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29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105篇
  113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微米填料——微米纤维和微米颗粒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综述.概述了纤维种类、纤维取向、纤维编织和混杂以及纤维的表面处理对增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讨论了微米颗粒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机理及减摩耐磨用微米颗粒的选择性原则,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了微米复合材料的缺点和不足,并对聚合物复合材料摩擦学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2.
基于离散元的西北旱区农田土壤颗粒接触模型和参数标定   总被引:20,自引:17,他引:3  
为了解决利用离散元法模拟土壤作业过程在预测农具阻力和土壤动态运动时存在失真等问题,整合延迟弹性模型(hysteretic spring contact model,HSCM)和线性内聚力模型(liner cohesion model,LCM)优势建立西北旱区农田土壤模型,以不同参数(静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和内聚强度)组合下仿真得到的土壤仿真堆积角为响应值,基于Box-Behnken试验法建立回归模型,并根据该回归模型进行了参数预测并验证,对17组土壤仿真堆积角方差分析表明:静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和抗剪强度的交互项、动摩擦系数的二次项对仿真堆积角的影响极显著;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交互项、静摩擦系数的二次项对仿真堆积角的影响显著。使用预测的参数进行6种不同含水率土壤直接剪切仿真和试验对比可知,当含水率为1%~20%时,仿真与试验间的抗剪强度相对误差为1.18%~9.31%,仿真与试验间的内摩擦角相对误差为0.55%~4.07%。对仿真和试验鸭嘴插入阻力数据进行分析可知,仿真与试验曲线在入土距离处于0~50 mm期间时,但仿真入土阻力曲线波动较大,仿真和试验阻力走势基本一致,玉米直插穴播最深处50 mm处的仿真和试验入土阻力相对误差为0.928%,可利用此时的入土阻力分析直插鸭嘴结构对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64.
摩擦桩的竖向承载力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来承担。将尖点突变理论引入摩擦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计算中,推导出了摩擦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用静载荷试验验证后,计算结果偏小,用于工程实践偏于安全。这可能是由于土体本身力学性质比较复杂、桩土共同作用机理难以描述,同时参数的选择也较难把握。  相似文献   
65.
大豆内摩擦角的测定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剪切仪,测定了在不同的剪切速度、不同的法向压应力、不同的水分条件下大豆的内摩擦角。结果表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1.33~4.33 mm/min)大豆内摩擦角减小,随着法向压应力的增大(0.25×105~1.00×105Pa)大豆内摩擦角减小,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大(12.11%~18.02%)大豆内摩擦角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66.
基于离散元的玉米种子颗粒模型种间接触参数标定   总被引:20,自引:13,他引:7  
由于EDEM(离散元法)中建立的玉米种子颗粒模型与实际玉米种子在外形、表面粗糙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若直接将实际测量的物性参数引入EDEM中进行仿真,会出现仿真失真的情况。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建立数学回归模型主动寻找目标参数的方法,简化标定过程,将仿真试验和真实试验相结合,对玉米种子颗粒模型的种间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两个关键参数进行标定,使其在EDEM中建立的玉米种子颗粒重新获得与真实颗粒相近的物理特性。利用两种接触材料(有机玻璃板与铝质圆筒)进行玉米种子堆积角仿真试验,建立两个自变量为种间静摩擦系数、种间滚动摩擦系数的二元回归方程。以实际测量种群堆积角作为已知目标量进行数值求解,求得EDEM中玉米种间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这两个目标参数:玉米种间静摩擦系数为0.0338,玉米种间滚动摩擦系数为0.0021。将标定的玉米种子物性参数输入EDEM中进行仿真试验,通过提取关键特征尺寸和图像边界将试验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关键特征尺寸数值差异在4.70%以内,标定后的玉米种子堆积角边界与实际情况更接近,提高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7.
以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多种沙尘源地为研究区,通过塔中、肖塘、若羌、策勒四个风沙观测场获取的沙尘暴过程中贴地层风向、风速数据以及风蚀传感器实测的撞击颗粒数等数据计算出各地起沙临界摩擦速度,利用Gillette经典的垂直沙尘通量及Lettau水平沙尘通量公式对若羌、策勒、塔中、肖塘沙尘通量进行了估算,并通过各层实测的梯度风速作为背景值界定出塔里木盆地多种沙源类型沙通量变化比对特征,结果表明:垂直沙尘通量F量级为10-8kg/(m2.s),水平沙尘通量Q量级为10-4 kg/(m.s);风速相同情况下,F若羌最大,策勒次之,塔中、肖塘较小;Q若羌值最大,策勒次之,塔中第三,肖塘最小。垂直沙通量F与风速都表现出较好的线性相关,风速递增,垂直沙通量递增;风速递减,垂直沙通量递减。在风速递增幅度相同条件下,若羌Q值递增幅度最大,策勒次之,塔中、肖塘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8.
不同农垦地下垫面对风蚀起沙风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垦区为例,研究不同地表粗糙度下垫面对风蚀起沙的临界摩擦速度和起沙风速的影响。根据Shao的方法计算不同下垫面起沙风速,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垦区所选的小麦、棉花、红枣这3种地类2m高度临界摩擦速度(u*t)分别为棉花地0.40m/s,红枣地0.43m/s,小麦地1.85m/s;2m高度临界起沙风速(ut)分别为棉花地5.3m/s,红枣地5.7m/s,小麦地7.5m/s,小麦地较其他2种地类更具有抵抗风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为了准确测试农机具材料在土壤环境中的摩擦磨损性能,设计了一种农机具材料摩擦磨损试验机。该机由机架、传动机构、圆形土槽、仿形装置、试样装夹装置、回土装置和压实装置构成,具有零部件结构简单、测量参数易于控制调节和测试结果准确的特点,适于装备实验室作为农机具耐磨材料开发过程中的快速测试设备来使用。  相似文献   
70.
为解决离心调速器运行存在反复振荡、摩擦片易发热烧损等问题,将液压启闭机速度控制原理运用于快速卷扬式启闭机,采用液压阻尼调速器改进卷扬式启闭机的调速装置,论述液压阻尼调速器速度控制原理,建立调速器流体力学模型,推导流量及阻尼力矩计算公式.对QPK-2 ×160 kN卷扬式启闭机安装2种调速器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流量控制主要与阻尼孔的直径有关,阻尼力矩与阻尼孔面积的平方成反比例关系;阻尼力矩随阻尼器输入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采用液压阻尼调速器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能吸收负载振动、冲击,缩小扭矩和转速振荡的时间和范围,仅需经过2~3次振荡吸收便可实现扭矩平衡,防止设备共振,改善系统平顺性和稳定性,增加启闭机可靠性,使闸门能够匀速下降,延长其使用寿命,扩大快速卷扬式启闭机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