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林业   99篇
农学   87篇
基础科学   43篇
  524篇
综合类   549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116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针对一个受碳铵厂废水污染的水库,初步探讨了库水中无机氮化合物的转化和废水对鱼的毒性;提出了控制及合理利用废水的建议。 初步调查研究表明:库水中无机三态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铵态氮在早春(2~3月份)最高,夏、秋季(8月份)最低。垂直分布是表层低于底层。光合作用水层,库水对污水的自净作用主要靠浮游植物的吸收利用,硝化作用仅是一个次要因素。非光合作用水层,库水对污水的自净作用主要决定于硝化作用速率。硝化作用速率受水温、光照、pH、铵态氮的底物浓度等因素影响,在水温为21℃、pH为8.5的条件下,鳙鱼夏花鱼种NH_4~+—N的24hTLm值为10.96毫克/升,推算得该库水NH_3的安全浓度为0.158毫克/升。5月中旬~9月中旬,水温变化在15~28℃,pH变化在8.20~8.80时。该库铵态氮的安全浓度可定为3.83~0.51毫克/升,废水含铵态氮以130毫克/升、库容量以367万立方米计,每立方米库水每隔3~4天可接纳8.4升废水,全库一次可接纳3×10~4吨废水。  相似文献   
992.
山东省强筋小麦种植区划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 1997~ 2 0 0 0年度小麦品质生态试验 ,分析了山东省不同地区小麦品质性状特点 ,对山东省强筋小麦进行了种植区划 ,将山东省分为 :Ⅰ鲁中和胶东区、Ⅱ环莱州湾和胶莱河区、Ⅲ鲁西北和鲁西南区、Ⅳ鲁南区。文中概述了各区的生态条件和强筋小麦在各区种植的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分析中国主要玉米产区山东省17个地区的玉米须和叶片滞留细颗粒物(PM_(2.5))的能力,并与当地常规大气PM_(2.5)浓度监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探寻利用当地农作物资源进行大气颗粒物生物监测的可能。结果显示:山东沿海地区大气PM_(2.5)浓度明显低于内陆地区,与之对应的是,玉米须上PM_(2.5)含量低的地区也位于沿海,而利用玉米叶的监测无此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叶片上PM_(2.5)含量与大气中PM_(2.5)浓度无相关性,而玉米须上PM_(2.5)滞留量与大气中PM_(2.5)月平均浓度和雨后平均浓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说明玉米须可有效地、较长时间地滞留细颗粒物。研究表明,玉米须上PM_(2.5)的量不但能反映大气PM_(2.5)的污染程度,还能反映大气PM_(2.5)的污染分布,利用玉米须来监测大气PM_(2.5)的污染状况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4.
针对益阳地区农药的使用和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5.
石灰对土壤中Hg Cd Pb的植物可利用性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对污染土壤中Hg、Cd、Pb活性的影响及其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效应。分析表明,石灰能降低或显著降低土壤中Hg、Cd、Pb的植物可利用性。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土壤Hg、Cd、Pb在植物体内含量呈下降的趋势。当石灰的施加量为22.5t·hm-2时,土壤中Hg、Cd的残留态明显增加,使植物吸收Hg、Cd量下降。  相似文献   
996.
油田开发土壤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土壤水运动方程和溶质运移方程的联合模型(确定性模型)模拟结果为基础,考虑土壤环境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以及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化学转化反应的不可完全预知性,同时考虑整个相关的系统因素,引入灰色系统建模方法,分别建立GM(1,4)模型和GM(2,1)模型,对石油类物质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油田开发土壤污染环境影响的定量化评价方法。此方法的提出为油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壤污染部分的定量性评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97.
在冷冻食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本文从微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微生物污染形成的诸多因素,提出了保证食品安全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8.
石油对翅碱蓬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不同石油浓度下翅碱蓬的生长生理指标及土壤中石油含量的变化,研究石油对翅碱蓬萌发、生长、生理特性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及翅碱蓬对土壤中石油的降解.结果表明,随着石油含量的升高,翅碱蓬种子发芽率、苗高、苗重和苗中叶绿素、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电导率上升,石油浓度在5 000 mg·kg-1以上,影响显著.石油对翅碱蓬糖的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当石油浓度为1 000~5 000mg·kg-1时,翅碱蓬抗氧化酶能够快速、长效地提高活性来抵御逆境,使其不受到伤害或减轻伤害,可溶性蛋白保持在高水平;当石油浓度达到10000mg·kg-1时,抗氧化酶系统迅速作出反应.酶活性急剧提高.但因毒性超出了其可以承受的范围,而无法维持较长时间,随后会降至对照组以下,同时可溶性蛋白也急剧下降,仅为对照组的9%.石油浓度为1 000~5 000mg·k-1时,石油去除率在63.53%~83.21%,达到10000 mg·k-1时,则下降到40.14%.  相似文献   
999.
根据气候相似性和地域差异性原理,选择湖北76个县(市区)的与竹相关的16个气候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绘制散点图,从而确定三大区划界线,将隶属于2个中国竹区的湖北竹林分为4个竹区、8个亚区。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邓肯-张E-B模型和ANSYS数值分析软件,结合水布垭面板坝工程,研究了200 m级面板坝主、次堆石料不同压缩模量及堆石分区形式对坝体的沉降、应力和面板挠度等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坝体最大沉降和面板最大挠度均随着主、次堆石压缩模量比值增大而增大;顶部面板顺坡向0.35倍处的面板挠度最大并有较大程度的反弯,为了减小挠度和反弯趋势,可增大主堆石料的压缩模量;主、次堆石压缩模量比值在1~2以内,可以选择分界线在坝轴线上游的分区形式,可以明显提高软岩的利用量而且坝体和面板的变形尚在接受范围之内;否则,分界线要置于坝轴线下游1∶0.2~1∶0.5之间,保证主堆石在0.5~0.75倍的充分坝宽,这样的分区对坝体和面板的变形才更为有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