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6篇
  免费   805篇
  国内免费   1334篇
林业   1160篇
农学   1054篇
基础科学   832篇
  3679篇
综合类   5866篇
农作物   1029篇
水产渔业   681篇
畜牧兽医   1314篇
园艺   574篇
植物保护   376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436篇
  2019年   537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661篇
  2016年   800篇
  2015年   689篇
  2014年   729篇
  2013年   1032篇
  2012年   1203篇
  2011年   1186篇
  2010年   1011篇
  2009年   976篇
  2008年   829篇
  2007年   893篇
  2006年   685篇
  2005年   573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分变化及其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定位观测 ,分析了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土壤水分动态、土壤供水与耗水关系及林木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及坡向的影响 ,水分分布极为不均 ,不同部位水分变化规律的总趋势是 :沟底 >沟坡下部 >塬面 >塬坡 >沟坡中上部 ;幼林地土壤水分消耗大于供给 ,水分供需矛盾突出 ,雨季水分供给充足 ,土壤贮水增加 ;不同坡向水分亏损大小顺序为 :阳坡 >半阳坡 >阴坡 ;从水分利用效率看 ,由于幼林地水分供应不足 ,林木生长不同程度受到限制 ,林木水分利用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922.
玉米生长量、养分吸收量和及氮肥利用率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在不同水、氮供应条件下,研究了玉米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植株干物质和养分吸收量,随生育期延长而持续增加,变化动态可用S曲线方程拟合。对干物质和养分累积方程求导,得到了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速率。玉米生长期间干物质累积速率前期上升快,至高峰后缓慢下降。在氮、磷、钾三要素中,氮、钾吸收速率高,上升快,下降也快;磷吸收速率低,上升慢,下降亦慢。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钾最早,氮次之,磷最晚,但均早于干物质最大累积速率出现时间。氮肥利用率与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速率有类似变化趋势;氮肥最高瞬时利用率与氮素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灌水明显提高了氮肥累积利用率和瞬时利用率;水分和氮素供应虽然增加了养分吸收速率和干物质累积速率,但未改变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23.
曹慧  韩振海  许雪峰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0):1191-1195
 苹果属植物幼苗在水分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叶绿素(Chl)降解加剧,活性氧(如O_2~、H_2O_2)、膜脂过氧化产物(如MDA)含量明显增加,细胞质膜相对透性(PMP)明显增大。其中,Chl、O_2~、H_2O_2、MDA、PMP的变化幅度表现为平邑甜茶大于新疆野苹果。经相关分析表明,Chl含量与O_2~、H_2O_2和MDA的含量,及PMP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V_E、抗坏血酸(ASA)和甘露醇预处理可延缓水分胁迫诱导的MDA含量的产生和减慢Chl降解;而Fe~(2+)、H_2O_2及Fenton反应则可刺激MDA含量的增加,加速Chl降解。  相似文献   
924.
水分胁迫对短枝型果树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短枝型新红星幼树盆栽苗为试材 ,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短枝型苹果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使光合速率日变化由单峰型曲线转变为双峰型曲线。轻度水分胁迫光合速率的日变化除与气孔因素有关外 ,还与非气孔因素有关 ;而中度、重度水分胁迫光合速率日变化主要与非气孔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25.
烤烟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动态与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烤烟干物质积累特征,在不施肥时表现为极慢-慢-较快;在N,P,K配合施用时表现为慢-快-民,以旺长前期最快。不同器官干物重所占比重,根和茎随生育进程不断上升,叶则不断下降,且茎叶比重的升降在旺长前期最快。  相似文献   
926.
研究了不同滴水量(2 850、3 900、4 950 m3/hm2)与施氮量(0、180、270、360 N kg/hm2)条件下南疆膜下滴灌棉花蕾期、花铃期与盛铃期功能叶水分利用效率WUE与蒸腾速率E。结果表明,在蕾期、花铃期水分与氮素对棉花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无显著影响;在盛铃期,WUE显著地受到水分的影响,施氮、施氮与水分的交互作用对WUE无显著影响。在盛铃期时,滴水量为4 950 m3/hm2时WUE显著高于滴水量为3900、2 850 m3/hm2时的WUE,后两者之间的WUE无显著差异。不同处理棉花叶片蒸腾速率E在蕾期均高于花铃期和盛铃期。在蕾期,水分与氮素对蒸腾速率无显著影响;在花铃期,水分对蒸腾速率E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最高滴水量处理的蒸腾速率也最高,而施氮、水分与施氮的交互作用对蒸腾速率E无显著影响。在盛铃期,最高滴水量4 950 m3/hm2条件下,蒸腾速率E显著地受到施氮的影响,施氮量最高时,其蒸腾速率也最高。南疆膜下滴灌棉花水分利用效率、蒸腾速率的大小与棉田冠层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其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WUE与叶片温度、空气温度、空气饱和差、胞间CO2与空气CO2浓度比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WU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显著负相关关系,WUE与空气相对湿度、空气CO2浓度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蒸腾速率与空气温度、叶片温度、光合有效辐射PAR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蒸腾速率与空气CO2浓度、胞间CO2与空气CO2浓度比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27.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要求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对于该问题,需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加以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在条件适合的地方种植豆科植物和禾本科草。长江水土保持局与美国俄勒冈草种协会合作进行引种美国牧草试验研究,试验区选择在紧邻三峡大坝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花鸡坡,试验期为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对美国8种草种进行了产量和水土保持径流小区试验观测。在此,重点介绍了观测的过程,并对牧草的生长情况和水土保持能力进行了比较,认为多年生黑麦草、剪股颖等草系在其生长期内能够显著提高地面覆盖率,产草量高,可以在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和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中推广。  相似文献   
928.
密度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由不同放养密度引起的密度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以及主要水质因子的变化特点,探讨密度胁迫与水质因子对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对虾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设置2个养殖系统,第一系统设置150、300、600和900尾/m3 4个养殖密度,形成密度胁迫梯度;第二系统采用较低养殖密度(30尾/m3),养殖用水来自对应的第一系统的排放废水,目的是分离水质因子与密度胁迫对对虾生长的影响。【结果】第一系统各处理凡纳滨对虾的体长增长、体重增长、存活率、SGRL和SGRW均受养殖密度的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各项指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第二系统的存活率、体长增长、体重增长、酚氧化酶(PO)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抗菌活力(Ua)和溶菌活力(Ul)高于第一系统对应处理,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低于第一系统,系统间水质因子的差异不显著。【结论】凡纳滨对虾(体长<7.6 cm或体重<6.1 g)养殖密度为150~900尾/m3时,造成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密度胁迫,水质因子的作用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929.
该文研究了原始红松阔叶林当年形成的凋落物层中表层和底层红松枝叶分解速率和C、N、P、K等养分元素的释放方式.结果表明, 凋落物底层的微环境可以加速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元素的释放.枝的失重率和养分元素释放率要显著低于叶. 随着分解试验时间延长, 分解速率(k值)逐渐降低, 在所有分解阶段内表层枝叶的分解速率均小于底层枝叶.红松枝叶失重率与木质素、纤维素、C/N 和木质素/N有关, 同一时间段内影响凋落物表层和底层枝叶失重率的化学成分有所区别. 但在分解后期失重率主要与木质素浓度相关.表层枝叶N和P的净固化率高于底层枝叶而净矿化率则低于底层枝叶.K在红松枝叶的分解过程中一直进行矿化作用, 并且表层枝叶K元素的剩余百分率大于底层枝叶, 枝中K元素剩余百分率大于叶.结果说明在红松阔叶林凋落物分解研究中如果忽视凋落物层微环境效应将会低估红松针叶分解速率和N、P、K的释放率.   相似文献   
930.
红壤旱地的钾,钼营养对花生产量与品质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田间条件下进行了红壤旱地钾、钼施肥水平对花生产量、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钾、钼均显地影响花生产量,且钾、钼存在相互正效应,以中钾、中钼配施产量最高,花生茎叶、籽粒钾、钼浓度和吸收量与施钾,钼水平有关,高钼水平时,不同施钾水平促进钼的吸收,低钼和中钼水平上,高钾则抑制钼的吸收,缺钾和低钾水平时,低钼量能促进钾的吸收,在一钾水平,配施高钼,吸钾量下降。钾肥能提高花生粗脂肪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