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62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23篇
  59篇
综合类   34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87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1.
日光温室内不同光照强度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用菌不同种类,同一种类不同生育阶段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尽相同。菌丝体阶段需要较弱的散射光照射,光照强度200~1000LX较为理想;在菇蕾形成期光照强度对平菇和香菇影响不大,金针菇则需要较弱的光照强度,1000Lx以下较好;香菇转色也需要较弱的光照强度,以200LX以下最佳;出菇期平菇对光适应范围较广,香菇次之,金针菇较敏感,一般平菇在20000Lx以下,香菇在10000LX以下,金针菇在5000LX以下出菇比较理想,但以1000~5000Lx产量最高,菇质最好。  相似文献   
92.
提高平菇产量的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一系列有关菇床的制备、栽培料的处理和发酵等提高平菇产量的栽培措施。为了提高锯木屑的利用率,在制备菇床时引进了发酵技术;为了解决生长中一些基础问题,改进了培养基质的处理方法。同时也评估了聚乙烯薄膜钻孔覆盖技术对两种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和P.sajor-caju)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平菇菇床制备的过程中,为避免其它真菌菌丝的污染,使用了发酵后的锯木屑法。结果表明,所用的3种添加物中,稻糠是促使培养基质升温效率最高的添加物,可以升高70℃。应用发酵锯木屑添加稻糠生产的菌丝的活力和密度大大高于非发酵锯木屑在接种后30d内对木霉无能为力。研究了堆料(发酵)对平菇培养基物效率的提高能力。在白杨树锯木屑和冬蘑菇的栽培废料中加入10的米糠后,在20~28℃下室外堆放12d。在发酵锯木屑钵中发酵的持续时间缩短3d。平菇在发酵基质中生长可以加快子实体原基的形成。用棉籽壳和发酵的白杨锯木屑混合可以获得最高的产量(742g),而对照只有663g。另外,用白杨锯木屑与冬蘑菇培养废料混合可以最有效提高发酵效率。在棉籽壳中添加发酵的锯木屑和可循环的农副产品可以促进培养基质发酵和子实体形成。许多问题,凿孔聚乙烯薄膜覆盖技术被用来栽培Pleurotus ostreatus和Pleurotus sajor-caju.菇水覆以打孔的、透明的、黑色的塑料膜(0.03mm厚,孔直径10cm,孔间距10cm以保证25孔/m^2)。菌种自孔接入菇床表面。此项技术因蘑菇成束形成而使采摘时效率更高,P.ostreatus的产量每平方米增加5.7%到10.8kg。聚乙烯薄膜覆盖的菇床每束蘑菇的平均重量283g(33子实体),而传统的栽培方法为117g(15子实体)。P.sajor-caju可以快速在基质上生长和定殖,并在孔口周围成束长出子实体。P.sajor-caju栽培系统的总产量为8kg/m^2,薄膜覆盖栽培平均每束菇的重量为225g(79个子实体,而传统的方法栽培的平均子实体产量为2.5g。由于菇床平坦,有利于快速采摘,降低劳动力达52%(P.ostreatus)或64%(P.sajor-caju)。在薄膜下面,平菇的菌丝保持健白色,健康状态,而传统的栽培经过一轮的采摘后,菌丝变黄。用薄膜覆盖技术很少出现菇体不能发育成熟的现象。因此这种建立在提高栽培料组合和发酵基础上的平菇栽培新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3.
为实现褐菇高效、精准、快速的自动化采摘,针对工厂化褐菇的种植特点,提出一种基于YOLO v5迁移学习(YOLO v5-TL)结合褐菇三维边缘信息直径动态估测法的褐菇原位识别-测量-定位一体化方法。首先,基于YOLO v5-TL算法实现复杂菌丝背景下的褐菇快速识别;再针对锚框区域褐菇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去噪、自适应二值化、形态学处理、轮廓拟合进行褐菇边缘定位,并提取边缘点和褐菇中心点的像素坐标;最后基于褐菇三维边缘信息的直径动态估测法实现褐菇尺寸的精确测量和中心点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单帧图像平均处理时间为50ms,光照强度低、中、高情况下采摘对象识别平均成功率为91.67%,其中高光强时识别率达100%,菇盖的尺寸测量平均精度为97.28%。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YOLO v5-TL结合褐菇三维边缘信息直径动态估测法可实现工厂化种植环境下褐菇识别、测量、定位一体化,满足机器人褐菇自动化采摘需求。  相似文献   
94.
香菇生产是康县农业农村经济重要的优势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基于实地调研,分析了康县香菇的产业基础、品牌建设、产业模式、技术特色等方面的优势。针对康县香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扶持龙头企业、研发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开展地理标志认证、扩大林地规模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5.
中国栽培平菇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APD技术对我国大规模栽培的54个平菇商业菌株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3l条随机引物中有10条引物对所有菌株扩增效果较好,共扩增出122条不同分子量的DNA条带。聚类分析表明,在阈值为20(约60%的相似水平),可将供试菌株分成六大类:第一大类包括以肺形侧耳为代表的6个菌株;第二大类包括8个未定名菌株;第三大类包括糙皮侧耳为代表的20个菌株;第四大类包括以杂交种为代表的8个菌株;第五大类包括以佛罗里达侧耳为代表的5个菌株;第六大类包括以白黄侧耳为代表的7个菌株。  相似文献   
96.
为探讨木耳菌糠酸解液的脱毒效果,测定脱毒前后酸解液中还原糖、硫酸根离子、乙酸和糠醛的质量浓度。实验结果表明:酸解液脱毒前后的还原糖质量浓度分别为6.22、3.82 g/L,还原糖浓度降低了38.6%;硫酸根质量浓度分别为18.90、1.91 g/L,大部分硫酸根离子被去除。乙酸质量浓度分别为2.13、1.97 g/L,降低不明显。糠醛质量浓度分别为0.734、0.124 g/L,糠醛浓度降低了412.5%。菌糠酸解液脱毒前酒精度为零,脱毒后酒精度0.58%(w/v),说明脱毒效果比较显著。该结论为利用菌糠酸解液生产酒精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7.
为筛选有效防止菌草食用菌病原真菌的药剂,本研究选用 7 种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 4 种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菌落直径法对 4 种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7 种供试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 4 种病原真菌的作用效果中,百菌清对哈茨木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 值最小为 0.291 4 mg/L;多菌灵对蜡孔菌和侧耳木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 值最小分别为 0.257 mg/L 和 1.030 4 mg/L;精甲霜?锰锌对赭曲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 值最小为 9.233 4 mg/L。百菌清、咪鲜胺、多菌灵和精甲霜?锰锌对 4 种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建议生产上将这 4 种药剂轮换使用,以有效控制菌草食用菌病害。  相似文献   
98.
以杏鲍菇菌渣为堆肥原料,分别添加硝酸钾、硫酸铵和尿素,调节堆体碳氮比(C/N)至20,研究添加不同化学氮肥对杏鲍菇菌渣堆肥的温度、p H、电导率(EC)、氧化还原电位(ORP)及有机(无机)态氮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尿素和硫酸铵的堆肥升温较快,达到的最高温度较高,并且具有较低的p H值和较高的ORP值,堆肥最终的腐熟程度比添加硝酸钾的堆肥高;添加3种化学氮肥后,随着堆肥时间的推进,堆肥中的DOC、DON、NH4+–N、NO3––N、NO2––N含量都发生了变化,到堆肥结束时,添加硝酸钾的堆肥中DOC和DON含量高于添加硫酸铵和尿素的堆肥中的含量。综合分析,添加不同形态的化学氮肥对堆肥过程中的温度、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等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堆肥的腐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9.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ermented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SMS) of Pleurotus eryngii as a basic material on rice seedling-raising substrat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es of the SMS indicated that the fermented SMS was fully composted and was very suitable for preparing rice seedling-raising substrate. The fermented SMS effectively regulated the bulk density, total porosity, aeration porosity and water-holding porosity of rice seedling-raising substrate. With the increased addition amount of fermented SMS, the bulk density of rice seedling-raising substrate was decreased, but the total porosity, aeration porosity and water-holding porosity were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substrates of 100% soil and 100% SMS,the height, chlorophyll content, 100-shoot dry weight, 100-root dry weight, root activity, nitrogen content, phosphorus content and potassium content of rice seedlings in the substrate composed of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 of P. eryngii and soil were higher.The quality of rice seedlings in the substrate composed of 20% soil and 80% SMS was best, followed by that in the substrate composed of 30% soil and 70% SMS.  相似文献   
100.
为了缓解草炭资源短缺的压力,实现菌渣废弃物的资源化,提高农民增收和企业效益,以不同含量的未腐熟菌渣做育苗基质,对比市场常规配方(蛭石∶珍珠岩∶草炭=1∶1∶3)和园土,分析了不同含量菌渣对基质理化性质和三叶草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未腐菌渣可以提高基质的通气性,可以部分甚至全部取代市场常规配方中的草炭;添加未腐菌渣能提高基质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同时也会使EC值增高,但菌渣含量在60%以下时EC值均在适宜范围内;未腐菌渣含量在25%时,与市场常规配方相比效果无明显差异,且以配比T5(菌渣∶蛭石∶珍珠岩∶草炭=1∶1∶1∶1)出苗率最高(55.56%),即菌渣部分替代草炭的复合有机基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