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8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8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从某鸭场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雏鸭及病死雏鸭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鉴定为鸭肝炎病毒。利用鸭胚肝细胞培养病毒,呈现典型CPE,向细胞维持液中加入1%的鸭胚尿囊液,CPE的维持时间可延长至60小时。将病毒的细胞培养物回归鸭胚和雏鸭.其致病力不见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62.
猪戊型肝炎病毒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7,(1):60-65
构建了ORF2蛋白原核表达体系Rosetta-pMAL-c5X-ORF2,经IPTG诱导表达后,对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并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以该蛋白为抗原建立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表达了可溶性ORF2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对猪常见的其他疾病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其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5%和6.6%。对102份临床血清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符合率为93.1%,关联性卡方检验显示2个方法具有一致性(P<0.01)。本试验为临床HEV血清抗体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特异、灵敏的新型快速检测技术,为建立猪病多重检测方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雏鸭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鸭呈现沉郁、转圈、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并具有肝脏肿胀、出血,胆囊充盈,胆汁颜色变淡等病理变化。鸭肝炎呈世界分布,其病原具有三个抗原性互不相关的血清型(血清Ⅰ型、Ⅱ型、Ⅲ型),在我国的大部分省份暴发流行,给养殖专业户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4.
猪戊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又一新型肝炎病毒,近年来对戊型肝炎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基因结构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就HEV的形态、基因分型、分子生物学特性、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的流行病学特点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5.
贡嘎  崔立 《畜牧与兽医》2008,40(5):90-93
建立针对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具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的检验方法,对戊型肝炎(HE)患者和患畜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控制食源性戊肝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目前检测HE病毒及其特异性抗体的不同方法和特点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6.
一种新的鸭传染病研究 Ⅰ.流行情况与初步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来,在福建的福州、福清和莆田等地的各日龄番鸭、半翻鸭、樱桃谷鸭和麻鸭发生一种以脏器和肠道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严重威胁我省养鸭业。经病原分离、电镜观察、中和试验及人工复制试验等实验室检测进步证明是由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新的鸭传染病.  相似文献   
67.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的血凝抑制抗体和中和抗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 virus,ICHV)能诱导动物机体产生中和(Serum neutrolization,SN)抗体与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抗体,本研究对8份ICHV免疫的犬血清同时进行了其SN抗体和HI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SN抗体和HI抗体具有正比线性关系SN≈8×HI,并绘制了标准曲线。由于血凝和HI试验不需应用活的试验宿主系统,而且可在3 h内获得结果,操作经济简便,因此可通过测定HI抗体的效价来推算出SN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68.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在新疫区,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9.
胡成波 《畜禽业》2006,(2):19-19
上个世纪50年代在印度发现了一种类似甲型肝炎的非甲非乙型肝炎。1998年在东京召开的国际卫生会议上,正式将此肝炎厦相关病毒分别命名为戊型肝炎(hepatitis E,virus,HE)和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戊型肝炎是一种经肠道传播的致病因子。本病主要发生在亚洲和北美洲发展中国家。通过这些地区养猪场采集猪的血清和部分饲养者的血清,发现猪的戊型肝炎阳性率极高、饲养者阳性的比例也很高;在美国和台湾猪体中分离的戊型肝炎病毒,经洲植苷酸序列和当地居民感染的戊型肝炎病毒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70.
免疫酶组化法对试验感染雏鸭体内鸭肝炎病毒的分布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病程短和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主要病变是肝脏肿大和肝脏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本病白1945年Levine和Hofstad发现以来,现已呈世界性分布。本试验以鼠抗DHV抗体为一抗,HRP标记的羊抗鼠IgG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中DHV抗原的免疫酶组化法,并以此对人工感染雏鸭不同组织器官中的DHV精确定位和分布测定,为探讨鸭病毒性肝炎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