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6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7篇
  31篇
综合类   200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97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采用 ISSR分子标记对苦瓜杂交一代品种秀玉1号纯度进行鉴定,为生产上提高苦瓜新品种纯度鉴定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SSR技术和91条引物,对苦瓜品种秀玉1号及其亲本的DNA指纹进行分析。[结果]从91条引物中筛选出两条特征引物能同时扩增出F1代及其父母本的多态性条带,分别是ISSR-845和 ISSR-891,两个特异位点分别位于510和300 bp处。其中ISSR-891能够准确区分母本自交系与杂种 F1,经群体验证表明该标记与田间鉴定结果高度一致。[结论] ISSR技术具有准确、简便、高效和实用强等优点,可用于生产上苦瓜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92.
为探明冬瓜果实、茎、叶柄及叶片能否从大气环境中吸收DEHP。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检测技术测定冬瓜根、茎及叶中DEHP的含量,并分析期果实中DEHP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叶片中DEHP的含量是根中的6倍,从底部到顶部茎叶中DEHP的含量依次降低。相邻部位DEHP含量为叶柄叶片茎。冬瓜果皮中累积的DEHP高,果肉相对较低,进一步证明了植物吸收DEHP不是来源于地下部分而是来自于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93.
嫁接冬瓜和自根苗冬瓜需肥规律存在一定差异,明确嫁接苗养分吸收利用规律可以提高嫁接苗冬瓜的产量。采用大田栽培试验,研究嫁接冬瓜干物质和N、P、K养分吸收利用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嫁接苗和自根苗冬瓜干物质、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特征基本一致,各生育期干物质、氮、磷、钾养分净吸收积累和累积速率随着生育期推进不断递增,但嫁接苗干物质、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和累积速率总体上高于自根苗。(2)冬瓜干物质在果实发育期前累积速率慢,在果实发育期累积速率快;嫁接苗在果实发育期前冬瓜干物质累积量仅占整个生育期总累积量的23.5%,其中59.65%~67.74%干物质量分配在叶片上;果实发育期干物质净累积量占全生育期的76.5%,其中52.85%~ 72.57%干物质分配在果实上。(3)纵观整个生育期,嫁接苗冬瓜N、P、K吸收利用比例为1.0∶0.20∶1.31,但各个生育期的养分吸收利用比例差异很大,各生育期N、K的吸收比例依次为1.0∶0.1∶0.16,1.0∶0.1∶0.37,1.0∶0.13∶1.01,1.0∶0.22∶1.39以及1.0∶0.24∶1.65。(4)嫁接苗平均每生产1 t冬瓜果实所需要的N为1.70 kg,P为0.34 kg,K为2.24 kg,其中N需求量显著少于自根苗,P需求量显著高于自根苗。  相似文献   
94.
种质资源鉴定是研究与利用冬瓜种质资源的基础。为了明确冬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基于表达序列标签-简单重复序列(EST-SSR)分子标记的人工绘制品种鉴别示意图(MCID)法鉴定40份冬瓜种质资源。利用筛选出的7对引物对冬瓜种质资源进行PCR扩增,应用MCID法构建冬瓜品种鉴定图。结果表明,利用7对引物扩增的特征性谱带能够将冬瓜品种在分子水平上区分开,同时能够构建40份冬瓜种质资源的品种鉴定图。利用Ntsys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77处,将冬瓜资源分为3个类群。品种鉴定图能够快速地找到区分品种的引物,比聚类图更加直观。基于EST-SSR标记的MCID法是一种有效的冬瓜资源鉴定方法。本研究对冬瓜资源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为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北京巨山农场试验基地将22号温室作为示范化种植推广展示窗口,采用槽式基质栽培苦瓜和丝瓜,提高蔬菜品质和安全,提升蔬菜种植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96.
为进一步探查茉莉酸类植物激素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研究二氢茉莉酸(DHJA)和茉莉酸甲酯(MeJA)对丝瓜和油菜花粉萌发的效应。将自然开颖散粉的丝瓜花粉和油菜花粉弹落在不含和含不同浓度的DHJA或Me-JA的半固体花粉发芽培养基上,分别在适宜温度下保温保湿培养一段时间后镜检观察花粉萌发情况。结果表明:0.000 5~0.002 5 mol/L的DHJA或MeJA明显抑制丝瓜花粉的萌发,0.000 25~0.001 mol/L的DHJA或MeJA明显抑制油菜花粉的萌发。  相似文献   
97.
风味苦瓜食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苦瓜切片脱苦和护色的工艺条件,制备了不同风味的苦瓜食品。结果表明,苦瓜切片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在温度80℃溶液中漂烫0.5min,再在pH值为6、质量浓度为0.2mg/mL的醋酸锌溶液中浸泡20min,经过调配得到4种风味口感俱佳的即食苦瓜食品。  相似文献   
98.
苦杏仁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苦杏仁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共分离出17种化合物,鉴定出12种,已鉴定成分占精油总成分70,其主要组分为苯甲醛及其衍生物.  相似文献   
99.
有机基质培在蔬菜无土栽培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以造纸厂废料制作的芦苇末基质添加不同种类固体基质和肥料,进行樱桃番茄和瓠瓜的无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岩棉基质培相比,植株生长健壮、生育期提前,产量提高10%以上,显改进品质,并且大大降低成本,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100.
Harry S. Paris 《Euphytica》2000,115(3):191-196
Alternating intense (dark) and light stripes on the fruits are a fairly common feature of Cucurbita pepo, a highly variable species encompassing various kinds of pumpkins, squash, and gourds. The intense stripes can be narrow and broken or broad and contiguous. Narrow, broken intense striping is conferred by allele l-1 St, which is dominant to allele l-1 for non-striped, lightly colored fruits and recessive to allele L-1 for non-striped, intensely colored fruits. Cocozelle-type squash often exhibit broad, contiguous intense stripes. The inheritance of this characteristic was studied by transferring it from cocozelle squash and preparing nearly isogenic lines having broad-striped, narrow-striped, and non-striped light-colored fruits. In the broad-striped near-isogenic line, the intense stripes averaged 37% wider than in its narrow-striped counterpart. The broad-striped line was crossed with the narrow-striped line, the non-striped light-colored line, and the non-striped intense-colored `Fordhook Zucchini'. Broad striping was dominant to narrow striping and to non-striped light and conferred by a single gene; it was recessive to non-striped intense. The gene for broad striping was found to be allelic to that for narrow striping and to that for non-stripe dintense and is herein assigned the symbol l-1 BSt. Dominance relationships at the l-1 locus were observed to be L-1>l-1 BSt >l-1 St >l-1.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