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1篇
  免费   915篇
  国内免费   1899篇
林业   653篇
农学   1490篇
基础科学   814篇
  5580篇
综合类   6184篇
农作物   1058篇
水产渔业   462篇
畜牧兽医   1112篇
园艺   241篇
植物保护   551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416篇
  2022年   675篇
  2021年   702篇
  2020年   758篇
  2019年   761篇
  2018年   638篇
  2017年   922篇
  2016年   1033篇
  2015年   794篇
  2014年   854篇
  2013年   1343篇
  2012年   1407篇
  2011年   1098篇
  2010年   850篇
  2009年   802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722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515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21.
不同氮素施用量对葡萄叶、枝、根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用500ml塑料育苗盆定植一年生葡萄扦植苗,研究不同氮素施用量对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并对根尖细胞构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地上部生长量,干物重,叶面积在N-300区最大;全叶绿素含量随氮素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叶淀粉,全糖含量随氮素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枝条和根的淀粉含量在N-75区和N-150区最高,全糖含量在N-150区和N-300区最高,在N-900区最低。生长越旺盛的植株,白色根越多,氮素施用量过多时出现黑色根增多的倾向。  相似文献   
922.
以中筋小麦扬麦10号为试验材料,探讨拔节与孕穗肥施用比例对氮素吸收利用、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土壤上,增加拔节期氮肥施用比例,产量提高,蛋白质和面筋含量下降,氮素农学效率、生理效率和运转效率(氮收获指数)均较低,氮素生产效率、吸收效率、利用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中等;拔节肥和孕穗肥二次施用有利于产量和品质协调,氮素生产效率、农学效率、吸收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但氮素利用效率最低,氮素生理效率和运转效率中等。在土壤肥力中等、施氮量为240kg·hm-2条件下,以基肥、拔节肥、孕穗肥比例为2∶1∶1较为适宜,在土壤后期供肥能力较高、施氮量为150kg·hm-2条件下,则以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比例为10∶2∶1~2∶6~7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23.
试验结果表明,连作大豆长期不施肥和单施氮、磷化肥,白浆土中各形态氮素呈下降趋势,其中氨基酸态氮减少最多,10年间分别降低了148.00%和60.00%。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大豆秸秆还田,不仅增加连作大豆白浆土中各形态氮含量,而且改变了土壤氮素组成。  相似文献   
924.
黄河流域氮素流失模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氮素流失模数是研究区域氮循环与氮平衡的基本参数,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从大区域角度评价我国化肥的利用效率。按多年年径流量均值和多年河水氮浓度均值计算所得的黄河19个主要支流的流域氮素流失模数在0.073~1.665t·km-2·a-1,氮素流失模数的大小与区域人口和农业生产水平存在正相关性;由于存在“流域面积尺度效应”,使按干流数据计算得到的黄河流域的氮素流失模数显著地小于按支流资料计算得到的氮素流失模数;由于干流各站点控制的流域范围具有重叠性以及下游水质对上游水质有继承性,使按干流各站数据计算得到的氮素流失模数数值间差异不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黄河流域的氮素流失模数大大增加。中游头道拐站以上流域1995年的氮素流失模数比1985年增加4倍以上,下游花园口站以上流域1996年的氮素流失模数比1986年增加2倍以上;黄河流域流失的氮主要是以溶解态形式存在于水相中的氮素,流域氮素流失模数与泥沙径流模数之间无明显关系。以花园口站为控制点计算所得的黄河流域的氮素流失模数小于以大通站为控制点计算所得的长江流域的氮素流失模数。黄河流域的氮肥流失率(指黄河流域流氮素流失总量占流域氮肥总施入量的比例)在90年代后期有快速增加趋势,1998年比1997年增加12%,1999年又比1998年增加18%。我国  相似文献   
925.
创建中国肉类加工食品供应链模型的构想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提高中国肉类加工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出发,针对目前中国肉类加工食品尚未形成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这一现状,提出了在新型的供应链模型中加入信息代理中介组织的设想;认为信息代理应主要由农业企业组成并吸纳规模较大的农户与销售商参与,其不仅承担保证企业与农户契约履行的责任,起信息沟通作用,而且比较公平地根据供应链的总收益动态地调整原先农户与企业所签订契约的利益分配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改进中国肉类加工食品供应链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26.
氮磷钾肥对越橘的产量效应及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年生高丛越橘品种“蓝丰”为试材,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氮、磷、钾肥与越橘产量间的效应模型,经检验二次回归模型拟合性较好。对肥料主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越橘的增产作用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两因素交互效应分析结果:氮钾、氮磷、磷钾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互效应。经模拟寻优,获得氮、磷、钾的最佳施肥组合方案为N 34.15-40.59 g/株、P2O515.02-19.35 g/株、K2O 15.02-19.35 g/株。  相似文献   
927.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重庆地区2种代表性中性紫色土直,研究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提高了水稻株高、剑叶面积及穗长,降低了空壳率,以40%发酵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当季水稻产量增加2.5%-10.1%,为各处理最高,氮素利用率提高17.65%,随有机N的比例增加水稻产量下降。连续两年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速效P和有效K均有明显提高,且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加及增幅亦增加,土壤破解N的变化不明显,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变化与鳞、钾的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928.
孤岛油田孤一联合站加热炉燃油系统在正常供油时必须保证恒压运行,当系统中加热炉因工艺需要启停时,燃油供给系统的压力会发生波动,容易出现燃烧器回火、断火甚至停运等不良现象,依靠人工调节燃油系统的压力平衡,所需配合人员较多,程序繁琐,对燃烧器配件损害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孤一联合站利用变频调速技术,调整了燃油瞬时供给量,同时简化了工艺流程,实现了加热炉燃油系统恒压运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29.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中国汽车信息交换平台的汽车行业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型,对其结构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管理模型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0.
选取龙井43、浙农113两个盆栽茶树品种,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液喷施茶树叶片,对茶树叶片内硝酸还原酶活性、全氮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0、100、150、200 mg·L-1 5种不同的壳聚糖溶液喷施浓度处理下,浓度低于150 mg·L-1时,随着喷施浓度提高,茶树叶片中全氮、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现提高趋势,但进一步增加至200 mg·L-1时,上述3项测定指标值下降.说明壳聚糖对茶树氮代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