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1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林业   359篇
农学   295篇
基础科学   527篇
  428篇
综合类   2123篇
农作物   160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234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22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是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枪鱼延绳钓作业过程包括航行、作业两种完全不同的工况。航行工况时要求航速较高,作业工况时要求航速较低。为了满足这两种工况,采用柴电独立运行(PTH)方式机电混合动力系统。机电混合动力系统由柴油机推进系统与电力推进系统两部分组成。高航速时使用大功率的柴油机模式,低航速时使用小功率的电力推进模式。上海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近两年先后两批次建造了5条装备了PTH方式机电混合动力系统金枪鱼延绳钓船。根据实船测试,在作业期间,不同船型起钩阶段节油25%和8%,航行节油均达14%。通过计算分析,使用PTH方式,机电混合动力系统增加的初始投资成本可通过节油方式在4年内回收。综合节油效果显示,使用电力推进比使用柴油机推进可以节油15%~20%,达到了良好的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为从宏观层面探索我国茶园机械化发展道路,使我国茶园机械化早日走出步履维艰的发展困境,深入分析了我国茶园机械当前的应用推广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最近研究进展。通过对我国茶园机械化发展现状的深层次分析,发现除技术原因外,茶园分布广而散,地理地形复杂,是阻碍我国茶园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分形而治"的机械化作业模式与理论,从根源上肃清我国茶园机械化盲目发展的局面,促使其从此迈入健康的发展道路,对加快我国茶园机械化发展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43.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5G通信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智能化设备将逐步解放劳动力资源,代替人类开展各项智慧化的复杂工作。在社会经济大发展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智慧畜牧业的发展趋势,文章以养猪生产为例,主要从现代化技术应用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智慧畜牧的发展过程,描述了智慧畜牧业的概念及关键性技术,介绍了当前智慧养猪模式及其共性化智能管理技术方案、市场销售及溯源体系建设等,目的是为推广应用智慧养殖提供技术参考,进一步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和科技含量,提升智能管控水平,增进动物福利,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推动养猪业朝着现代化、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4.
基于定向定量堆放的马铃薯收获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小型马铃薯收获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能根据收集薯块质量往特定方向堆放的马铃薯收获机,主要由挖掘装置、输送装置及定向定量堆放装置等组成。在马铃薯收获机的后部设计一个四分区临时集薯器,能根据所收获马铃薯的质量来打开集薯器,将收集的马铃薯向中间或者一侧堆放,从而实现了马铃薯的连续挖掘及收集薯块的定向定量间隔堆放,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人工捡拾的工作量,同时避免拖拉机碾压伤薯。  相似文献   
45.
滴灌水肥管理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滴灌系统运行方式和施肥频率对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频率对黄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显著,在开花期与采收期,提高施肥水平能促进植株株高和叶片数的增加,产量和品质随施肥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从提高产量和品质的角度看,施肥频率取两周1次较为适宜,滴灌施肥灌溉过程中的施肥时段应尽量前移。  相似文献   
46.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已经普遍接受并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模式,文章就农业机械化发展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在我国进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7.
于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在西北中部旱作雨养农业区以冬小麦‘康庄974’为试验材料,设秸秆带状覆盖(SM)、地膜覆盖(PM)和无覆盖对照(CK)共3个栽培处理,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灌浆期土壤水分和温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粒重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生育期推进,花后旗叶相对含水量(RWC)逐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且PM较SM降、升幅度明显。与CK相比,覆盖显著提高花后旗叶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开花时间越长,SM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的幅度越大,而PM主要提高花后7 d旗叶抗氧化能力。SM和PM的粒重分别较CK增加14.3%和19.1%(P<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SW)是影响旗叶生理活性的关键因子,提高SW,有利于增加RWC(r=0.84**),从而提高旗叶抗氧化能力,其中RWC和抗坏血酸酶(ASA)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2**);ASA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4**),和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  相似文献   
48.
提出了稀燃汽油机空燃比滑模-神经网络控制方案,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对稀燃工况的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采用神经网络实现对进气量的精确预测和油膜动态特性的前馈补偿,进而实现对稀燃发动机瞬态空燃比的精确控制。采用自行开发的电控系统,在一台稀燃发动机上进行了瞬态空燃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节气门急速变化时空燃比超调可以控制在1个空燃比单位以内,调整时间不超过3s;转速越低,节气门变化越剧烈;空燃比超调越大,调整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49.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throttle control system (ETCS) , the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are also involved. After analyzing the nonlinearity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ETCS is built up. Then three controllers (PID controller, Fuzzy controller,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were designed and simulated in the matlab simulink.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PID controller has an overshoot,but the Fuzzy controller and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can settle the nonlinearity problem better.  相似文献   
50.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method for the buckling mode of unsymmetrical structure, taking the variable-section beam-column as an example, a simple and direct method of the second order analysis is presented. In the new method, the conception of enlargement coefficient brought forward by Timoshenko is developed. To begin with the curvature of the variable-section beam-column, the linear equations are set up. With their solution, a group of orthogonal buckling mode can be obtained. The primary deflection can be decomposed to a group of homomorphic deflection similar to buckling mode. Then, the group of deflection is multiplied by corresponding enlargement coefficient and plus the result, finally, the second-order total deflection can be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