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82篇
  免费   1213篇
  国内免费   2162篇
林业   2346篇
农学   1931篇
基础科学   1025篇
  3115篇
综合类   9759篇
农作物   1394篇
水产渔业   1552篇
畜牧兽医   2762篇
园艺   797篇
植物保护   976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679篇
  2021年   772篇
  2020年   781篇
  2019年   950篇
  2018年   576篇
  2017年   1063篇
  2016年   1210篇
  2015年   1039篇
  2014年   1272篇
  2013年   1332篇
  2012年   1733篇
  2011年   1813篇
  2010年   1439篇
  2009年   1383篇
  2008年   1197篇
  2007年   1257篇
  2006年   1076篇
  2005年   861篇
  2004年   661篇
  2003年   566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339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295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宁夏绿洲禾豆牧草混播组合及其比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亚淑  朱林  许兴 《草业科学》2015,(9):1463-1472
在宁夏中部半干旱带有补灌的条件下,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试验材料,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分别按照3∶7、5∶5、7∶3共3种不同比例进行混播,研究了不同混播组合及比例对其经济投入产出比、干草及主要营养成分产量、相对总产量及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豆禾牧草混播比例的产量均显著大于单播禾本科牧草的产量(P0.05)。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播组合2013年及2014年的产量均显著高于沙打旺与禾本科牧草的混播组合(P0.05),其中,紫花苜蓿∶羊草为7∶3的混播组合的产量为最高(P0.05),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总产量最高且投入产出比最低。紫花苜蓿+禾草组合中豆科牧草竞争力均大于相同比例下沙打旺+禾本科牧草组合中豆科牧草竞争力。沙打旺+禾本科牧草混播组合中,相对总产量(RYT)大于1的组合多于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混播组合,其中,沙打旺∶羊草为7∶3的混播组合的两年平均RYT最高。以上结果说明,在宁夏中部半干旱带建植栽培草地时,紫花苜蓿∶羊草为7∶3的混播组合有较好的产量效应和最低的投入产出比;而沙打旺∶羊草为7∶3的混播组合中不同物种生长较为均衡。  相似文献   
102.
During 11 breeding seasons, 351 7- to 10-day-old horse embryos were nonsurgically transferred into recipients that ovulated between 3 and 10 days earlier. Pregnancy rates at 14 and 40 days and foaling rates were 77.8% (273/351), 69.2% (243/351), and 64.4% (226/351), respectively. Pregnancy loss between 14 and 40 days was 11% and between 40 days and delivery was 7%. The transfer of quality grade 3 to 4 embryo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lower pregnancy rate at 14 days compared with the transfer of grade 1 to 2 embryos (46.2% vs. 79%; P < .05). Eight-day-old embryo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lower pregnancy losses than day 9 or 10 embryos, as occurred for embryos between 400 and 1200 μm compared with embryos <400 μm. Embryos recovered from mares >20 year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regnancy loss rate than those recovered from younger mares. The same happened for embryos coming from mares affected by reproductive pathologies compared with healthy mares performing sport activity. None of the evaluated parameters influenced recipients' foaling rate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03.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因开展经验及历史数据不足致费率难以合理厘定,引入模糊信息粒及综合评价理论,相对传统方法,更能实现费率厘定的公平合理,保障各方利益.本文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模糊信息粒理论处理历史数据,克服数据模糊不确定性,得出第三者赔偿额的模糊信息粒X~;其次运用传统精算定价方法得出行业基准费率的模糊信息粒p~;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二级评价理论,综合追溯期、企业规模等影响因素,得出投保企业风险综合评价集B~,以此修正基准费率.  相似文献   
104.
在灌区的规划设计中,传统作物灌水率图的绘制一般都是手工方法,不仅效率低且修正起来很不方便,而且现有的灌水率图绘制软件一般存在着灌水率计算和灌水率图绘制相互独立、无法实时动态修正等不足.基此,综合利用EXCEL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以及图形自动绘制功能,将灌水率计算与灌水率图绘制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灌水率图的快速绘制和动态调整.这种方法操作方便、简单,值得在工程设计部门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5.
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d(10、20、40μmol/L)、Pb(10、20、40μmol/L)和Pb-Cd联合(分别为5、10、20μmol/L),来探讨铅镉对肾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测定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及上清液脂质过氧化指标。结果表明:20μmol/L以上染毒组细胞皱缩、体积变小,表面有细胞碎片,甚至呈泡沫状或树枝状;铅、镉单独和联合染毒组GSH—Px、SOD活性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而MDA含量和凋亡率则呈升高趋势(P〈0.05),并存在剂量和时间效应。镉和铅也能使细胞周期停滞。Pb、Cd联合可加剧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06.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测定畜禽组织中恩诺沙星的残留量。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107.
叶菜型甘薯大棚越冬栽培薯苗存活率及其产量性状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叶菜型甘薯的繁殖系数,保证种植种源的持续供应,采用薯苗大棚栽培越冬留种,研究不同品种和节位薯苗越冬栽培的薯苗地上和地下部性状。结果表明:叶菜型甘薯福菜薯18和鄂菜薯1号的茎尖薯苗和二节薯苗越冬存活率最高为77.50%,最低为66.25%;鄂菜薯1号茎尖薯苗越冬苗株高最高为29.3cm,茎尖薯苗株高均与二节薯苗的株高差异显著;二节薯苗分枝数、薯苗产量最高分别为62.77个/m2、493.34kg/667m2,均显著高于茎尖薯苗;越冬地下茎存活率以二节薯苗优于茎尖薯苗,存活率在73.75%~82.50%;茎尖薯苗的柴根产量和数量均优于二节薯苗,分别达128.89kg/667m2和16.1个/m2。结论:以二节薯苗栽培越冬,其来年薯苗分枝、产量、地下茎性状均优于茎尖薯苗,薯苗直接栽插繁殖、地下茎萌发繁殖速度均快于柴根。  相似文献   
108.
以蝴蝶兰"光芒四射"增殖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的土豆添加量对其增殖倍率及转接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6培养基中加入土豆40g/L对"光芒四射"的增殖效果最好,使其转接周期从60d缩至50d,增殖倍率从1.80增至2.52。  相似文献   
109.
以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优势灌木作为保育植物,选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幼苗作为目标物种,将其分别种植在开阔地和优势灌木冠层下,连续3 a统计松树幼苗的存活率和主枝生长长度,从而确定毛乌素沙地优势灌木对松树幼苗的定居是否存在保育作用。同时,测量开阔地和灌木冠层下的环境指标,揭示优势灌木保育作用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1优势灌木冠层下松树幼苗的总存活率显著高于开阔地(P0.05),说明优势灌木可增加松树幼苗的存活率。2在持续3 a的恢复实验期间,优势灌木对松树幼苗定居的保育作用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3优势灌木冠层下松树幼苗的主枝生长良好,并未受到抑制。4优势灌木通过改善微环境,从而对其冠层下松树幼苗的定居产生保育作用,其中改善最为明显的是光照强度和土壤湿度,其次是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的来说,优势灌木对松树幼苗的定居存在保育作用,保育植物技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恢复措施,应用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植被恢复中,从而为该区植被的恢复与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优化通关藤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考察通关藤提取工艺中的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出膏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以出膏率为评价指标,优选出较为合理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当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次数为2次时,通关藤的出膏率最高.[结论]优选通关藤提取工艺节能高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