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26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8篇
  260篇
综合类   341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9 毫秒
971.
为从生物降解角度研究高分子脲醛缓释肥料,以含氮、磷、钾的高分子脲醛缓释肥料(PSRF)为唯一碳源和氮源设计筛选培养基,从连续施用PSRF 2年的土壤中分离和筛选高分子脲醛肥料降解菌,并利用形态学、ITS基因序列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筛选的菌种进行鉴定;同时,应用SEM、激光粒度分布、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和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对100 ℃超声处理后的抗热解不溶性大分子PSRF(rPSRF)的降解效果。结果如下:筛选得到1株高分子脲醛肥料降解菌,经形态学和ITS鉴定为产红青霉菌Penicillium rubens,保藏号CGMCC 23229(P. rubens 23229);SEM与激光粒度分布结果表明,与rPSRF共培养期间,P. rubens 23229可以在rPSRF肥料中附着生长并将其从致密大块颗粒结构降解为小块以及更小的碎屑;降解过程中溶液磷含量从0 μg/mL增加到21.52 μg/mL,甲醛含量从0 μg/mL增加到0.213 mg/mL,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此外,P. rubens 23229在含诱导物PSRF的筛选培养基中培养后,其除菌发酵液可降解rPSRF,说明P. rubens 23229产生的降解酶为胞外酶,受PSRF诱导产生。本研究可为高分子脲醛肥料的生物降解途径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2.
为探究适宜三七种植的排水体,通过大田试验,设计了3种排水体处理:桉树皮(SP)、玉米秸秆(YM)、烟杆(YG),研究了排水体埋设深度为20 cm时,三七各生育期的生长、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养分含量状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不同排水体处理下三七的生长指标、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均显著增加;排水体对埋设深度附近的土壤具有一定的增肥保肥作用,灌后1 d和7 d在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按处理排序由大到小均表现为CK,YG,SP,YM;添加排水体对降低三七发病率作用更明显,与对照组CK相比,处理YM下三七发病率显著降低了34.67%;经综合比较,玉米秸秆作三七田排水体为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73.
利用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生防微生物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的固、液发酵物,对设施番茄连作土壤进行修复,研究生防菌对土壤营养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对植株生长势的影响和对连作障碍的防效等。结果表明:生防菌固、液发酵物均能提高土壤肥力,其中玉米芯固体发酵物能够明显提高氮磷钾及有机质质量分数;施用生防菌剂后,土壤微生物总量由1.36×106cfu/g增加到3.748×106cfu/g,其中增加最明显的是细菌和放线菌;生防菌能够在连作土壤中定殖,能促进植株生长和番茄产量的提高,在温室和田间药效试验中对番茄连作障碍的防效分别为47.37%和46.75%。  相似文献   
974.
天然抗菌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地介绍了天然抗菌物质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各种来源、抗菌机理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75.
孙月  潘彦硕  曾军  吴宇澄  林先贵 《土壤》2021,53(2):313-320
采集农田土壤,设置添加木质素和蚯蚓不同组合处理的黑麦草盆栽试验,在测定植物生物量的基础上,结合定量PCR、高通量测序等方法,研究木质素和蚯蚓及其联合作用对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木质素显著降低了黑麦草的生物量,而蚯蚓能够缓解木质素的抑制作用,促进黑麦草生长。木质素明显抑制了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并改变群落结构,以Sphingomonadaceae、Methylophilaceae为标志的降解细菌和担子菌等潜在降解真菌显著富集;单一加入蚯蚓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相对较小,木质素和蚯蚓组合处理显著提高细菌、真菌数量,改变上述降解微生物的丰度。这些结果表明,木质素降低土壤微生物数量,并可能通过其自身降解释放的酚类化感物质抑制植物生长,对土壤生态系统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蚯蚓与木质素联合处理影响土壤中木质素降解微生物组成,微生物数量与植物生物量均表现增加趋势,蚯蚓有利于土壤中木质素的微生物代谢,并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本研究为农田生态系统木质素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6.
连作可短时间内带来经济效益,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等农产品需求,但长期连作会加速土壤退化,导致作物减产和病害率增高,破坏土壤微生物结构平衡,不利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土壤生态系统中有益微生物、有害微生物及植物间维持着相对平衡。微生物群落结构直接指示整个土壤生态系统的转化方向。通过总结前人在连作对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及其修复连作土壤障碍方面的研究结果,探讨修复方式的利弊及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连作障碍土壤修复和植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为保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平衡、保证土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7.
为研究肉食性蚂蚁爪哇扁头猛蚁工蚁颊下囊内含物中放线菌的组成及其抑菌活性,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和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蚁巢单头工蚁颊下囊中放线菌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9株不同的放线菌。链霉菌为优势类群,有6个菌株(A2、A3、B1、B3、B4、B5),菌株B1、A3和B5在3个蚁巢中均有分布,平均分离频率较高,分别为93.3%、80.0%和53.3%;菌株C1为微杆菌属,分离频率达到100.0%,菌株A1为冢村氏菌属,分离频率为80.0%,菌株C1和A1在3个蚁巢中均有分布。菌株B2为拟无枝酸菌属,仅在2个巢中分布,分离频率仅为26.7%。利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对9株放线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菌株B2(拟无枝酸菌属)以及菌株B3、B4和B5(链霉菌属)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菌株B4的发酵液对8种病原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尤其对杨树溃疡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核桃黑盘壳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率达到100.0%,显示出极强的抑菌效果,可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978.
为探讨不同污染方式的Pb对茶园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对累积和一次性添加不同浓度Pb条件下茶园土壤中氮素含量、相关微生物和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累积污染处理的土壤中Pb全量和有效态含量高于一次污染处理。Pb污染对土壤、茶苗植株的氮含量影响表现为:增加土壤中全氮和15N含量,减少茶苗地上部全氮和15N含量。添加Pb浓度为900 mg/kg时,累积污染处理促进根系全氮和15N含量,一次污染则显著抑制;累积污染处理的茶苗根和地上部中的氮含量显著高于一次污染(P<0.05)。Pb污染对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影响表现为:氨化细菌、自生固氮菌、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数量减少,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增加。Pb的不同污染方式对茶园土壤与氮循环相关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Pb污染抑制脲酶、亚硝化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对蛋白酶活性存在“低促高抑”现象;高浓度Pb(900 mg/kg)污染时,累积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羟胺还原酶活性,一次处理则显著抑制。两种污染方式对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的影响因Pb...  相似文献   
979.
解磷微生物及其在盐碱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姜焕焕  李嘉钦  陈刚  王通  迟晓元  祁佩时 《土壤》2021,53(6):1125-1131
解磷微生物能够将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磷,在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缓解植物盐碱胁迫损伤及修复盐碱土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解磷微生物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入手,综述了盐碱土中解磷微生物的分离、解磷机制,同时阐述了盐碱耐受性和解磷能力关系及其在盐碱土修复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利用耐盐碱解磷菌缓解植物盐胁迫损伤及修复盐碱土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80.
盐碱土壤是中国重要的一种中低产土壤类型,由于土壤退化,盐碱地成了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生物炭作为农业的土壤改良剂、碳封存体和肥料的缓释载体越来越被广泛地认识和关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前景重大。通过综合分析生物炭的施加对盐碱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养分含量变化、微生物方面及作物生物量的研究进展,分析生物炭在盐碱地的改良效果,总结了生物炭在盐碱地改良的可能机制,以期为盐碱地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