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9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45篇
林业   64篇
农学   245篇
基础科学   239篇
  382篇
综合类   1035篇
农作物   105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27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41.
综合比较了6个品种和4种栽培方式对春大白菜抽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抽薹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强春、良庆的耐抽薹性最强,未熟抽薹率都为0;对照品种丰抗80的耐抽薹性最差,未熟抽薹率最高,达83.33%。“春大将”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温州春季栽培。在4种栽培方式中,露地直播+不盖地膜的未熟抽薹率最高,达87.46%;育苗移栽+覆盖地膜、育苗移栽+不盖地膜的无发生未熟抽薹。  相似文献   
142.
春玉米需磷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掖单4号春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施肥处理,系统地研究了春玉米磷素营养的吸收、积累、分配和转移规律。结果表明,磷的吸收与生育进程间呈S形曲线变化;磷的吸收速度在生育期间呈单峰曲线变化,其峰值在出苗后78d左右,时值散粉期;每生产100kg籽粒需吸收P_2O_51.05kg;磷素在各器官的分配随生长中心转移而变化,小喇叭口期之前主要分配在叶片中,小喇叭口至散粉期主要分配在叶片、基秆中,散粉之后其分配中心转向果穗,供籽粒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3.
通过6a的试验,分别研究了在一般干旱年份(年降雨量超过360mm)和较严重干旱年份(降雨量低于360mm),小麦品种(79121-15与定西24)、耕作方式(垄作与平作)及补充灌溉等农艺技术组合对产量的影响。在一般干旱年份,79121—15的产量比定西24的高,并且它们的产量在垄作种植下比平作种植下有显著提高。在严重干旱年份,定西24的产量比79121-15高。无论在一般干旱年份还是严重干旱年份,补充灌溉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通过不同品种与耕种方式,以及补充灌溉等农艺技术的组合,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在一般干旱年份,组合品种、垄作和补充灌溉等技术措施,79121-15对产量的贡献率与定西24的相比较被提高了7.3%~9.9%。垄作较平作对产量的贡献率提高了9.3%~13.3%。补充灌溉对产量贡献率提高了17.7%~30.0%。但是,在严重干旱年份,组合品种、垄作和补充灌溉的情况下,补充灌溉提高小麦产量25.1%~35.5%,垄作和品种可适度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44.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建立春小麦苗期需水量与每穗小麦小穗数的相关关系,进而可以按预定的小麦产量,推算出其适宜的灌水量,以达到提高灌水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5.
分析了河南气候特征,讨论了香菇春季栽培的几项关键技术,根据接种后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温度要求,应利用当地气候特点,选择最佳栽培时期;香菇品种选用中低温型品种为宜;通风降温是菌袋安全越夏的保证;综合管理能确保香菇优质、高产高效益。  相似文献   
146.
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硝酸还原酶活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四单19为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硝酸还原酶活性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硝酸还原酶活性随氮素用量不同而发生变化。硝酸还原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单峰曲线变化。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灌浆进程的推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从蛋白质含量、蛋白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公顷施纯氮200kg最佳。  相似文献   
147.
为提高特早熟春大豆湘春豆25号的秋播增产潜力,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苗前期施复合肥、苗后期施尿素等3个主要栽培因子对湘春豆25号秋播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x1)、苗前期施复合肥(x2)两因子对产量有显著影响,苗后期施尿素(x3)主效不显著,与x1,x2互作显著;湘春豆25号翻秋种植适合高密度、高肥力水平下栽培;中等肥力土壤上栽培,产量2400kg/hm2以上的优化农艺模式有39个,其主要决策因素取值范围:种植密度57.58~61.51万株/hm2,苗前期施复合肥316.8~427.65kg/hm2,苗后期施尿素202.44~284.34kg/hm2.  相似文献   
148.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降水的季节分布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因素的主次,6月降水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提出了丰产的降水分布为4月23.8~32.3mm,5月50.6~58.7mm,6月94.7~103mm,7月161.2~172.8mm;分析了边际产量效应,各月均是在干旱时灌水边际产量效应高,超过适宜水分后为负效应。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节水灌既提供科学依据。模型也可用于省内地区降水对小麦产量影响的测报  相似文献   
149.
大白菜新品种"冠春"的春化特性及其遗传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抗抽薹春大白菜新品种“冠春”正反交及其亲本为试材,通过萌动种子人工春化处理,研究了其春化和遗传特性。结果表明,春大白菜“冠春”萌动种子在4-5℃持续春化处理20 d后,平均显蕾时间45 d,平均开花时间53 d;不同春化时间下,“冠春”正反交的春化表现一致,而且均较其双亲冬性弱,说明该品种的抗抽薹性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并表现隐性遗传;随春化时间延长,平均显蕾时间和显蕾持续时间缩短,绝对开花时间变化不大,因此在春大白菜育种中应将显蕾时间作为重要指标;在20 d或25 d不完全春化条件下,抗抽薹微效基因得到表达,材料内部的差异明显,可以通过选择积累晚抽薹微效基因提高晚抽薹性。在25 d和30 d处理下,“冠春”开始显蕾和开始开花的时间相同,春化效果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0.
小麦对硼的吸收、分配与积累及需硼关键时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小麦对硼的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以及需硼的关键时期,结果表明:⑴随着硼水平的提高,小麦对硼的吸收及积累逐渐增高。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小麦对硼的积累呈直线关系。⑵无论硼处理水平高低,硼在小麦体内均以叶部分配最高 。⑶不同年份,气候因子不同,对吸收量不同,小麦产需硼的关键时期及孕穗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