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降低大豆籽粒中亚麻酸含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裴东红 《大豆科学》1995,14(3):255-259
  相似文献   
2.
连用5头经产荷斯坦泌乳中期奶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γ-亚麻酸制剂(RPGLA),通过比较添加前后血浆和乳中γ-亚麻酸(GLA)含量变化,探讨了RPGLA的添加对血液和乳中γ-亚麻酸含量的影响。RPGLA中含有脂肪52.5%和γ-亚麻酸3.5%。每天分别早晚两次饲喂150gRPGLA,试验期间的日粮和饲养管理是一致的。添加前测定一次血浆和乳中GLA含量.添加后测定了5次。结果显示:RPGLA添加后血液中GLA含量显著提高(P〈0.05)。添加前乳中GLA含量(mg/kg)及其产量(mg/d)分别为11.5和310.3,而添加后第4、9、14、19、22天分别为25.7、19.0、26.3、24.8、27.7和663.0、493.1、737.7、705.0、769.7.均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泌乳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γ-亚麻酸可大幅度提高血浆和乳中γ-亚麻酸含量。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取48头年轻荷斯坦公牛来评估日粮补充亚麻籽和共轭亚油酸(CLA)对肌内和皮下脂肪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等能等蛋白日粮:对照组(亚麻籽0,CLA 0),亚麻籽组(亚麻籽10%,CLA 0),CLA组(亚麻籽0,CLA 2%),亚麻籽+CLA(亚麻籽10%,CLA 2%)。日粮富含亚麻籽和CLA,增加CLAc-9,t-11,α亚麻酸(ALA)的水平,并减少在n-6/n-3脂肪酸比值。日粮富含亚麻籽和CLA时,肌内和皮下脂肪脂肪酸组成有相似的趋势,CLAc-9、t-11、α亚麻酸(ALA)水平均增加,n-6/n-3脂肪酸比值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补充亚麻籽通过增加n-3和共轭亚油酸的脂肪酸比率,降低n-6/n-3改善了脂肪酸组成。补充亚麻籽可以增加n-3和共轭亚油酸的脂肪酸的比例,降低n-6/n-3比率,与对照组相比改善了的脂肪酸组成。CLA水平的增加与补充亚麻籽取得了相似的组织CLA水平,但与对照组得到了相似的n-3比率。CLA能提高组织CLA水平,以亚麻籽补充的日粮,其含量受n-6/n-3的比例影响。亚麻籽与CLA的联合补充比单独添加能更有效地增加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含量。可以得出结论,补充亚麻籽和/或CLA能够增加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一些脂肪酸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油菜种子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并使之在异交条件下保持基本稳定,以高油品种CY2作为受体亲本,采用RNA干涉技术沉默油菜内源Bn FAD2基因的表达,抑制油酸脱饱和反应。育成的3个独立转基因株系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下降到6%以下,其中亚油酸含量较受体亲本降低78.2%~86.5%,亚麻酸含量降低53.4%~65.8%。将3个转基因株系与2个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较高的常规品种正反交,F1种子中这2种脂肪酸的含量依然保持在与转基因亲本相仿的低水平。由此可知,通过RNA干涉技术沉默Bn FAD2基因的表达可赋予油菜低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异交稳定特性。这一特性的获得对于今后培育异交稳定的高油酸油菜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子蒸馏技术富集猕猴桃籽油中α-亚麻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猕猴佻籽油中的α-亚麻酸进行了富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分子蒸馏的主要因素,即蒸馏压力、蒸馏温度、进料速度、刮膜转速进行了优化,得到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富集猕猴桃籽油中α-亚麻酸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蒸馏压力3.0Pa,蒸馏温度110℃,进料速度20滴/min,刮膜转速400r/min,在此条件下α-亚麻酸的质量分数提高到83.69%;4级分子蒸馏后猕猴桃籽油中α-亚麻酸质量分数达到86.27%。  相似文献   
6.
以紫草科植物新疆软紫草(Arnebia euchroma)和假狼紫草(Nonea capsica(willd.)G.Don)为材料,翻译延伸因子EF1a为内参基因,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emi-RT-PCR)技术,对2种紫草植物中γ-亚麻酸合成关键酶基因△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紫草植物的叶、茎、根中均表达,在低温诱导不同时间后紫草植物叶片中△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有所增强。气相色谱分析显示,其产物γ-亚麻酸在低温下积累,推测紫草科植物叶片中△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表达量增加可能与适应低温胁迫的逆境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柞蚕雄蛾油中α-亚麻酸对高脂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给高脂小鼠以不同剂量的α-亚麻酸灌胃,并每周称体重,4周后测定小鼠肝系数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表明:与摄食高脂饲料的小鼠相比,柞蚕雄蛾油处理组中的α-亚麻酸可使小鼠血清TC下降22.48%~29.04%,TG下降25.53%~46.38%,LDL-C下降30.17%~45.70%,HDL-C升高11.18%~26.97%,并能明显降低小鼠体重及肝系数。可见,α-亚麻酸能够较好的调节小鼠血脂代谢,明显降低摄食高脂饲料小鼠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前有关高等植物亚麻酸生化合成及遗传调控了解甚少。鉴于此,洞悉亚麻酸生化合成机理,进而为改变大豆组织中亚麻酸水平同时,对拓宽大豆生长环境、改良大豆油脂品质、增进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微孔草是一种野生珍稀油料植物。本文通过对青海微孔草生物学特性及分布、生态学特性及经济价值的分析,指出微孔草富含r-亚麻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并对微孔草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微孔草油富含γ亚麻酸,微孔草适应性强,适宜在高寒地区种植,对其开发利用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