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7篇
农学   80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193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82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51.
二倍体和四倍体栽培甜荞的细胞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和统计了二倍体和四倍体甜荞(Fagopyrum esculentrm)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TⅠ、TⅡ时期的异常程度及花粉粒败育性等多个指标,并比较分析了二倍体和四倍体甜荞在这些指标上的差异显著性。结果显示:四倍体甜荞的异常TⅠ细胞频率、异常TⅡ细胞频率、TⅠ细胞平均微核数、TⅡ细胞平均微核数及花粉败育率均显著高于二倍体甜荞,这表明四倍体甜荞的遗传稳定性和花粉可育性都比二倍体甜荞差。  相似文献   
552.
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Zea Diploperennis)是有价值的新种质资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郭乐群  张忠  谷明光 《玉米科学》2000,8(4):012-014
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原产于墨西哥高寒山区,是栽培玉米的野生近缘种。它的根系发达,具有再生长和无性繁殖能力。它的抗逆性强,如抗旱、抗涝、抗寒,最突出的是抗病,抗多种病毒病,是其中3种病毒病的唯一免疫源,除此,还抗大小斑病,茎腐病以及抗虫等。它的子粒蛋白质含量高为玉米的3倍。它是转移玉米野生近缘属种质到栽培玉米的天然遗传桥梁。它与玉米具有相同数目(2n=20)的染色体和核型,与玉米杂交、染色体正常配对。我们利用它已经选育出玉米交种遗单6号和青饲类玉米品种“8493”。  相似文献   
553.
太平洋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卵母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志南 《水产学报》1999,23(2):109-114
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比较研究了太平洋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和各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卵黄形成期,二倍体卵母细胞呈椭圆形,细胞器发达,细胞外布满微绒毛,卵黄粒多并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卵母细胞生物合成旺盛,代谢活动强;而三倍体卵母细胞呈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细胞器少,不发达,细胞外未观察到微绒毛,卵黄粒少,有些细胞的卵黄粒畸形,卵母细胞生物合成及代谢弱。  相似文献   
554.
采用二倍体种子胚-细胞质-母体效应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陆地棉各节位种子油分含量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14节位的胚显性效应(VDo)(除第6节位外)和细胞质效应(VC)(除第8和第10节位)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不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7~14节位的遗传主要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VGE)的控制,其...  相似文献   
555.
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成熟卵受精后20min,在26℃下处理20min,获三倍体细鳞鲑幼鱼。将二、三倍体细鳞鲑幼鱼饲养在210cm×50cm×45cm(水深60cm)的玻璃钢水槽内,每槽30尾,每种倍性鱼类设3个平行,水温8~10℃下常规养殖90d后,测定试验鱼体长、体质量和肥满度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三倍体细鳞鲑幼鱼的日增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二倍体幼鱼(P<0.05),但二、三倍体细鳞鲑幼鱼的肥满度、饲料系数和存活率等差异不显著(P>0.05)。二、三倍体细鳞鲑幼鱼的体长(L)与体质量(W)呈幂指数增长相关,均为异速生长。两者的特定生长率随体质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细鳞鲑幼鱼的生长特性优于二倍体,可示范养殖、推广。  相似文献   
556.
甜研303是中国农科院甜菜所于1983年用甜425四倍体与甜202二倍体按3:1比例杂交配制组合,生产上利用其杂种一代,1991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推广良种。1987年参加省区试,产糖量比对照增产23.2%,含糖率提高0.65度。生产试验亩根产量平均  相似文献   
557.
为明确木薯同源四倍体抗螨的生理机制,以华南205(South China 205,SC205)木薯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为试验材料,分别于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取食胁迫前(取食0 d)及取食胁迫后1、4和8 d观察两个倍性植株叶片的受害情况并测量叶片中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和主要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朱砂叶螨取食胁迫后SC205四倍体叶片受害情况较SC205二倍体的轻;取食胁迫后1、4和8 d木薯SC205四倍体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比SC205二倍体的小;取食胁迫后1、4和8 d两个倍性木薯叶片中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SC205四倍体叶片中MDA含量的上升幅度比SC205二倍体的小,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上升幅度比SC205二倍体的大;取食胁迫后1、4和8 d两个倍性木薯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和单宁、总酚、总黄酮含量较取食胁迫前均显著上升,且SC205四倍体的上升幅度比SC205二倍体的大。表明木薯同源四倍体植株的抗螨性与叶绿素、游离脯氨酸、MDA、保护酶活性及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变化有关,它们均参与了木薯对朱砂叶螨取食胁迫的诱导型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558.
二倍体马铃薯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二倍体马铃薯抗青枯病基因型ED13、CE171和感青枯病基因型ED25的茎段为外植体,在优化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的基础上,对不同基因型的组培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具有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要求。固体-液体培养基双层看护培养对于二倍体马铃薯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是有效的,尤以固体培养基中NAA 2.0 mg · L-1 : 6-BA 2.0 mg · L-1的配比为佳。对于ED13而言,液体培养基中以2,4-D 2.5 mg · L-1 : KT 0.5 mg · L-1的配比为佳,相比之下CE171则以2,4-D 1.5 mg · L-1 : KT 1.0 mg · L-1为最好,二者的愈伤诱导率均达100%;对于基因型ED25,只有在NAA 2.0 mg · L-1 : 6-BA 1.0 mg · L-1和2,4-D 1.5 mg · L-1 : KT 1.0 mg · L-1时才能形成较好的愈伤。ZT在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单独使用ZT浓度为1.0 mg · L-1时,ED13和CE171的芽分化率均达95%以上;而ED25则只有在ZT和6-BA配合使用,配比为ZT 0.5 mg · L-1 : 6-BA 2.5 mg · L-1时才可获得较高的芽分化率。  相似文献   
559.
为评价马铃薯耐盐性,筛选耐盐种质资源,本研究以164份二倍体马铃薯杂种后代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进行NaCl胁迫处理,测量盐胁迫和对照条件下杂交后代和亲本的芽长、芽鲜重、芽干重、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6个形态指标,然后运用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类。结果表明,以亲本为对照,比较综合评价D值,筛选出26个耐盐无性系和10个盐敏感无性系;利用6个形态指标和D值分别聚类分析,166个无性系均被分为4个耐盐性不同的类群,表明可以分别利用6个形态指标和D值进行聚类,筛选出在同一类群中共同包含的无性系,提高耐盐评价的精确性;后代无性系根长相对值平均值较高(62.5),且聚类分析后,第一类群和第二类群的根长相对值的差异较小,说明根长不是理想的形态筛选指标,可以考虑用主根数替代根长,作为耐盐筛选的形态指标之一。本研究结果为快速评价大量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耐盐性和马铃薯耐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560.
以中国二倍体和三倍体鲫Carassius(黑龙江流域鲫、九江彭泽鲫、宁河彭泽鲫、海河流域鲫、金鱼)以及日本二倍体、三倍体鲫为试验材料,应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其肌浆蛋白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二倍体鲫中共检测出4种类型(BB、BC、CC和BD),其中BB为主要类型,并且4种类型均不同于日本的二倍体鲫;在中国三倍体鲫中也检测出4种类型(BBB、BBC、BCC、ABB),方正银鲫中的两种类型(BBC、BCC)均不同于九江彭泽鲫、宁河彭泽鲫、于桥水库鲫和日本三倍体鲫,九江彭泽鲫、宁河彭泽鲫以及95.1%的于桥水库鲫为BBB类型,其电泳带组成与谷口顺彦报道的日本银鲫中的Ⅱ-1型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