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60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926篇
林业   2321篇
农学   2148篇
基础科学   2845篇
  1780篇
综合类   16384篇
农作物   1277篇
水产渔业   1227篇
畜牧兽医   6030篇
园艺   2170篇
植物保护   618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628篇
  2022年   689篇
  2021年   783篇
  2020年   860篇
  2019年   915篇
  2018年   472篇
  2017年   946篇
  2016年   1094篇
  2015年   1196篇
  2014年   2245篇
  2013年   2466篇
  2012年   3069篇
  2011年   2974篇
  2010年   2260篇
  2009年   2173篇
  2008年   2326篇
  2007年   1848篇
  2006年   1665篇
  2005年   1639篇
  2004年   1136篇
  2003年   1095篇
  2002年   700篇
  2001年   794篇
  2000年   590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330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14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32篇
  195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以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耕作方式为主区,分别设常规翻耕(C)、深松(S)、旋耕(R)处理,副区为秸秆还田量,分别设秸秆全还田(P)和秸秆不还田(A)处理,采用Biolog Eco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并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结果显示:深松与秸秆还田均有利于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9.78%和24.00%,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7.08%和15.81%;深松提高了15~30 cm土层的pH值6.67%,秸秆还田提高了0~15 cm土层的pH值4.32%。深松和秸秆还田均有利于代谢多样性(丰富度指数、香浓多样性指数)、碳源代谢强度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26.84%、3.84%和38.02%,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11.87%、 3.63%和14.74%。主成分分析表明常规翻耕秸秆不还田和旋耕耕作秸秆不还田碳源代谢功能相近,15~30 cm层次内常规翻耕秸秆全还田碳源代谢功能和深松耕作秸秆全还田处理相近。深松和秸秆还田平均提高了小麦产量5.82%,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与小麦产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11个葡萄品种3年生树在四川乐山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的花芽分化表现。结果表明,结果母枝的花芽分化率,魏可、维多利亚、黑芭拉多、金手指、金优2号和巨玫瑰6个品种的都高于50%,较易形成花芽;户太8号、巨峰、夏黑的在43%~48%;美人指和红指较难形成花芽。结果母枝不同节位的花芽分化率,多数品种在第3节位≥50%;结果枝上花穗着生节位在第3.8~4.9节,其中双花率以巨玫瑰、巨峰和户太8号较高,分别为83.45%、73.61%和73.06%。以结果母枝的花芽分化率≥50%节位作为冬剪的最低节位,则金优2号、户太8号、巨玫瑰、金手指、维多利亚5个品种在第3~4节,黑芭拉多和巨峰2个品种在第2~3节,魏可在1~2节。夏黑表现花芽分化率较低,为43.33%,可能与夏黑不耐弱光有关,设施栽培时应加强透光性。  相似文献   
23.
通过不同颜色地膜对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筛选出优良玉米种植品种,试验表明蓝膜覆盖均较相应白膜覆盖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光能利用率、经济效益和单方水效益,其中蓝膜先玉335的籽粒产量(15482 kg/hm~2)、水分利用效率(24.99 kg/mm·hm~2)、光能利用率(2.023%)、经济效益(22757元/hm~2)和单方水效益(3.83元/m~3)均最高,说明蓝膜覆盖是区域内节水增产的可行覆盖措施,先玉335是试区适宜栽培推广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便携式播种器播种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灭茬起垄播种的耕作方式种植玉米,其产量、产值及纯产值均高于灭茬播种、原垄播种,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以传统作坊式水代法芝麻油、传统作坊式压榨芝麻油、商品芝麻油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和聚类分析对不同芝麻油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检测和系统对比。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水代芝麻油和商品芝麻油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相似程度更高;此外,芝麻油中吡嗪类化合物、含硫杂环化合物和苯系物因不同加工处理方式的差异显示出较大变化,其中3-乙基-2,5-二甲基吡嗪、4-甲基噻唑、愈创木酚等可作为区别三种芝麻油的关键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26.
27.
本研究选取一杨梅种植基地进行不同施肥方式对农业径流中污染物影响的研究,通过对径流小区的径流进行监测,分析优化施肥模式和常规施肥模式下,径流水中氮、磷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优化施肥通过使用控释肥,有效控制氮素释放速率,优化施肥模式下径流中氨氮和硝态氮浓度远低于原有施肥模式,径流中氨氮浓度降低17.4%-90.2%,硝态氮浓度可以降低17.8%-47.8%。改变施肥模式可以有效控制径流中总氮浓度。优化施肥模式对减少总磷径流流失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降雨强度、降雨时间是决定总磷流失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8.
3月份开始,不少传统水产外贸企业陆续收到客户订单取消、暂停的通知,有些已经完成的订单被要求延期出货。2月份,中国商品出口额为2.04万亿元,同比下降15.9%,水产品是下降较为明显的一个产业,因为对运输时长、保存方式要求都较为严格。业内人士称,疫情引发的全球水产产业链的问题正在显现。  相似文献   
29.
《林业实用技术》2021,(3):F0002-F0002
‘科罗莱卡’又名‘柯基’(Koroneiki),原产希腊克里特岛,是希腊选育的油用品种。‘豆果’又名‘阿贝基娜’(Arbequina),原产西班牙,是西班牙选育的油用品种。引进后经不同气候区试验点嫁接繁育保存和区域化试验,在甘肃、云南、四川等试验点进行试验示范和规模化栽培。  相似文献   
30.
为验证马铃薯不同覆膜时期和密度二因素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此试验,以期确定该区域马铃薯种植的最佳覆膜时期和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采用秋覆膜、顶凌覆膜、播前覆膜,马铃薯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在不同密度间马铃薯产量差异极显著,亩播种密度4000株,产量最高,亩播种密度3500株,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