,容易造成二氧化硫伤害[1~5].  相似文献   
100.
芸薹属作物小孢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发展 被子植物的花药中,细胞按染色体的倍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倍体细胞,即由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小孢子(未成熟花粉);另一类是二倍体细胞,如药隔、药壁及花丝等组织.1950年Tulecke首次成功地培养了数种裸子植物的成熟花粉粒,发现在特定的培养基上,一些花粉可以不按正常的发育途径发育成成熟花粉,而是形成愈伤组织,1964年印度学者Guha和Ma heshuari首次报道从毛蔓陀罗花药培养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1972年Sharp等用看护培养法培养番茄的离体花粉,获得单倍体无性繁殖系.1973年Nitsch等首先成功应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毛蔓陀罗的小孢子胚与再生株.1982年,德国的Lichter等人成功诱导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小孢子胚及再生植株.自此芸薹属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芸薹属作物中,小孢子培养已在埃塞俄比亚芥、黑芥、大白菜、结球甘蓝、小白菜和芜菁等蔬菜上获得成功.1989年日本学者Sato首次报道成功地诱导出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和再生植株.1992年国内学者曹鸣庆等报道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成功.目前,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已经涉及芸薹属的6个主要栽培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