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淮麦区杂交小麦亲本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黄淮麦区普通小麦品种间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关系并划分杂种优势群,用GriffingⅡ遗传交配设计对10个黄淮麦区普通小麦品种配制45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进行8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分析,再根据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性状表现划分杂种优势群。结果表明:(1)杂交小麦具有普遍的中亲优势和较强的对照优势, 多数性状的超亲优势不强。单株穗数、主穗粒数表现为负向优势,致使单株产量的对照优势下降,是目前制约杂交小麦产量优势发挥的主要限制因素。(2)周98165、小偃22、西农889、郑麦366和偃展4110的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强优势组合有豫农202×郑麦366、周98165×小偃22、小偃22×豫农202、西农2611×小偃22、烟农19×郑麦366、豫农202×邯6172、小偃22×郑麦366、烟农19×周98165、周98165×邯6172。依据双亲之一GCA或双亲GCA之和较大的要求进行亲本选配,强优势组合出现的几率较高。(3)利用配合力分析法将供试亲本划分为5类,利用性状聚类法将供试亲本划分为4类。这两种方法划分杂种优势群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以43份杂交棉F1代为研究对象,时各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竞争优势、相关系教及通径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棉F1代中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和表分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时皮棉产量直接作用较大的性状为单株铃数、衣分和单铃重,对F1代的筛选应注重对这几个性状选择,以获得强优势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3.
15个化杀杂交小麦亲本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依据,以15份普通小麦为材料,采用NCⅡ设计组配44个组合,研究了8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杂种F1的杂种优势是普遍存在的,各性状大都表现出正向优势;周麦22、西农889、西农375和罗大穗316的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较高,参与组配的强优势组合较多。在44个杂交组合中,(D177×罗大穗316)、(周麦22×花培878)、(周98165×西农375)、(周麦22×西农889)、(周麦22×200(1)穗2)、(周麦22×郑育麦9987)、(周麦22×07常261)、(周98165×西农889)、(周麦22×罗大穗316)、(周麦22×西农375)为强优势组合。利用普通小麦亲本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将15份亲本划分为5类,直接以普通小麦亲本8个性状的表现值亦可将15份普通小麦划分为5类。  相似文献   

4.
采用NCⅡ设计对25个优良温带玉米自交系和4个热带自交系配制100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省3种不同生态环境下对这些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温带自交系郑58、K1218是综合性状配合力十分优良的自交系;铁7922、辽3180是综合性状配合力优良的自交系;自330、丹340、云147、81515、西502等是综合性状配合力比较优良的自交系。热带自交系单株产量GCA效应值YML146>YML145>CML171>CML166,温带系×Suwan1和温带系×Tuxpeno是主要的杂种优势模式。将4个热带自交系分别用TA(热带硬粒型)和TB(热带马齿型)来表示,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某温带自交系×TA为强优势组合,同一温带自交系×TB也是强优势组合;②某温带自交系×TA为强优势组合,同一温带自交系×TB是弱优势组合;③某温带自交系×TA为弱优势组合,同一温带自交系×TB也是弱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5.
以对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Kühn)有良好抗性的水稻品种ZH5为母本,与对纹枯病抗性较差的泸恢17、多系1号和GR83个恢复系进行杂交,获得杂交F1、F2代,于2005—2006年在杭州田间对亲本和杂交后代进行了纹枯病抗性人工接种鉴定及植株生物学性状考查。结果表明,杂交F1代植株对纹枯病的抗性水平介于双亲之间,大多数农艺性状表现出超亲优势或介于双亲之间;同一杂交组合F2代群体内纹枯病抗性分离较大;不同杂交组合间群体内抗、感纹枯病植株分布差异较大。植株对纹枯病的抗性与株型性状相关不显著,主要决定于品种自身的抗性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程氏指数对两系杂交组合亲本及其杂种F1进行分类,对杂种F1产量性状与亲本及杂种F1程氏指数,杂种F1产量性状与父本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偏粳×粳、偏粳×偏粳的组合杂种F1为偏粳类型。杂种F1每穗总粒数表现与双亲程氏指数差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也受到父本性状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12份玉米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32个组合,对其主要数量性状的GCA、SCA、TCA和遗传参数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99-78、99-41、99-14、99-6和99-11等自交系的综合性状较优,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如99-78×99-41、99-14×99-41;而99-63和99-74等的综合性状较差,需进一步改良方能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黄淮南部和黄淮北部麦区小麦品种间的杂种优势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性,以黄淮南部麦区的8个小麦品种和黄淮北部麦区的7个小麦品种为亲本配制56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遗传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株高、千粒重和结实小穗数的平均中亲优势较高,单株粒数和穗粒数的平均中亲优势为负向优势,各性状均出现了中亲优势较高的组合,说明黄淮麦区不同生态区小麦品种间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2)临Y8012、周麦27和邯生923单株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其他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也基本上表现优秀,用作亲本可进一步提高组合的产量。单株粒重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为百农207×临Y8012、秋乐2122×邯生923、周麦27×济麦39、浚2016×冀麦181、周麦17×冀麦181。组合百农207×临Y8012、周麦27×邯生923和周麦27×济麦39两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及特殊配合力效应均比较高,为本研究中的最优组合。(3)株高和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说明这两个性状加性效应较大且受环境影响较小,直接对这两个性状进行选择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单株粒重的广义遗传力较高,但其狭义遗传力较低,非加性方差成分占优势,因而对单株粒重直接选择效果不太显著,需要通过其他相关性状来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ms5ms6双隐性核不育抗虫杂交棉不同组合方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组合方式不同,F1主要经济性状存在明显差异。产量的竞争优势抗×抗优于感×抗。产量构成因素优势主要表现为单铃重的增加。F1纤维各性状均不同程度具有竞争优势,总体优于对照。麦克隆值表现为感×抗优于抗×抗。聚类分析表明,F1性状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恢复系性状的遗传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0.
选育优势更强,产量更高的杂交水稻组合,首先必须对产生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理论以及抗性等问题有个正确的认识。为此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并参照前人的试验结果,对杂交水稻强优势组合选育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扩大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问题。杂种优势与双亲性状遗传距离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双亲遗传距离大,杂种优势强;双亲遗传距离小杂种优势不强[1]。在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中,我们需要采用恢×恢、恢×保选育新的恢复系,配组的杂交水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及其相应的单交种的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三交种、单交种相互之间,三交种之间及单交种之间的单株产量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他主要性状差异极显著。比较各性状平均差异,三交种单株产量略优于单交种,其他各性状则相当。12个三交种中有2个的单株产量略高于最优的单交种。  相似文献   

12.
大豆单交及三交组合方式与后代优良品系入选机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吕德昌  黄承运 《大豆科学》1991,10(2):110-114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豆育种研究水平,加快高产、抗病、优质大豆新品种选育进程,对1971~1982年11年的亲本选配及组合配制方式进行了分析,对三交组合即当地良种×(当地良种×外引良种)F_1选出的优良品种及品系的统计分析表明:三交组合较单交组合选出的优良品种及品系机率高,且丰产性能、抗病性能优于生产品种。绥农4、绥农5、绥农6、绥农8号四个大豆新品种均是以三交组合方式选育成功的。育种理论分析、经验和实践都表明三交组合方式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优势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和相应单交种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交种的总体平均产量略低于单交种,但两者差异不显著,产量最高的组合是单交种09×412,居第二位的是三交种09A×10B×355.与相应的两个单交种相比较,25%的三交种比其两个单交种具有较明显的优势,33.3%的三交种杂种优势介于两个单交种之间,其余41.7%的三交种优势低于两个单交种.12个三交种的各性状株间变异系数平均值除单株角果数和角粒数较明显高于单交种的平均值外,其它性状株间变异系数平均值相当.三交种的整齐性略差于相应的两个单交种,而抗倒性和抗菌核病能力强于相应的两个单交种或介于两个单交种之间.  相似文献   

14.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母本的6个杂交组合的无性一代为试验材料,对组合的各个产量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组合为大西洋×D2和大西洋×早大白,这两个组合产量高,单株商品薯重也较高,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621.6 g和511.0 g,平均单株商品薯重分别为426.9 g和409.2 g;尤其是大西洋×早大白组合,后代的单株结薯数量较少(4.9个),且单薯重高(107.9 g),是大薯块类型的高产组合。大西洋×克新16号组合和大西洋×T1800组合的产量中等,可结合其它性状评价其利用方向。大西洋×克新2号组合的产量较低;且单株商品薯重也较低(187.7 g),是利用价值较小的组合。大西洋×中薯4号组合的平均单株产量低(380.7 g),但单株结薯数量少(4.5个),因而单薯重较高(93.5 g),可以选择高产的单株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5.
Pure lines derived from multiple parents provide abundant variation for genetic study.However,efficient genetic analysis methods and user-friendly software are still lacking.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linkage analysis methods and integrated analysis software for pure-line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four-way and eight-way crosses.First, polymorphic markers ar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identifiable alleles in the inbred parents.Expected genotypic probability is then derived for each pair of complete markers, and based on them a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MLE) of recombination frequency is calculated.An EM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calculating recombination frequencies in scenarios that at least one marker is incomplete.A linkage map can thus be constructed using estimated recombination frequencies.We describe a software package called GAPL for recombination frequency estimation and linkage map construction in multi-parental pure-line populations.Both simulation studies and results from a reported four-way cross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popula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software can build more accurate linkage maps in shorter times than other published software packages.The GAPL software is freely available from www.isbreeding.net and can also be used for QTL mapping in multi-parental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导了离体培养技术在甜菜远缘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探讨了影响离体再生植株诱导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外植体、培养基和杂交方式等。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再生植株诱导率以远缘杂交胚(95.8%)为最高,其次是生长点(60.5%)、腋芽(57.6%)、未授粉胚珠(4.7%);4种培养基的再生植株诱导频率在60%~98%之间,其中珠3诱导率最高;杂交方式以正交(野生种×栽培种)远缘杂交胚的再生植株诱导率为最高,达96%。不同来源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为58.8%~86.4%,不同来源再生植株性状存在明显差异。离体培养技术是快速提供甜菜育种素材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和东农303为母本的6个杂交组合的无性一代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和加工相关品质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表现最好的组合为大西洋×T1800,该组合产量高,平均单株产量可达604g;单薯重较高,平均单薯重可达80 g;高淀粉、低还原糖个体较多,后代中符合油炸加工类型的无性系比率最高。以东农303为母本的3个杂交组合后代比重偏低,但平均单株产量和平均单薯重均较高,可从这3个组合后代中筛选出高产鲜食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滇型籼粳杂交水稻育种实践与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籼、粳亚种杂交,杂种优势强。为了选育出竞争优势很强的籼粳杂交稻,首先应用籼、粳亚种的品种或材料进行杂交,以选育出籼粳交的保持系、恢复系或材料;其次用籼粳交的保持系或材料转育成不育系或材料;第三用籼、粳稻不育系或材料与籼粳交的恢复系或材料测交;第四用籼粳交的不育系或材料与籼、粳稻品种或材料测交;第五用籼粳交的不育系或材料与籼粳交的恢复系或材料进行广泛测交,再从中选出竞争优势强的籼粳杂交组合;第六,经过试种、鉴定,选出竞争优势极强的籼粳杂交稻。  相似文献   

19.
甜菜多倍体双交种——甜研30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甜研308(原代号甜8622)系以雄不育二倍体单交种(MS202×2014B)为母本,以四倍体单交种(MP407×MP409)为父本配制的钳菜多倍体双交种。在生产示范试验中(1993~1995年,14点次),根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超过统一对照种(甜研301)11.79%、0.49度与16.13%,且抗褐斑病性优良,为我国第一个甜菜多倍体双交种.适宜在黑龙江省部分甜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热大99W"序列旱稻新品系农艺特征与抗旱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海南山栏稻原种与水稻常规品种杂交,F2或F3单株再与水稻雄性不育恢复系杂交,其后代又与雄性不育系再杂交,在四交F6代进行单株选择,F7代进行株系选择,F8代对入选的9个品系进行农艺性状比较、产量构成分析和抗旱生理指标测验。结果表明其中3个品系具有良好的农蕊性状和较高的产量潜力(产量可超过4500kg/hm^2),同时表现较强的抗旱性。从而获得兼备水稻理想株型和山栏稻抗旱性的丰产旱稻新品系,为进一步培育优良旱稻新品种奠定了重要基础,并对稻作抗旱育种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