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1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1446篇
林业   891篇
农学   891篇
基础科学   3349篇
  2389篇
综合类   3882篇
农作物   300篇
水产渔业   270篇
畜牧兽医   493篇
园艺   186篇
植物保护   305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452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535篇
  2016年   620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675篇
  2012年   936篇
  2011年   884篇
  2010年   680篇
  2009年   698篇
  2008年   601篇
  2007年   788篇
  2006年   575篇
  2005年   515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分析探讨开放性实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高体育院校开放性实验教学质量,培养综合素质高与专业能力强的有用人才。方法:运用资料分析法对广州体育学院十年来积累的开放性实验教学资料进行研究。结果:(1)开放性实验形成了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2)历年参加开放性实验的学生人数占当年在校生人数比例非常高;(3)开放性实验科目内容丰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兼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4)开放性实验教学效果比较满意,教学质量较高。(5)改进开放性实验教学方式、构建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体育类大学生参加开放性实验存在的一些问题。结论:体育类大学生参加开放性实验能够有效地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促进专业水平的发展,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2.
设计了一种新型嫁接机上苗定位夹持装置,可实现嫁接苗的定位、断根和夹取功能。新型上苗定位装置由滑块摇杆收拢机构和夹取断根机构两个部分构成,针对幼苗定位连杆末端需形成包络轨迹将嫁接苗包住的农艺要求,进行机构的数学建模和仿真优化,得到了最佳的结构参数。以“拿铁砧”葫芦苗为对象取苗进行试验,其定位夹持的成功率达93%以上,符合自动嫁接需求。  相似文献   
93.
不同绿茶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6个无性系绿茶品种的成活率、新梢物候期、发芽密度、鲜叶产量、制茶品质、抗性等性状进行分析,为国家级良种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苏茶早、元宵绿、中茶108、武义早等4个品种为特早生种;中茶108、81-8-30、中茶302等3个品种的产量极显著高于CK种,武义早的产量显著高于CK种;桂香18、六杯香、鸠20、中茶302、春波绿、81-8-30、南江1号等7个品种的品质优于CK;中茶108、81-8-30等2个品种的耐寒性表现为强,浙农139、中茶302、桂香18等3个品种的耐旱性表现为强.  相似文献   
94.
李艳华 《计算机与农业》2011,(2):108-109,112
远程实验教学在远程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远程教育深入发展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多种原因,远程实验教学在远程教育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许多问题。要想促进远程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远程实验教学的质量,就必需解决远程实验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95.
针对宁夏惠农区渠井用水比例失调,导致地下水越过适宜埋深造成次生盐渍化的问题。选择惠农区李岗村为试验区,在概化试验区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采用双重节点方式对地表水地下水模型进行耦合,在每个时间段对两者进行联立同时求解,通过HydroGeoSphere进行模型的计算求解,率定和验证模型中的水文地质参数。并通过建立的模拟模型,适时调整用水比例,得到在生态安全埋深下,渠井用水最优比例。  相似文献   
96.
提高动物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学实验是动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本文从准备动物实验材料、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及室内外学习相结合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动物学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7.
硒肥与钝化材料组配对土壤Cd钝化及稻米Cd消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硒肥施用方式联合钝化材料对土壤镉钝化和稻米镉消减的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选用亚硒酸钠作为硒肥,钙镁磷肥和硅藻土作为钝化材料,设置基施硒肥+钙镁磷肥+硅藻土和叶面喷施硒肥+钙镁磷肥+硅藻土2种方式,研究其不同用量对镉污染酸性稻田土壤修复与安全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用量的增加,稻米产量增加,基施硒肥产量略高于叶面喷施硒肥,产量差为 2.115 g/pot,与对照(CK)相比,基施0.28%钙镁磷肥+0.12%硅藻土+0.004‰硒(T3)能够提高1.68倍的稻米产量;随着施用量的增加,pH升高,有效Cd降低,有机质与CEC变化不大;基施硒肥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对土壤pH、有机质与CEC差异不显著,但基施硒肥处理有效Cd含量略低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T3对土壤Cd的钝化效果最佳;随着基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稻米Cd含量降低,随着叶面喷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稻米Cd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基施硒肥处理对稻米Cd的消减程度强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相差 0.021 mg/kg,与对照(CK)相比,T3处理稻米Cd降低0.063 mg/kg。可见,硒对调控稻米镉累积具有重要作用,且基施硒肥强于叶面喷施。综上所述,基施0.28%钙镁磷肥+0.12%硅藻土+0.004‰硒对土壤Cd钝化与稻米Cd消减的效果最佳,值得在镉污染稻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岳红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159-7160
温度在气体污染物扩散的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日晒和地表辐射的存在,使得地面、建筑物外表面都与空气存在一定的温差。温差的存在会改变地表及壁面附近的流场,从而对住宅区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影响。利用理论推导对热力因素及扩散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且与数值模拟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理论推导与试验结果整体趋势相一致。这表明在与无温差情况相比较,温差存在时,地表及壁面附近流场更加紊乱;温差与气体污染物的扩散具有正相关性,对住宅区污染物的稀释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
海藻酸钠-聚乙烯醇交联微球制备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为包埋剂,选取交联时间、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用量比(SA ∶ PVA)以及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的总浓度为影响因素设计L49(52×7)正交实验,探讨包埋的最佳理化条件。以包埋材料的成球效果,包埋小球的硬度、弹性及微观结构为考察指标,比较包埋小球性能,探讨包埋条件。结果发现当SA ∶ PVA为7 ∶ 3,总浓度为4%,交联时间为24 h时包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0.
Biochar addition can expand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stock and has potential ability in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Also, some incubation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biochar can increase soil inorganic carbon (SIC) contents. However, there is no direct evidence for this from the field experiment. In order to make up the sparseness of available data resulting from the long‐term effect of biochar amendment on soil carbon fractions, here we detected the contents and stocks of the bulk SIC and SOC fractions based on a 10‐year field experiment of consecutive biochar applic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There are three biochar treatments as no‐biochar (control), and biochar application at 4.5 Mg ha?1 year?1 (B4.5) and 9.0 Mg ha?1 year?1 (B9.0),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iochar application significantly enhanced SIC content (3.2%–24.3%), >53 μm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POC, 38.2%–166.2%) and total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15.8%–82.2%), compared with the no‐biochar control. However, <53 μm silt–clay‐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 (SCOC)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14%–27%) under the B9.0 treatment. Our study provides the direct field evidence that SIC contributed to carbon sequestration after the biochar application, and indicates that the applied biochar was allocated mainly in POC fraction. Further, the decreased SCOC and increased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contents observed in field suggest that the biochar application might exert a positive priming effect on native soil organic carb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