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5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2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南通气象因素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南通气象因素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采用2009年南通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资料,分析3个试点的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生育期的平均温度及整个生育期温度与籽棉产量、单铃重有极显著相关,在棉花的整个生育期中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棉花的产量越高。适宜的水分是棉花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降水量过多过少都会对棉花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花铃期的降雨量与皮棉产量有极显著负相关。花铃期降水量越多,则棉花的产量越低,这是因为雨水过多棉花脱落增加,结铃数下降所致。各生育期及整个生育期的日照时数与棉花籽棉产量、单铃重有极显著的正相关,花铃期的日照时数与皮棉产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总之,南通气象条件与棉花产量存在相关性,研究表明光照是影响南通棉花产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42.
<正>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是世界现存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已有3.5亿年的进化史,被称为"活化石",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目录"极危"(CR)物种,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  相似文献   
143.
于2007年4月~2008年5月对广西地州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地州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44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2目14科29属。其中两栖纲1目6科10属20种;爬行纲1目8科19属24种。分析了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特点,并对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4.
贵州省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两栖、爬行动物资源丰富。根据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目前贵州省境内有两栖动物有68种,其中有尾目12种,隶属3科7属;无尾目56种,隶属6科20属,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种,贵州特有物种8种。爬行动物103种,其中龟鳖目6种,隶属2科4属;蜥蜴目20种(包括亚种),隶属5科11属;蛇目78种(包括亚种),隶属6科27属,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种,贵州特有物种5种。综述了贵州省境内两栖爬行动物的资源现状和特点,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5.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尾两栖动物食物中鞘翅目、膜翅目昆虫和节肢动物中的潮虫所占比例较大,泽蛙、中国林蛙和四川湍蛙的食物多样性较高、食谱较宽,华西蟾蜍则对鞘翅目偏好明显。  相似文献   
146.
秦皇岛市药用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2003年,采用调查研究以及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对秦皇岛市药用两栖、爬行动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市内共计分布药用两栖、爬行动物4目、8科、15种,并对其分类学地位、生态概况、药用价值等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7.
148.
<正>湖南省森林资源丰富,建立了众多的国家森林公园。这些森林公园,其实也是野生动物资源的宝库。大鲵和猕猴张家界的奇峰秀水间,生活着一些珍贵的动物。金鞭溪清澈明净的溪水中,有一种叫声似幼儿啼哭的"娃娃鱼",学名大鲵。这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虽被称作"鱼",但却是货真价实的两栖动物,而且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大鲵体型扁扁胖胖,看上去像小婴儿  相似文献   
149.
壶菌病是一种新型的由蛙壶菌感染所引起的两栖动物传染疾病,其快速的传染性和广泛的暴发性导致两栖类物种的大面积灭绝,对全球两栖动物的生存产生了巨大影响。介绍了3种鉴定蛙壶菌的PCR方法:常规PCR、巢式PCR和实时定量PCR,并对这3种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50.
本文通过样地调查法对南新农场内琼州学院及周边地区的两栖动物进行调查,共捕获两栖动物180只,隶属于3科4属4种,其中泽陆蛙为区域内优势种,饰纹姬蛙为常见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计算结果为1.1327,这表明琼州学院及周边地区两栖动物多样性水平低,种类少。分析发现两栖动物主要分布在水稻田和溪流两个生境,水稻田环境下生存的主要蛙类为泽陆蛙和饰纹姬蛙,溪流为沼水蛙,除泽陆蛙属于东洋界和古北界外,其它3种都属于东洋界,区系组成以东洋型为主,有少量南中国型渗入。最后通过结论反映出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南新农场内琼州学院及周边地区今后的环境保护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