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24篇
  免费   1242篇
  国内免费   2134篇
林业   2346篇
农学   1918篇
基础科学   1025篇
  3112篇
综合类   9758篇
农作物   1394篇
水产渔业   1552篇
畜牧兽医   2762篇
园艺   771篇
植物保护   962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679篇
  2021年   771篇
  2020年   781篇
  2019年   899篇
  2018年   576篇
  2017年   1063篇
  2016年   1210篇
  2015年   1039篇
  2014年   1272篇
  2013年   1332篇
  2012年   1733篇
  2011年   1813篇
  2010年   1439篇
  2009年   1383篇
  2008年   1197篇
  2007年   1257篇
  2006年   1076篇
  2005年   861篇
  2004年   661篇
  2003年   566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339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295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21.
玉米粒部性状对子粒脱水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8个自交系配制的56个玉米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对子粒脱水速率、子粒果皮厚度及子粒大小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子粒果皮厚度和子粒大小对子粒水分有一定影响,果皮厚度与子粒脱水速率呈负相关,与子粒含水量呈正相关;子粒的长、宽、厚均与子粒脱水速率呈正相关,且子粒长与子粒脱水速率的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922.
玉米单倍体成株诱导率和加倍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吉诱SM6278-2对31份不同种质基础材料进行单倍体杂交诱导,在三亚南滨农场基地进行自然加倍自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单倍体诱导成株率存在差异,差异不显著;单倍体诱导成株率最高达4.7%,最低为0.3%,平均为1.0%;不同材料单倍体雄穗加倍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最高为47.1%,最低为1.6%,平均为16.7%;不同材料单倍体结实株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最高为23.5%,最低为0%,平均为6.1%;不同材料单倍体雄穗加倍形成的花粉亲和力差异极显著。单倍体雄穗加倍与自交结实密切相关,单倍体雄性的育性问题是单倍体自交结实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23.
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矿物质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矿物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生物产量、子粒产量及肥料贡献率。与当前施肥水平比较,玉米在配施矿物质有机肥750 kg/hm2的条件下,化肥不减量和减量15%生物产量分别为38 647、36 869 kg/hm2,比单施化肥处理增产7.61%和2.66%;子粒产量分别为16 544、15 783 kg/hm2,增产7.56%、2.48%;肥料对生物产量贡献率分别为56.26%和49.07%,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11.05和3.87个百分点,表明在配施矿物质有机肥750 kg/hm2的前提下,将氮、磷化肥施用量在当前水平上减量15%可以保证玉米子粒产量稳定在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924.
水稻基质育秧不同播种量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有机基质料培育标准化壮秧技术,以武运粳23号和"科杰"牌基质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播种量水平对水稻秧苗地上部与地下部性状、大田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增加,秧苗地上部和地下部性状差异较大,在播种量为120-210 g/盘范围内,叶绿素含量、盘结力和根系活力则随着播种量增加而增加,在播种量为150-180 g/盘时基质料育出的秧苗更有利于培育健壮的机插秧苗,具体表现为增穗、增粒作用,可以在大面积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5.
施氮量对茶树生长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泥池培育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茶树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kg N/hm2(CK)、112.5 kg N/hm2(N1)、225 kg N/hm2(N2)和450 kg N/hm2(N3)。结果表明:施氮显著促进茶树生长,施氮处理茶叶产量比CK显著提高116.98%~141.51%(P〈0.05),但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施氮处理茶树叶片叶绿素总量提高30.56%~72.67%,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13.37%~29.74%,并与CK差异显著(P〈0.05);施氮处理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比CK显著提高14.88%~17.26%(P〈0.05),但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氮肥施用提高茶树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适量的施氮可提高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促进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提高;但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单位氮肥对茶树生长的促进效应降低。  相似文献   
926.
为了解水分和氮素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长期定位试验,设置0、150和225kg N·hm-2 3个施氮水平以及不灌水(CK)、越冬期灌水80mm(WF)、越冬期灌水40mm(WS)、秸秆覆盖+越冬期灌水40mm(MWS)、秸秆覆盖+拔节期灌水40mm(MJS)和拔节期灌水40mm(JS)6个水分调控模式,比较分析了不同水氮处理间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可增加冬小麦产量,施氮量150与225kg N·hm-2的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水分调控模式中JS的产量最高,但与MJS差异不明显;水氮处理中,以施氮150kg N·hm-2条件下JS的产量最高。施氮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但提高了速效氮、全氮和有机质含量;不同水分调控模式中MJS改善耕层土壤肥力的效果最佳;以施氮150kg N·hm-2水平下MJS处理的综合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927.
罗璇  郭彤  胡银岗 《麦类作物学报》2014,34(8):1083-1091
为了解小麦和谷子叶片中C4光合途径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NADP-苹果酸酶(NADP-ME)、磷酸丙酮酸二激酶(PPDK)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差异及其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关系,以4个小麦品种(中国春、晋麦47、绵阳11、小偃6号)和4个谷子品种(豫谷1号、吨谷1号、冀谷19、冀谷20)为材料,在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分别测定了小麦和谷子叶片中四种光合酶的活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叶片中均可检测到这四种光合酶的活性,且酶活性与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谷子叶片中四种光合酶活性均远高于小麦;不同小麦和谷子品种间四种光合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小麦的PPDK和NADP-ME活性均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相关不显著;谷子的MDH、PEPC和PPDK活性均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仅豫谷1号的PEPC活性、冀谷20和吨谷1号的MDH活性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28.
选择3种生根剂处理迷迭香插条,采用露地和搭建拱棚两种方法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根试剂处理的迷迭香插条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ABT处理插条成活率92.3%,NAA处理插条成活率93.7%;搭建拱棚扦插有利于插条生长。  相似文献   
929.
The mechanism for how fucoxanthin (FX) suppressed adipose accumulation is unclear. We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X on metabolic rate and expressions of genes related to thermogenesis, mitochondria biogenesis and homeostasis. Using a 2 × 2 factorial design, four groups of mice were respectively fed a high sucrose (50% sucrose) or a high-fat diet (23% butter + 7% soybean oil) supplemented with or without 0.2% FX. FX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xygen consumption and carbon dioxide production and reduced white adipose tissue (WAT) mass. The mRNA expressions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 γ coactivator-1α (PGC-1α), cell death-inducing DFFA-like effecter a (CIDEA), PPARα, PPARγ, estrogen-related receptor α (ERRα), β3-adrenergic receptor (β3-AR) and deiodinase 2 (Dio2)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inguinal WAT (iWAT) and epididymal WAT (eWAT) by FX. Mitochondrial biogenic genes, 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 1 (NRF1) and NRF2, were increased in eWAT by FX. Noticeably, FX upregulated genes of mitochondrial fusion, mitofusin 1 (Mfn1), Mfn2 and optic atrophy 1 (OPA1), but not mitochondrial fission, Fission 1, in both iWAT and eWAT. In conclusion, dietary FX enhanced the metabolic rate and lowered adipose mass irrespective of the diet. These were associated with upregulated genes of the PGC-1α network and mitochondrial fusion in eWAT and iWAT.  相似文献   
930.
本文主要利用三种发根农杆菌A4、15834、R1601诱导苦参产生毛状根,初步为建立苦参的毛状根培养体系提供参考。本实验采用共培养法,考察了不同外植体、菌种、培养时间对苦参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并对苦参毛状根中氧化苦参碱进行初步的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苦参毛状根的最佳诱导条件是以生长1周的苦参幼芽为外植体,R1601为菌株,添加1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侵染20 min,(25±1)℃暗处诱导,最终测定诱导率最高为27.6%,存活率为45.8%,而苦参毛状根中氧化苦参碱的富集量为1.68mg/g(苦参毛状根干重),未检测到苦参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