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9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551篇
林业   611篇
农学   632篇
基础科学   392篇
  2148篇
综合类   2062篇
农作物   296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491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28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81.
四川紫色丘陵农区坡耕地饲草种植模式及效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把饲草作为主要作物引入耕作制,通过3年3重复随机区组定位试验研究,构建适于四川紫色丘陵区坡耕地应用的粮饲高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冬季以小麦为主,间套黑麦草、燕麦等冬季饲草,夏季以苏丹草、菊苣等夏季饲草为主的种植模式与对照麦/玉/苕种植模式相比,能够稳定小麦籽粒产量,8~9倍的提高饲草鲜产,提高50%以上的可饲用干物产出,提高粗蛋白产出1倍以上,增加产值30%以上。冬季以小麦为主,间套黑麦草、燕麦等冬季饲草,夏季以苏丹草、菊苣等夏季饲草为主的种植模式能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大幅提高紫色丘陵区旱坡耕地饲料产出,为区域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饲料保障,是适用于该区域的可持续高效旱坡地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82.
研究酚醛树脂胶黏剂固体含量、常温软化、加热软化时间以及增塑剂质量分数,对竹丝板尺寸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树脂固体含量以及同时进行软化处理,可明显提高竹丝板的尺寸稳定性;增塑剂用量需在6%以上时,才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83.
本文介绍了我国水土流失状况和坡地苎麻防治水土流失的良好效果;从苎麻根系发达、覆盖度高、抗逆性强等方面阐明了苎麻保持水土的原因,并从成本低、见效快、缓解天然纤维与粮争地的矛盾、比较效益明显等方面分析了利用苎麻保持水土的优势。  相似文献   
984.
基于LB法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团聚体与土壤侵蚀和径流密切相关,本试验用Le Bissonnais法中的快速处理测定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计算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质量分形维数(D),比较几种水稳性团聚体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确定植被类型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于0.2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在1978年油松林地的0~5 cm层最大,为54.95%,在1990年刺槐林地和荒地的20~40 cm层最小,为3.20%;MWD(mm)和GMD(mm)在1978年油松林地的0~5 cm层最大,分别为1.66和0.46,在荒地的20~40cm层最小,分别为0.09和0.05;表层(0~5 cm)土壤D在2.71~2.84之间,表下层在2.74~2.91之间。土壤有机质与D,MWD,GMD和0.2 mm显著相关,表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土壤团聚体形成和水稳定性提高。D,MWD,GMD和0.2 mm都可用于表征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作为土壤抗侵蚀性指标。  相似文献   
985.
黄土坡面薄层流产流过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薄层流径流过程是最基本的坡面水文过程,揭示黄土坡面薄层流产流过程机理对于认识坡面产流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黄土坡面薄层流产流过程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坡面薄层流径流率随降雨历时的增长呈增加趋势,可用幂函数方程很好地描述,开始产流后的2~10 min内增加很快,以后逐渐趋于平缓、稳定;(2)不同坡度条件下,坡面薄层流径流深均随雨强的增大而呈显著增加,可用线性方程很好地表示;(3)不同雨强条件下,坡面薄层流径流深随坡度的变化趋势相似,皆可用对数线性方程描述;(4)不同雨强条件下,薄层流径流深随坡长增大总体呈增加趋势,可用倒数线性方程描述;(5)雨强、坡度、坡长对坡面薄层流径流深的综合影响可表述为三元线性经验方程,其中雨强的影响最大,坡度和坡长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986.
研究了药桑红色素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药桑红色素具有较好的光稳定性,室外阳光直射下,3 d保存率仍在90%以上,在紫外光照射下不稳定,3 d衰减50%;对高温不稳定,在100℃时,放置8 h保存率即降低了40%,但在低温条件下较为稳定。色素对氧化剂不稳定,而在一定的还原剂条件下保存率仅略有降低;苯甲酸钠防腐剂对色素有护色作用;Fe3+、Fe2+和Ca2+可破坏色素水溶液稳定性,而其它金属离子对稳定性影响不明显。pH值增大至碱性范围会使色素稳定性降低,而在酸性条件下保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987.
【目的】研究降雨条件下黏性土坡位移场、应变场、微结构动态环境能场的变化及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土坡模型试验,用读数显微镜观测降雨前后土坡内45个测点的位移,特意选择并全程观测斜坡面(1个)、坡脚(2个)、坡底(1个)的4个测点的位移,研究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利用反分析方法分析土坡的位移场与应变场的变化,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上分析黏性土坡微结构动态环境能场及外部环境条件变化与其内在介质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降雨条件下坡顶和坡脚处土体的损伤程度较大,最大竖向位移发生在坡脚处;用常规方法分析土坡变形时会低估瞬时变形而夸大固结变形;由斜坡面、坡脚和坡底的蠕变曲线可见,降雨初期的瞬时竖向位移和侧向位移增长较快,但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土坡微结构受到损伤,竖向位移和侧向位移的增长变慢,最后趋于稳定。【结论】降雨引发的土坡滑移大多数是瞬时的,土坡的蠕变既是土体损伤的过程,也是土坡微结构能量耗散的过程。因降雨劈裂力的作用,在坡顶及斜坡面上会出现裂缝,而斜坡面和坡脚是最容易诱发险情的部位。  相似文献   
988.
甲基化EGCG的合成及其在人工模拟胃肠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原料,用硫酸二甲酯对其进行部分甲基化.甲基化产物经乙酸乙酯萃取,再经硅胶柱、凝胶柱和反相硅胶柱分离得到EGCG的甲基化衍生物,再经ESI-MS,MS/MS和1HNMR鉴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分离到的甲基化EGCG和EGCG在人工模拟体胃液与肠液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该体系合成甲基化EGCG的最佳务件是:硫酸二甲基酯与EGCG的摩尔比1∶1,在60℃水浴条件下回流反应5h.通过分离,最后得到纯度为93.86%的单甲基化产物242 mg,得率约为9%,经鉴定其结构为EGCG4"Me.在人工模拟胃液中,EGCG4"Me脱去甲基,生成EGCG,起到缓释作用;而在人工模拟肠液中,EGCG4"Me由于甲基化,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989.
为了指导己唑醇微乳剂的开发,在已确定己唑醇微乳剂配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配方组份及用量,研究了溶剂、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盐等对微乳剂低温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剂用量相同,溶剂体系极性减弱时,微乳剂低温稳定时间延长,反之则缩短;在溶剂极性适当的条件下,溶剂的用量与微乳剂低温贮存稳定时间成正相关;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当HLB值降低、表面活性剂用量提高时,微乳剂低温贮存稳定性提高;碳链长度小于5个碳的醇会缩短制剂的低温贮存稳定时间,并与用量成负相关;碳链长度大于5个碳的醇则会增加制剂的低温贮存稳定时间,且与用量成正相关;添加无机盐类则对制剂的低温贮存稳定性起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990.
证明了将光散射技术用于评价水乳剂稳定性的可行性。通过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配方的研制,证明了来自Turbiscan Lab分散稳定性分析仪的稳定性参数(SI)可以作为水乳剂稳定性判定的量化指标,其结果与传统的热贮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试验结果一致,SI<4.0的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体系具有稳定性。此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乳化剂配比对体系的稳定性影响最大,水质和共乳化剂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差异不显著。选定乳化剂配比后,水质和共乳化剂对体系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是协同作用的结果,水质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选择,因而可用自来水配制合格的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