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03篇
基础科学   10篇
  155篇
综合类   369篇
农作物   7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国内外陆地棉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SSR分子标记对国内外74份棉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2278条SSR引物中筛选出82条引物,这82条引物共扩增出个43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13个,多态率达83.70%,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3.81个条带。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4份材料的相似性系数(GS)变化范围在0.371~0.958。其中国内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684~0.916,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大小顺序为:长江流域棉区品种>特早熟棉区品种>短季棉品种>黄河流域棉区品种>新疆品种。国外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61~0.958,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大小顺序为:乌兹别克斯坦品种>法国品种>墨西哥和前苏联品种>美国和巴基斯坦品种>乌干达品种>印度品种>澳大利亚品种。聚类图0.760阈值处可以把国内外品种聚为两类,26个国内品种和1个国外品种被聚为国内品种类,包括3个亚类。绝大多数国外品种为一类,包括4个亚类。本研究结果表明,SSR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和稳定性,是一种较好的遗传分子标记,适宜于棉花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812.
利用标准样方法对19 a生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碳素含量、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湿地松各器官的碳素含量在50.92%~54.38%波动,排列顺序为树叶>树枝>树根>树干>树皮,且各器官的碳素含量随树龄增长而提高.林冠上层与下层叶的碳素含量比中层叶的碳素含量低,但差别不大;下层枝条碳素含量明显比上、中层枝条高.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的碳素含量依次为45.16%、42.28%、40.88%;土壤层碳素含量平均为0.43%,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明显递减.湿地松各器官碳贮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例关系,排列顺序为树干>树根>树皮>树枝>树叶.随着树高的增大,树干碳贮量在乔木层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树皮碳贮量所占比例处于一个缓慢上升的状态,枝叶碳贮量所占比例在10~12 m段出现最大值.湿地松林生态系统碳贮量(C)为121.94×103 kg/hm2,其中乔木层为86.78×103 kg/hm2,占整个生态系统总贮量的70.67%,下木层为0.6×103 kg/hm2,占0.49%,凋落物层为8.86×103 kg/hm2,占7.27%,林地土壤(0~60 cm)为26.3×103 kg/hm2,占21.57%.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湿地松林年净生产力约为7.61×103 kg/hm2·a,有机碳年净固定量(C)为4.54×103 kg/hm2·a.  相似文献   
813.
陆地棉主要品种的遗传距离估测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40个常用陆地棉亲本进行了遗传距离分析,并采用最短、最长、类平均及重心法等对供试材料进行了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表明,以产量,重量与比强度、纤维细度、纤维成熟度及衣分为代表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可达到91°。以上聚类分析证明,40个供试品种可分5类,最长距离聚类法比较适宜,亲本起源与血缘关系及类型划分无必然联系。亲本必须根据性状表现及主成分值综合选择后,再根据遗传距离进行选择,不宜过分强调遗传距离远(如本研究之Ⅰ/Ⅳ类间杂交)。根据主成分值选配的9个理想亲本为:鲁棉六号、鲁棉四号、邢台6871、岱字16号、PD0113、冀棉八号、冀合3016、徐州514及鄂荆92。  相似文献   
814.
遗传分析表明:2.5%跨长、整齐度、比强度、从播种到初花天数的加性效应显著;伸长率、麦克隆值、从播种到初絮天数,除加性效应显著外,有的显性效应也显著。二个生育期,2.5%跨长、比强度的 h~2较高,整齐度和伸长率中等,麦克隆值较低。两个生育期间;两个生育期与多数纤维性状间以及2.5%跨长与比强度、伸长率间均呈正相关。麦克隆值与整齐度间以及它们与2.5%跨长、比强度间均呈负相关。伸长率对比强度的相对贡献最大。通过伸长率来选择2.5%跨长和比强度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15.
利用生育期不同的陆地棉(G.hirsutum L.)亲本,配制了5个组合的 P_1,P_2,F_1,F_2,B_1,B_2各6个世代。应用多元分析法,对棉花纤维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绒长整齐度、纤维宽度以加性效应为主;2.5%跨长、纤维细胞壁厚度由显性及上位效应控制;比强度以加性和显性和显性×显性效应为主;伸长率、麦克隆值、腔/壁和纤维素含量的遗体成份中,上位效应占有较比重。绒长整齐度和比强度、伸长率、麦克隆值、纤维宽度、纤维素含量间;比强度和伸长率,纤维素含量间;伸长率和麦克隆值、纤维素含量间;壁厚与纤维宽度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整齐度与2.5%跨长间;麦克隆值与纤维素含量间;壁厚与腔壁/壁间均呈免相关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分析还表明:伸长率,整齐度和纤维素含量与比强度的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816.
冀西北高寒地区玉米组合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86个极早熟玉米组合在冀西北坝上高寒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表明,高产组合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苗期低温下生长快,孕穗期有利条件下发育进程提前,后期灌浆时间长.同时发现,和北京地区相比,坝上高寒生态条件下玉米组合的平均双穗率提高,平均单株穗鲜重增加,平均茎粗增大,对提高玉米的产量潜力和饲用价值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817.
利用海南典型缺磷砖红壤土为基质进行土壤磷高效旱稻种质筛选试验。通过对多个相对耐低磷指数进行多重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分蘖数、相对分蘖干重、相对地上部干重和相对总生物量可作为苗期初步筛选较好的指标,而相对分蘖数、相对有效穗数、相对成穗率、相对结实率和相对单株籽粒产量为全生育期筛选可靠、有效的指标。并得出:BXLD和AX128等供试品种属于土壤磷高效旱稻种质,QX128和RD-2属于土壤磷低效旱稻种质。  相似文献   
818.
杂交组合与正反交后代优势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研究通过两组亲本(抗虫棉与常规棉)配置的23个组合F1的种植试验,一方面进行杂种优势比较,从中筛选强优抗虫组合,另一方面对优势测定进行相关分析,从中探讨各性状效应,结果可见,强优势组合当首推K6×K5组合,其综合性状优良,次推B×K2和C×K1组合;从相关分析来看,铃重达极显著水平的正相关,选择大桃品种作杂交亲本,是强优杂交组合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19.
30个旱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SAS等软件对30个旱稻品种的千粒重、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等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力、遗传进度、相关系数等参数的分析,特别是进行了性状间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对旱稻单株产量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而穗长、主茎杆粗、单株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作用不大,甚至会出现负相关作用。因此认为,通过对单株粒数、千粒重、结实率的选择,有助于旱稻的培育,加强灌浆期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820.
海南山栏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与普通栽培水稻相同,即2n=24,并同属2B核型。山栏稻染色体组中有9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水稻对照品种为5-6对),1-2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水稻为4-5对).1-2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这表明山栏稻核型比水稻更为对称。山栏稻染色体组的异染色质含量平均为46.1%,低于水稻对照(平均为50.1%)。异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形式与水稻对照基本相同,多数是位于着丝点两侧(或再加一个短臂),只有少数(1-2对)染色体表现异染色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