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80篇
  153篇
综合类   535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91.
The present report describes a rare case of spontaneous tumor of the salivary gland in a male Sprague-Dawley rat. The clinically confirmed mass rapidly developed in the cervical region between 19 and 21 weeks of age, and the animal was subsequently euthanized. At necropsy, a well-circumscribed nodule approximately 7 × 6 cm in diameter was found at the site of the salivary gland. The cut surface of the nodule was lobulated and soft and had a pinkish tan fish-flesh appearance. One large cyst (approximately 3 × 2 cm in size) containing reddish fluid was also present in the nodule. Histopathologically, the tumor, with a partially lobulated structure, was surrounded by a thin fibrous capsule. The majority of tumor cells formed a diffuse solid sheet structure that mainly consisted of small ovoid or spindle-shaped cells. In the tumor periphery, some cells were arranged in nest-like structures. Small duct-like structures lined with a monolayer of cuboidal epithelial cells resembling an intercalated duct or large polygonal clear cells with a myoepithelial component were also observed. Mitotic figures and necrotic foci were frequently observed in solid areas. Immunohistochemically, the tumor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cytokeratin, 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 vimentin, p63, α-smooth muscle actin and calponin. The cells were negative for calcitonin, synaptophysin and chromogranin A. On the basis of these findings, the tumor was diagnosed as an epithelial-myoepithelial carcinoma originating from the luminal epithelial cells and myoepithelial cells in the submandibular gland.  相似文献   
92.
美柏肤小蠹(Phloeosinus cupressi Hopkins,1903)分布在加拿大、美国、巴拿马、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无分布记录.对美柏肤小蠹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危害、与近似种的区别、饲养方法、检疫方法、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介绍,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防止该虫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93.
[目的]为寻找影响宫本特早熟温州蜜柑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目的。[方法]通过对广西龙州县宫本特早熟温州蜜柑园艺学特性观察和气候因子的分析研究,提出提升产量和品质的相应技术措施。[结果]广西龙州县具有宫本特早熟温州蜜柑生长需求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表现出适应性强、树势中等、早结丰产、早熟、果实风味浓的特点。影响宫本特早熟温州蜜柑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是过早采收和高温对果实的灼伤。[结论]适时采收和加强防高温对果实的灼伤技术措施是提升宫本特早熟温州蜜柑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4.
黄艳娜  吴刘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74-4476
城市街旁小游园的可达性和灵活多变性使其在城市景观环境空间中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过渡空间。以湛江市为例,选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街旁小游园,通过对其区位特点、空间处理、地域性景观体现和游憩特色4个方面的建设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热带地区街旁小游园的建设应做到以人为本、体现热带园林景观地域性特色、注重地方文化的传承与更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95.
应用梧州地区5个站点1954~2011年逐月降水和平均气温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法,分析了近58年梧州地区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变化周期性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58年梧州地区年降水量、冬季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存在25年左右、10年左右的震荡周期,季降水量存在一个10年左右的振荡周期最为明显;年平均气温存在一个9~11年的振荡周期;近58年梧州全年、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总的趋势均表现为升高趋势,但升高的幅度不同,梧州全年平均气温上升幅度为0.152℃/10a,气候变暖表现明显;梧州58年来出现夏季严重多雨事件8次,严重少雨事件7次;出现秋季严重多雨事件3次,严重少雨事件2次。  相似文献   
96.
对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内的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研究选取14块典型的植物群落样地,通过对样地中的植物种类、乔灌木层的结构特征、植物的生态特性等进行详细分析,对雨花台风景区的植物群落现状做出合理的评价,同时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比较不同片层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97.
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正在吸引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发现,留守男童的希望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留守女童;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比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希望感高,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异的留守儿童希望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成绩差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希望感、心理韧性总体随年级增高而降低;父亲或爷爷照看的留守儿童希望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母亲、奶奶、外公外婆照看、社会托管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希望感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8.
利用颜色和纹理特征判定玉米植株干旱程度是玉米旱情监测识别的新途径,良好的统计判别模型构建方法对实现这一新途径意义重大。采集了玉米出苗-拔节、拔节-抽雄、抽雄-成熟3个生长发育阶段适宜、轻旱、中旱、重旱、特旱5个干旱程度的玉米植株图像,用MATLAB软件从图像中提取玉米植株的颜色和纹理特征数据,以SPSS软件对特征数据的训练集进行Fisher逐步判别分析,获得Fisher判别函数组,结合曼哈顿距离判别规则,建立了玉米出苗-拔节、拔节-抽雄、抽雄-成熟3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正视面、俯视面和侧视面共9个单视角统计判别模型,并将每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单视角统计判别模型联合构建为三维统计判别模型。玉米3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所有单视角判别模型在训练和测试时的平均判别准确率无显著差异,所有正视面和侧视面单视角统计判别模型训练和测试时的平均判别准确率均在90%以上,判别玉米不同干旱程度的准确率差异性小,所有俯视面单视角统计判别模型训练、测试时的平均判别准确率均低于85%,且判别玉米不同干旱程度的准确率差异性较大。玉米3个生长发育阶段的三维统计判别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平均判别准确率在97%以上,且判别玉米不同干旱程度的差异性较小。玉米3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单视角统计判模型中,侧视面统计判别模型的判别效果最好,正视面统计判别模型次之,俯视面统计判别模型的判别效果相对较差,每个生长发育阶段的三维统计判别模型的判别效果均比单视角统计判模型好。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与白木纳格葡萄败育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方法】以红木纳格葡萄种子、白木纳格葡萄正常发育种子和败育种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2种葡萄的果实及种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大小外观指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及CAT活性6种生理指标,研究白木纳格葡萄种子败育的时期及相关影响因子。【结果】白木纳格葡萄的种子败育表现在43d前已经出现,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种子败育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及CAT活性与种子败育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白木纳格葡萄种子的败育时期在盛花后37~43 d,可溶性蛋白含量是影响木纳格葡萄种子发育的主要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0.
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基肥的结构与性质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长涛  侯建伟  索全义  史李萍 《土壤》2019,51(3):465-469
为了解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基肥的结构与性质,通过实验室自制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基化肥,研究生物质炭添加量对炭基肥的形貌特征、pH、表面官能团种类和元素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化学肥料添加量越大,结构表面无序化程度越高;总孔容和平均孔径的变异范围分别为2.1~3.3 cm3/kg和2.7~3.2 nm,平均为2.8 cm3/kg和2.9 nm。生物质炭化后,C-O-C、-COOH、-CH3、-CH2消失,化学肥料并不影响生物质炭缓释载体原有的分子结构,只是影响其元素含量。与未加化肥的生物质炭对照相比,炭基肥中C、H元素含量降低,而N、O元素含量升高,变幅分别为47.7%~68.4%、20.2%~28.2%、59.5%~82.6%和164.0%~228.8%,平均为59.4%、24.1%、71.9%和196.5%;而元素组分的H/C、O/C和(N+O)/C都有所增大。总之,化学肥料存在于生物质炭表面和孔隙之中,其添加并未改变生物质炭的骨架结构和官能团种类,而元素组分含量和原子比(H/C、O/C和(N+O)/C)的改变将可能更有利于增强生物质炭基肥的保水与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